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象征的更新第一节 中华文明近代化的独特使命 2
一、一个独特的历史使命 3
二、“必由之旅”的失败 8
三、近代化模式的蜕变 12
第二节 中华民族新凝聚力象征的诞生 17
一、人文化“灵光”的回光返照 17
二、神文化信徒的反思 20
三、日出东方红 26
四、走中国自己的路 34
第三节 “独立自主”的求索 36
一、从三条方针到五项原则 38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到三个世界 44
三、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 47
四、“四三方案”的遗憾 51
第四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精神的演变 55
一、“天下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55
二、“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 59
三、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62
四、现代精神的提炼 65
五、当代精神的升华 70
第五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的更替 75
一、“士”为代表的封建官僚集团 76
二、为“共和而战”的革命党 83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 85
四、中华民族凝聚力最坚强的核心支柱 89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第一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人文特征和核心支柱的升华 96
一、从能人、圣人到伟人 96
二、“小平您好”的文化底蕴 100
三、中华民族凝聚力人文特征的升华 104
四、当代核心支柱的增强 108
第二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的完善 113
一、为冤假错案平反 114
二、“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117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21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26
第三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整合 129
一、阶级斗争学说的难题 131
二、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 135
三、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140
四、创立“三点论” 146
第四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的拓展 150
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51
二、判定时代新主题 156
三、明确“三句话方针” 161
四、伟人的追求 167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第一节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的与时俱进 176
一、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77
二、所谓“第三、四代现象” 182
三、一个最鲜亮的字眼 185
四、核心支柱发展的“新活力” 188
第二节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的加强 194
一、“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 194
二、伟大的“抗洪精神” 199
三、民营阶层也是“建设者” 204
四、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08
第三节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创新 212
一、实践“共同富裕” 214
二、科教兴国强国力 219
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223
四、从“邓六条”到“江八点” 228
第四节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的提升 233
一、中国发展不可阻挡 234
二、坚持对外开放 236
三、欢庆“中国年” 244
四、缔造更美好的世界 250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第一节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要素构成 258
一、民族凝聚力要素构成的经典论述 259
二、凝聚力要素构成的文化哲学观 263
三、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的核心要素 267
四、当代中华凝聚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272
第二节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核心要素的与时俱进 283
一、一脉相承圣地行 284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90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 298
第三节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的与时俱进 303
一、确立科学发展观 30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10
三、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323
四、为构建“和谐世界”做贡献 333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