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富营养化定义 1
二、富营养化危害 1
(一)散发出腥臭异味 1
(二)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1
(三)影响水体的溶解氧 1
(四)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2
(五)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2
(六)影响水产养殖 2
(七)影响旅游和航运 2
三、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概况 3
(一)控制氮、磷等营养物的流入 3
(二)物理方法治理 3
(三)化学方法防治 3
(四)生物防治 3
(五)生态防治 3
(六)综合防治 4
四、当前国内外研究概况 4
第一篇 三峡库区水质及富营养化现状 7
第一章 三峡库区自然环境概况 7
一、地理位置 7
二、地形地貌特征 7
三、土壤类型 8
四、库区气候特征 8
五、三峡库区生物资源 8
六、三峡库区水系概况 9
第二章 三峡库区水质现状 11
一、水质评价方法 11
(一)水质监测断面设置 11
(二)水质评价指标及方法 11
二、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现状 11
三、三峡库区主要支流水质状况 12
第三章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现状 14
一、监测概况及评价方法简介 14
(一)监测概况 14
(二)评价方法简介 16
二、三峡库区重要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现状调查结果 18
(一)监测结果 18
(二)评价结果 22
三、大宁河富营养化加密监测 24
(一)长河段加密监测 24
(二)“水华”区域加密监测 28
四、三峡库区富营养化跟踪监测 32
五、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富营养化现状监测结论 34
六、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产生富营养化的原因初步分析 35
第二篇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潜势预测 37
第四章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自然环境条件与营养盐负荷 37
一、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段水流条件 37
二、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段热量条件 41
三、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段营养盐负荷 45
(一)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 45
(二)各类污染源污染负荷的计算方法 46
(三)重庆库区主要支流回水段营养盐负荷计算结果 56
第五章 三峡重庆库区支流富营养化模型开发研究 60
一、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建模设想 60
二、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系统设计 61
(一)气候因子子模型 62
(二)水动力学子模型 62
(三)水质和藻类生长动力学模型 62
三、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方法 66
四、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69
(一)受水域环境条件影响较小的模型参数 70
(二)受水域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的模型参数 70
五、大宁河135 m回水段水体营养状态监测及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率定 70
(一)大宁河135 m回水段水体营养状态监测概况 71
(二)大宁河135 m回水段水体营养状态监测结果 71
(三)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率定结果 73
第六章 三峡库区大宁河、小江、乌江典型支流富营养化趋势预测 76
一、大宁河、小江、乌江典型支流富营养化预测方案 76
(一)水文条件 76
(二)污染负荷 76
(三)气象条件 78
(四)富营养化组合预测方案 79
二、大宁河、小江、乌江典型支流富营养化预测结果 79
(一)蓄水前、后水动力特征变化预测 79
(二)蓄水后富营养化发展态势预测 84
第七章 三峡库区其他支流回水段富营养化潜势类比分析 91
一、支流富营养化潜势类比分析预测模型 91
二、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潜势类比预测结果 93
第八章 三峡库区支流河口回水段富营养化潜势研究结论 99
第三篇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 103
第九章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统计模型及发生限制条件 103
一、富营养化统计模型形式 103
二、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富营养化统计模型的建立 104
三、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富营养化统计模型的验证 110
第十章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藻类生长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 114
一、滞缓水体中藻类生长的质量平衡 114
二、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藻类生长率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 115
(一)水温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 115
(二)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 117
(三)水流速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 120
(四)营养盐浓度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 122
第十一章 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技术规范 126
一、目的 126
二、原则 126
三、适用范围 126
四、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的基本任务 126
五、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指标及监测频率 127
六、三峡库区地表水富营养化监测断面布设及方法 127
七、水样和浮游植物采集及水文、环境指标的现场测量 128
八、水样理化指标测定 129
九、水样中chla的测定与优势藻类鉴别 130
十、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131
(一)水体营养状态评价基本要求 131
(二)水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131
(三)营养状态分级 132
(四)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132
第十二章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段富营养化防治技术与工程措施 133
一、库区富营养化防治指标与防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33
(一)污染源排污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133
(二)以减少或消除外源性N、P输入为重点 133
(三)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行重点保护,严防污染事故发生 133
(四)走综合防治道路 134
(五)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法制管理和科学管理 134
二、库区富营养化防治的污染源控制技术与工程措施 134
(一)点污染源控制技术与工程措施 134
(二)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措施 140
三、库区富营养化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措施 146
(一)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46
(二)库区农作区生态保护技术与措施 147
(三)库区水源涵养林恢复技术与措施 148
(四)库区次级河流两岸河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 148
四、库区富营养化防治环境管理技术与措施 148
(一)河段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技术与措施 148
(二)河段生态工程管理技术与措施 150
(三)河段水上污染源管理技术与措施 153
第十三章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研究结论 155
一、研究结论 155
二、今后工作建议 158
附录 160
附录1 梅溪河水20℃藻类最大生长率测定试验 160
附录2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N、P半饱和浓度KN,KP求取试验 164
附录3 Yardage pro QueSt激光测距仪操作方法 169
附录4 S48-1超声波测深仪测水深原理 171
附录5 流量跟踪器ADV测量流速原理 172
附录6 ZDS-10型自动换挡数字式照度计操作方法 173
附录7 溶解氧(DO)的测定方法 174
附录8 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测定方法 178
附录9 化学需氧量(CODCr)测量方法 180
附录10 总磷(TP)测定方法 186
附录11 总氮(TN)测定方法 189
附录12 叶绿素a(chla)的测定方法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