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研究主题 1
二、两种研究视角的有机结合 4
三、潜在贡献 13
四、本书章节安排 15
第二章 个人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经验发现 17
一、社会交往的机会与限制理论 17
二、理性选择理论 29
三、关系强度理论 41
四、社会资本理论 47
五、阶级阶层结构影响社会网络的经验研究 66
六、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72
第三章 阶级阶层理论的历史与现时 88
一、马克思和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经验研究模型 88
二、韦伯和后韦伯学派的阶级理论 96
三、新的综合:当代中国大陆学者的社会分层框架 109
第四章 研究架构与研究设计 120
一、研究架构 120
二、研究设计 121
三、抽样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130
第五章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一般特征 139
一、北京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 139
二、网络的关系构成 150
三、重要问题的内容 160
四、讨论网中的差序格局 161
五、社会网络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166
第六章 阶层地位对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 174
一、阶层地位对城市居民讨论网特征的影响 174
二、网络成员的阶层构成 186
三、阶层地位对社会网络关系构成的影响和社会网络构成的理性选择模型 198
四、阶层地位对重要问题内容的影响 223
五、总结 231
第七章 结论、贡献与局限 242
一、结论 242
二、贡献 244
三、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中的问题 246
附录 北京市社会网络与健康研究调查问卷 250
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86
图4.1 本书的研究架构 121
表3.1 阶层地位与教育获得的交互分析 114
表3.2 阶层地位与个人月收入的交互分析 114
表3.3 阶层地位与家庭月收入的交互分析 114
表3.4 阶层地位与单位所有制类型的交互分析 115
表3.5 阶层地位与住房产权交互分析 115
表3.6 阶层地位与政治身份的交互分析 115
表3.7 阶层地位与性别的交互分析 115
表3.8 阶层地位与年龄的交互分析 116
表3.9 阶层地位的操作化 117
表3.10 影响阶层地位的社会人口因素的多类别对数比率回归分析 118
表4.1 抽样总体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非农业人口分布 131
表4.2 北京调查的样本规模 132
表4.3 北京调查的样本回收结果 132
表4.4 样本基本资料与北京市统计资料的对比 133
表5.1 北京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规模和密度 140
表5.2 讨论网中的关系种类 141
表5.3 自我与他人关系密切的比例 142
表5.4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持续期和交往频率 143
表5.5 讨论网的异质性特征 143
表5.6 讨论网的趋同性程度 145
表5.7 讨论网的关系构成 150
表5.8 提名顺序与讨论网成员的关系构成 151
表5.9 重要问题的内容 161
表5.10 社会网规模和亲缘比例与讨论网其他特征的相关系数 166
表5.11 网络特征的回归分析 168
表6.1 网络规模和关系种类的回归分析 176
表6.2 陌生成员规模和交往频率的回归分析 178
表6.3 网络异质性的回归分析 179
表6.4 自我与网络成员的阶层地位的交互分类表 188
表6.5 自我与网络成员阶层地位的对数线性分析:饱和模型 189
表6.6 阶层异质性的回归分析 190
表6.7 阶层趋同性的回归分析 191
表6.8 网络成员阶层地位的多类别对数比率回归分析 192
续表6.8 网络成员阶层地位的多类别对数比率回归分析 193
表6.9 讨论网中亲属比例的OLS回归分析 201
表6.10 讨论网中配偶规模的对数比率回归分析 202
表6.11 讨论网中父母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03
表6.12 讨论网中子女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04
表6.13 讨论网中兄妹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05
表6.14 讨论网中其他亲属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06
表6.15 讨论网中同事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07
表6.16 一般社会交往中各种关系规模的回归分析 209
续表6.16 一般社会交往中各种关系规模的回归分析 210
表6.17 讨论网中同学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11
表6.18 讨论网中好友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12
表6.19 讨论网中普通朋友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13
表6.20 讨论网中邻居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14
表6.21 讨论网中其他非亲属规模的OLS回归分析 215
表6.22 本人阶层地位及社会人口特征与重要问题内容的多类别对数比率回归分析 224
续表6.22 本人阶层地位及社会人口特征与重要问题内容的多类别对数比率回归分析 225
表6.23 第六章所涉及的假设的验证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