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国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177966X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研究探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摘要 1

Abstract 1

1 导论 1

1.1 选题依据 1

1.1.1 问题的提出 1

1.1.2 已有研究基础 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1.2.1 研究目的 3

1.2.2 理论意义 4

1.2.3 实践意义 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5

1.3.1 国外研究现状 5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2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6

1.4 本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18

1.4.1 经济增长理论 18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1.4.3 系统理论 24

1.4.4 集聚理论 25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25

1.5.1 研究内容 25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8

2 循环经济理论框架重构 30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30

2.1.1 循环经济的相关定义 30

2.1.2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32

2.1.3 对循环经济内涵的认定 33

2.1.4 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再认识 34

2.2 循环经济内生演进路径分析 35

2.2.1 对经济增长中稀缺要素演变的认识 35

2.2.2 基于自然资源角度的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36

2.2.3 从劳动分工到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 40

2.2.4 资源分工的实证分析 47

2.3 循环经济内生演进的动力机制 50

2.3.1 动力机制的理论依据 50

2.3.2 自然资源价值计量中能值分析法的应用 51

2.3.3 自然资源完全价格机制下的经济分析 56

2.4 基于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型构建 58

2.4.1 模型的基本假设 58

2.4.2 生产函数的建立与模型的推导 59

2.4.3 模型的现实意义 61

2.5 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比较 62

2.5.1 线性经济物质流运动方式 62

2.5.2 线形经济的弊端: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 63

2.5.3 循环经济物质流程分析 64

2.6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规制与介入 65

2.6.1 政府介入的原因分析 65

2.6.2 政府介入的尺度分析 66

2.6.3 政府介入的手段分析 66

2.7 循环经济理论平台构建 68

2.7.1 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改进的环境伦理观 68

2.7.2 循环经济的技术手段:自然资源价值计量 69

2.7.3 循环经济的实践指导:生态经济理论 70

2.7.4 循环经济的保障机制:制度经济学 71

2.8 本章小结 73

3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74

3.1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资源效率比较 74

3.2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分析 76

3.2.1 美国 77

3.2.2 德国 79

3.2.3 日本 82

3.2.4 韩国 85

3.2.5 瑞士 86

3.3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地区分析 87

3.3.1 贵州: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 88

3.3.2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89

3.3.3 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的国际都市 93

3.3.4 江苏:循环经济省的建设 94

3.4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96

3.4.1 国外经验分析 96

3.4.2 国内经验借鉴 97

3.5 本章小结 98

4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框架构建 99

4.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 99

4.1.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沿革与分析 99

4.1.2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 107

4.1.3 循环经济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辨析 113

4.2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与问题分析 119

4.2.1 发展现状 119

4.2.2 问题分析 125

4.3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框架构建 129

4.3.1 主导思想与原则 129

4.3.2 基本发展框架 130

4.4 本章小结 133

5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34

5.1 循环型农业 134

5.1.1 输入端:农业资源投入的减量化 134

5.1.2 输出端:农业废弃资源的集聚及循环利用 135

5.1.3 生态农业模式 140

5.1.4 循环型农业与其它行业的耦合 142

5.2 循环型工业 144

5.2.1 清洁生产:资源的企业内集聚 144

5.2.2 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的企业间集聚 147

5.3 循环型服务业 152

5.3.1 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 153

5.3.2 商服业循环经济模式 154

5.3.3 物流业循环经济模式 155

5.4 循环型城市 157

5.4.1 城市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57

5.4.2 城市污水的循环利用 161

5.5 循环型社会 165

5.5.1 多级链接的产业 166

5.5.2 完善的社会资源回收网络 167

5.5.3 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活方式 168

5.6 本章小结 170

6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171

6.1 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171

6.2 空间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172

6.3 空间布局的整体构想 174

6.4 中部集聚轴 176

6.4.1 本区概况 176

6.4.2 本区发展设想 177

6.4.3 集聚轴的“外部集聚、内部扩散”演进机制 178

6.5 三大循环型工业增长极 179

6.5.1 本区概况 179

6.5.2 本区发展设想 179

6.6 七大绿色基地 181

6.6.1 本区概况 181

6.6.2 本区发展设想 182

6.6.3 循环型林业布局区 182

6.6.4 循环型农业与乡镇工业小区布局区 184

6.6.5 循环型畜牧业基地 187

6.6.6 无公害海水养殖基地 190

6.7 本章小结 191

7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研究 192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94

7.1.1 指标选择的主导原则 194

7.1.2 指标确定依据及标准值的设定 195

7.1.3 对具体指标设定及取值的解释 196

7.1.4 指标统一计量的必要性 198

7.2 权重的确定 198

7.2.1 AHP的应用与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198

7.2.2 Delphi法与意见的采集 200

7.2.3 构造判断矩阵 201

7.2.4 评价指标的层次单排序 203

7.2.5 评价指标的层次总排序 206

7.2.6 一致性检验 208

7.3 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 210

7.3.1 定义评价指标集 210

7.3.2 定义权重集 210

7.3.3 定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集 211

7.3.4 隶属度的确定 211

7.3.5 模糊评价矩阵的确定与运算 212

7.4 本章小结 214

8 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15

8.1 加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 215

8.2 发挥市场机制调控作用 217

8.3 培育社会资源回收网络 221

8.4 稳步推行绿色GDP核算方式 222

8.5 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研发 224

8.6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公众教育机制 225

8.7 重视煤炭产业发展与资源综合利用 226

8.8 本章小结 238

9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239

9.1 黑龙江省循环型农业发展实证研究 239

9.1.1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39

9.1.2 黑龙江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现实意义 242

9.1.3 个案调研及问题分析 243

9.1.4 黑龙江省循环型农业发展策略 247

9.2 双鸭山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调研 251

9.2.1 煤化工循环生态园 251

9.2.2 冶金循环生态工业园 253

9.3 七台河市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调研 254

9.3.1 七台河市市情简析 254

9.3.2 七台河市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背景分析 256

9.3.3 七台河市循环型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257

9.3.4 煤炭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广情况 258

9.3.5 七台河市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260

9.3.6 关于推进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261

9.4 本章小结 263

结论 265

参考文献 26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278

致谢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