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艺术与艺术管理 3
现代艺术表演活动的两个基本属性 6
艺术的公民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 8
非营利性艺术团体、营利性艺术团体和文化产业 10
政府的角色与责任 14
相关文献阅读:演艺业的产业化运作 17
公民社会与公共理性 18
第二章 演艺业宏观管理的国际视野 21
英国:著名的“一臂之距”原则及其制度体现 23
法国:强有力的政府角色与艺术自由 27
德国:联邦体制下的艺术繁荣 31
美国:艺术生产的法制传统与产业化运作 34
巴西:民主政治框架内的文化多样性 38
相关文献阅读:“一臂之距”的含义 41
德国文化政策中的立法权限概览 43
巴西的文化赞助机制 44
案例展示: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45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开幕绽放“边缘艺术”之花 49
第三章 中国演艺业管理体制形成与演变的历史回顾 53
表演艺术团体的“公有化”及其制度蕴含 55
国家包办一切:市场活力的丧失 58
“文艺从属于政治”:艺术原创力的枯萎 62
改革开放:宏观艺术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上日程 65
1992年以来艺术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69
中国宏观艺术管理体制改革仍待解决的问题 75
相关文献阅读:为什么我们的艺术缺乏思想性和原创性? 80
“单位”现象及其内涵 82
案例展示:80年代上海艺术院团改革的几种模式 84
第四章 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改革的战略设计(1):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87
政府行政力的再规范 90
借鉴“一臂之距”原则,建立政府与艺术机构之间的双向保护层 94
尊重艺术创作的自由原则 99
用立法规约政府的行为及其与艺术表演机构的关系 101
相关文献阅读:多维视野中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106
文化立法与文化产业发展 107
案例展示:攀登之旅——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登峰记录 109
第五章 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改革的战略设计(2):建构有利于艺术机构自主发展的制度环境 115
关于非营利性机构和营利性机构的进一步讨论 117
规范营利性艺术机构的行为,形成演艺市场的有序竞争 121
建立完善的事业法人制度,鼓励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的发展 124
推动演艺市场投融资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126
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形成中国演艺市场的产业优势 130
相关文献阅读: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 137
如何加快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伐? 139
案例展示:浅析北京国际音乐节的策划与运作 141
第六章 演艺团体的领导者 149
思想变革、体制变革对艺术团体领导者提出的要求 151
创新: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53
博学:领导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57
谦和:领导者应具备的人格魅力 160
果敢:领导者应具备的行动能力 163
两种不同的领导角色:艺术总监和总经理 165
相关文献阅读:“我将永远站立着”:领导者的意志 169
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170
案例展示:演艺业的管理大师迈克尔·凯撒与肯尼迪中心 172
第七章 演艺管理中的“待人之道” 179
待人的核心原则——人本原理 181
演艺团体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184
演出管理中待人的具体方法 190
相关文献阅读:运用内部营销理论,实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200
案例展示:“北京大音华典”的经营特色 203
第八章 演艺团体和剧场的产业化运作 209
演艺团体和剧场的产业化运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2
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演艺业的发展 217
按照产业化规模经营的要求,实现优势互补 219
明确定位,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站在高起点上运作 222
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互动平台,做好演艺市场的营销 225
充分利用演艺资源,拓展演艺类的延伸产品 227
相关文献阅读:创意:新颖的财富之源 230
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艺术 232
案例展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制运作的新模式 234
第九章 现代演艺业发展的新平台:网络 245
艺术市场的网络传播 247
网络传媒的特点 254
媒体网络传播常用的方式 256
网络媒体的SWOT分析 260
相关文献阅读:运用高科技、网络和媒体,积极推动演艺业发展 265
网络媒体与文化产业发展 268
案例展示:光线之路——不可复制的传奇 270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