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伦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建新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市:鹭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805331359
  • 页数:287 页
图书介绍:

序言&周原冰 1

前言&陆军 1

第一章 青年伦理学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1

第一节 青年伦理学研究的特点 1

一、青年伦理学研究的角度 2

二、青年伦理学研究的目的 3

三、青年伦理学研究的任务 4

第二节 青年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7

一、青年伦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7

二、青年伦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9

第二章 西方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11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伦理思想 11

一、希腊七贤的伦理思想 12

二、毕达哥拉斯的伦理思想 12

三、赫拉克利特的伦理思想 13

四、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 14

五、柏拉图的伦理思想 14

六、德漠克利特的伦理思想 15

七、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 16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 18

一、《圣经》中的基督教伦理思想 18

二、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 18

三、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思想 19

第三节 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思想 20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伦理思想 21

二、爱尔维修的伦理思想 21

三、康德的伦理思想 22

第三章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24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 24

一、孔子的伦理思想 25

二、孟子的伦理思想 26

三、墨子的伦理思想 27

四、老庄的伦理思想 28

五、韩非的伦理思想 29

第二节秦汉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 30

一、董仲舒的伦理思想 30

二、韩愈的伦理思想 30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伦理思想 31

一、程、朱的伦理思想 32

二、陆、王的伦理思想 33

三、陈、叶的伦理思想 34

四、戴震的伦理思想 34

第四节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伦理思想 35

一、康有为的伦理思想 35

二、孙中山的伦理思想 36

第四章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历史特征 40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40

一、道德的起源及不同争论 40

二、道德的本质 43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44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45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46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48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49

第五章 青年生理、心理的特点与道德 52

第一节青年生理、心理的特点 52

一、青年期概述 53

二、青年期的生理特点 55

三、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57

第二节 青年期道德认知理论的探讨 60

一、美国当代道德认知理论及主要派别 61

二、苏联关于道德认知的主要理论 66

三、我国关于道德认知的理论研究及青年道德认知的主要特点 69

第三节 青年的自我意识、个性、情感与道德 70

一、概述 71

二、青年的自我意识与道德 72

三、青年的个性与道德 74

四、青年的情感与道德 75

第六章 青年人际关系与道德调节 78

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其对青年的影响 78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79

二、人际关系对青年生活的影响 81

第二节 协调青年人际关系的方法和道德原则 83

一、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 83

二、调节人际关系的三大原则 84

第七章 青年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 92

第一节 社会公德概述 92

一、社会公德的形成 93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95

三、社会公德的作用 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与青年行为 99

一、由国家以法律形式宣布提倡的“国民公德” 100

二、社会主义公共生活准则 102

三、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 109

第八章 青年的爱情与道德 115

第一节 爱情的涵义和标准 115

一、爱情的涵义 116

二、健康爱情的标准 120

第二节 大学生活中的爱情及其地位 123

一、爱情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地位 124

二、爱情与道德的关系 131

第九章 青年与职业道德 142

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性质特点 142

一、职业和职业道德 142

二、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43

三、职业道德的性质特点 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 150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 150

二、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152

三、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 153

第十章 青年与财经道德 158

第一节 财经职业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58

一、财经职业与财经职业道德简述 158

二、国外财经道德研究的发展 158

三、中国财经道德研究的历史探讨 1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财经道德理论的研究 165

一、社会主义财经职业的新特点 165

二、社会主义财经道德的确立 167

三、社会主义财经道德的具体规范 169

第十一章青年与教师道德 173

第一节 教师道德的历史发展 173

一、原始社会的教师道德 173

二、奴隶社会的教师道德 174

三、封建社会的教师道德 176

四、近代社会的教师道德 1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特征和作用 179

一、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基本特征 180

二、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作用 1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 182

一、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182

二、教书育人 183

三、刻苦求知、不断进取 185

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185

第十二章 青年与医学道德 187

第一节医学职业与道德 187

一、医学职业和医德的特殊性 188

二、医德在医学中的作用 190

第二节 医德的基本内容 192

一、医德的基本范畴 192

二、我国医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特殊要求 195

三、青年的医德评价和修养 197

四、国内外医德研究的新课题 199

五、医生的特殊要求 200

第十三章 青年与艺术道德 202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艺术与道德关系的思想 202

一、为艺术而艺术 202

二、为道德而艺术 204

第二节 西方历上艺术与道德关系的思想 208

一、为艺术而艺术 209

二、为道德而艺术 210

第三节 艺术的道德作用及其道德要求 213

一、艺术具有扬善惩恶的作用 213

二、艺术具有道德教育的作用 214

第十四章 青年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215

第一节 行为和道德行为 215

一、什么是行为 215

二、道德行为的特征 217

三、道德行为的类型 219

第二节 青年的道德行为选择 220

一、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与必然 220

二、道德行为选择的目的和手段 223

第三节青年的道德品质 228

一、道德品质的涵义及形成 228

二、道德品质的结构成分 230

三、青年道德品质的特点 233

第十五章 青年的道德评价 236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涵义、标准及类型 236

一、道德评价的涵义 236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 238

三、道德评价的类型 239

第二节 青年道德评价的特征和作用 241

一、青年道德评价的特征 241

二、青年道德评价的特殊作用 243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形式和依据 245

一、道德评价的形式 245

二、道德评价的依据 249

第十六章 青年与人生 256

第一节 人的本质 256

一、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 256

二、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 259

三、对“人的本质自私论”的分析 261

第二节 人生价值 264

一、对人生价值的内涵的理解 264

二、人生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266

三、分析几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270

第三节 人生理想 275

一、理想的一般分析 275

二、理想的结构与层次 278

三、理想与现实 282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