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四十年代九叶诗派创作 1
朦胧诗派和九叶诗派——对诗艺方式、风格的一些比较 14
解构:都市文化的黑色精灵——评林耀德的诗 25
寻找新大陆——《金牧场》的品格描述 36
个体超越与人生风貌——论《北方的河》和《棋王》 48
张承志:在失去喧嚣以后 62
生活的思索:惶惑与超度——评张炜《海边的风》 68
李晓小说片谈 75
在冷静的语态背后——谈魏志远小说二题 82
生命的苦闷与饥渴——读王安忆的《小城之恋》 86
返观与寻思——陈村《屋顶上的脚步》跋 90
坚执自我的“远离”者——读陈丹燕近作两篇 92
近期上海小说创作一瞥 94
谢友鄞和他的《串亲》 97
整体观照:在历史与当代的交汇中——略谈陈思和的文学批评 101
当下诗歌的两种转体——也谈“诗歌的现实关注与现代性” 111
九十年代诗歌的文化姿态 117
谁是将来的经典?——读四部新潮诗选 120
历史的沉思与现实的吟咏——读赵丽宏的长诗《沧桑之城》 126
爱情:一如既往的尖锐和疼痛——读孙思的诗 130
性别书写与诗歌想象——读杨秀丽的诗 132
游走于城市与乡村间的诗魂——读陈忠村的《城市的暂居者》 135
未曾选择的道路 139
《雨夜》及其文化立场 144
站在餐桌旁的一代 151
飞扬的青春 157
我们没有愤怒 164
我们这代人的心事 171
摇滚式反叛 179
个人与神话 185
平面的人 189
1989:悲情与梦想 196
历史轮回:新生代的悲情与符咒 200
精神家园:艰难的守望——九十年代的《上海文学》 204
尽付芳心与蜜房——怀念周介人老师 212
编辑手记:从“长风万里送秋雁”到“琵琶起舞换新声” 221
思想的恣肆与文学的退守——《守护民间》序 239
专业主义的桎梏 243
文学读者何以流失 246
纯文学的“权威说法” 248
文学杂志的评价怪圈及其他 250
人文关怀与生态叙事 256
文学原创力何以衰颓 259
文学“乡土”:理解与返回 261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