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赘言 1
一 老子其犹龙乎——哲人的风采 1
(一)身世掠影 1
(二)孔子问学 7
(三)老子门人及后学 17
二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自然哲学鸟瞰 25
(一)智慧的核心 25
(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28
(三)宇宙的本原 31
(四)万物之母 34
(五)道即自然 38
(六)反者道之动 45
(七)不出户,知天下 49
三 人法自然——哲人的人生观 54
(一)人法自然 54
(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60
(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68
(四)见素抱朴,为而不争 72
(五)长生久视之道 81
(六)“圣人被褐怀玉” 88
四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学 95
(一)无为而治 95
(二)“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5
(三)“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1
(四)大国下小国 113
(五)“圣人常无心” 118
(六)“太上”之治,“小国寡民” 125
五 “以奇用兵”——有道者的无奈 133
(一)“不以兵强天下” 133
(二)“以奇用兵” 139
(三)“慈故能勇” 143
(四)善胜者不争 148
(五)“兵强则灭,柔弱处上” 152
(六)“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155
六 绝学无忧——老子论“道”谈“学” 163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63
(二)“绝学无忧” 168
(三)“不笑不足以为道” 172
(四)“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178
七 “天之道”与“人之道”——社会现实解剖 182
(一)“服文綵,带利剑”的“盗夸” 182
(二)社会四病 185
(三)“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189
(四)“天之道”和“人之道” 194
八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别具一格的处世艺术 199
(一)阴谋为“道家所禁” 199
(二)“复归于婴儿” 206
(三)“曲则全,枉则直” 208
(四)“慎终如始,功遂身退” 213
九 来龙去脉管窥——老子学术的渊源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220
(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20
(二)老子智慧对思想学术的影响 225
(三)老子智慧与古代政治 235
(四)老子智慧对文化的影响 238
结束语 245
附:老子(校订文)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