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辞 1
重印的话 1
诗论编 3
郭沫若: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 3
一 我效法造化的精神,自由创造 4
二 艺术不当是反射的而应当是创造的 8
三 艺术家应该做自然的老子 14
四 艺术的要求不在求得自然的一片形似 22
五 美的艺术都受过一道灵魂的洗礼 26
六 打破摹仿自然的恶习,朝着动的方向走 32
七 艺术美是诗人创造性想象的表现 39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艺术追求 48
一 感情和情绪是诗的灵魂 48
二 把对生活美的感应升华为诗的激情 53
三 没有真和善的美就失去了美的价值本身 60
四 对艺术美和自然美关系的认识 65
五 完全的想象创造完美的艺术世界 68
六 由艰苦的锤炼迈向更美的目标 70
穆木天——中国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 74
一 在理论贫困中崛起的美学沉思 74
二 “纯诗”观念的最初构建者 76
三 理论的反思与理论的命运 81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 84
一 新诗现代化趋向的产物 84
二 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86
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 89
四 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原则 94
李健吾诗歌批评理论的现代性 99
一 自我发现: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 100
二 回到内在:批评价值标准的转向 106
三 隔膜与超越:两个经验世界的碰撞 115
批评编 125
《女神》艺术美的获得与失落 125
一 艺术退坡与审美价值的整体性 125
二 美的失落伴随美的获得而来 129
三 艺术美失落的原因探寻 134
朱湘的诗歌艺术 139
一 我的前途满是荆棘 139
二 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 143
三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150
李金发与中国初期象征派诗 154
一 西方象征派诗在中国最初的传播 154
二 中国象征诗的萌芽和产生 155
三 李金发:中国象征诗的启明星 159
四 李金发诗歌的艺术追求 164
五 在象征派诗蓬勃的潮流中 170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评析 179
一 稚嫩而芜杂的幼芽 179
二 初期象征派诗的诞生 182
三 初期象征派诗的艺术探索 184
四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勃兴 188
五 现代派诗人心态探求 191
六 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汇点 194
七 现代派诗人群的审美追求 198
八 现代主义诗歌的拓展与超越 201
九 “中国新诗”派诗人群的超前意识 205
十 在中西诗歌发展新的艺术交汇点上 208
《荒原》冲击波下现代诗人们的探索 212
一 未完成的美学转折 212
二 现代派诗人群系的必然选择 216
三 “荒原”意识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218
四 在审美的契合中重建新的艺术平衡 222
论冯雪峰诗的人格构成及走向 228
一 我们歌笑在湖畔 228
二 人间的悲与爱的歌 232
三 从湖畔走向高山 235
四 一个光亮的灵魂 241
五 我心中的爱又是怎样地燃烧着呵 245
六 我被圣洁的惊颤所刺痛 251
七 我们终于达到了这样的审美 255
解诗编 263
读李金发的诗 263
夜之歌 263
温柔(四) 266
在淡死的灰里 269
读戴望舒的诗 272
雨巷 272
寻梦者 279
致萤火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