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食药用菌的生活周期 7
第一节 菌丝体与子实体 7
一、菌丝体的形态与构造 7
二、子实体的结构与类型 10
第二节 食药用菌的生活史 12
一、孢子形成与释放 12
二、初生菌丝体 13
三、同宗结合与异宗结合 13
四、次生菌丝体与三生菌丝体 14
第二章 食药用菌的生存环境 15
第一节 食药用菌的生态 15
一、食药用菌的生态习性 15
二、食药用菌的发生场所 16
三、食药用菌的发生季节 16
第二节 食药用菌营养与生理特性 16
一、营养条件 16
二、生活环境 18
第三章 食药用菌菌种的生产、培养、选育和保藏第一节 食药用菌菌种的生产 22
一、培养基的制备 22
二、食药用菌的消毒与灭菌 35
三、制种的设备和用具 43
四、接种操作与菌种培养 44
五、菌种的质量鉴定及注意事项 47
第二节 食药用菌菌种的分离、保藏与选育 54
一、菌种分离 54
二、菌种保藏 58
三、菌种退化及菌种复壮 60
四、菌种选育 61
第四章 食药用菌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一节 食药用菌病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及防治 64
一、食药用菌的病害 64
二、食药用菌的病害特点及传播侵染途径 64
三、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 65
四、非侵染性病害及其防治 71
第二节 食药用菌的虫害及其防治 71
一、虫害对食药用菌生产的影响 71
二、食药用菌的虫害种类及防治 72
第三节 食药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75
一、生态防治法 75
二、环境卫生措施 75
三、物理和机械防治法 75
第五章 珍稀食药用菌的驯化与栽培第一节 驯化栽培简史及意义 77
一、驯化栽培简史 77
二、驯化栽培的目的和意义 77
第二节 已人工驯化栽培的与有驯化前景的食药用菌种类 78
一、已人工驯化栽培的食药用菌种类 78
二、有驯化栽培前景的食药用菌种类 80
第三节 驯化栽培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84
一、挖掘资源 84
二、获取菌种 84
三、对目标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85
四、进行培养基、栽培模式和品比实验研究 85
第六章 平菇 87
第一节 概述 87
一、平菇的种类、分布和栽培情况 87
二、发展平菇生产的意义 87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88
一、分类地位 88
二、形态特征 88
三、生活条件 89
第三节 生料制栽培种 90
一、配方 90
二、制作 90
第四节 栽培和管理 90
一、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塑料袋立体式栽培 90
二、日光温室袋料埋土栽培 95
三、室外阳畦栽培 95
第七章 白灵菇 97
第一节 概述 97
一、白灵菇的种类、分布和栽培概况 97
二、发展白灵菇生产的意义 97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98
一、分类地位 98
二、形态学特征 98
三、生活条件 99
第三节 栽培与管理 100
一、白灵菇的栽培工艺流程 100
二、选择菌种和确立栽培季节 100
三、栽培设施 100
四、栽培料的配置、接种与发菌 101
五、冰冻刺激 102
六、菌丝生理后熟管理 102
七、栽培模式 103
八、出菇管理 103
九、采收 104
第八章 金顶侧耳 105
第一节 概述 105
一、金顶侧耳的栽培现状及分布 105
二、发展金顶侧耳生产的意义 105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06
一、分类地位 106
二、形态特征 106
三、生活条件 106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07
一、金顶侧耳的栽培工艺流程 107
二、栽培季节 108
三、栽培料的配置、接种与发菌 108
四、出菇管理 109
五、采收 110
第九章 金福菇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一、金福菇的栽培现状及分布 111
二、发展金福菇生产的意义 111
第二节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性 112
一、分类地位 112
二、形态特征 112
三、生活条件 112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13
一、金福菇的栽培工艺流程 113
二、栽培季节 114
三、金福菇菌种的制作与保存 114
四、栽培料的配置 115
五、栽培模式 115
第十章 双孢蘑菇 120
第一节 概述 120
一、双孢蘑菇的栽培历史及现状 120
二、生产双孢蘑菇的意义 120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20
一、分类地位 121
二、形态特征 121
三、生活史 121
四、生活条件 122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23
一、菇房和床架的设置 123
二、培养料的配方及堆制 123
三、播种 130
四、后期管理和采收 133
五、塑料袋栽培蘑菇 134
第十一章 榆耳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36
一、分类地位 136
二、形态特征 136
三、生活条件 136
第三节 栽培管理技术 137
一、菌种制备 137
二、栽培与管理 138
第十二章 柳松茸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一、柳松茸的栽培现状及分布 141
二、发展柳松茸生产的意义 142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42
一、分类地位 142
二、形态特征 142
三、生活条件 142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43
一、柳松茸的栽培工艺流程 143
二、栽培季节 144
三、栽配料的配置 144
四、栽培模式 144
第十三章 密环菌与天麻 146
第一节 概述 146
一、密环菌与天麻的研究现状、种类及分布 146
二、密环菌与天麻的关系 146
三、发展密环菌与天麻生产的意义 147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47
一、分类地位 147
二、形态特征 147
第三节 生活条件 148
一、密环菌的生活条件 148
二、天麻的生活条件 149
第四节 密环菌的栽培技术 150
一、密环菌的栽培工艺流程 150
二、密环菌的栽培技术 150
第五节 天麻栽培技术 152
一、天麻生活史的特点 152
二、天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52
三、天麻的有性繁殖 153
四、培养萌发菌 155
五、培养米麻和白麻 156
六、培育商品麻 157
第十四章 灰树花 160
第一节 概述 160
一、灰树花的栽培历史及研究现状 160
二、发展灰树花生产的意义 160
三、灰树花的栽培菌株 160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61
一、分类地位 161
二、形态特征 161
三、生活条件 161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62
一、栽培工艺流程 162
二、制备母种 162
三、制备原种与栽培种 162
四、栽培技术(代料栽培) 163
第十五章 茯苓 165
第一节 概述 165
一、茯苓栽培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165
二、营养价值 165
三、药用价值 165
第二节 茯苓的生物学特性 166
一、分类地位 166
二、形态特征 166
三、生物学特性 166
第三节 茯苓栽培技术 167
一、茯苓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167
二、栽培工艺流程 167
三、栽培技术 168
参考文献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