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公共环境的概念 7
第一节 城市环境的涵义 7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 8
一、空间的功能 8
二、空间的类型 9
三、城市空间的形象 10
第三节 点、线、面、体的形式构成 11
第二章 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与发展 12
第一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 12
第二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 14
第三节 东西方公共环境设施的差异 16
一、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16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18
三、设计理论上的差异 18
四、实用价值观的差异 19
第四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 19
一、现代高尖科技的运用 20
二、国际化与个性化的认同 20
三、环境整体化、功能综合化与处理精致化 20
四、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渗透 21
五、社会公众化、人性化的价值趋向 21
第五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构成与分类 22
一、环境设施的基本构成模式 22
二、环境设施的分类方法 23
第三章 公共环境设施的类型及特征 24
第一节 管理系统 25
一、防护设施 25
二、市政设施 30
第二节 交通系统 34
一、安全设施 34
二、停候设施 40
第三节 辅助系统 48
一、休息设施 48
二、卫生设施 56
三、信息设施 64
四、通信设施 76
五、贩卖设施 79
六、游乐设施 83
七、无障碍设施 88
八、照明设施 92
第四节 美化系统 98
一、装饰设施 98
二、景观设施 107
第四章 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要素 117
第一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产品要素 117
一、形态性 117
二、功能性 118
三、结构性 118
四、材料性 119
五、工艺性 120
六、色彩性 121
七、尺度性 122
八、位置性 123
九、体积性 123
十、成本性 124
十一、审美性 124
第二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环境要素 125
一、公共性 125
二、人文性 126
三、场所性 128
四、空间性 128
五、景观性 130
六、时间性 131
七、视觉分析 133
第三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行为要素 136
一、行为性 136
二、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139
三、情景性 140
四、设施与人的互动关系 141
五、人的行为姿态和尺度 142
第五章 设计构思与思维方法 144
第一节 定向设计法 144
第二节 反向设计法 144
第三节 仿生设计法 145
第四节 组合设计法 145
第五节 传统研究法 146
第六节 图解思考法 146
第七节 创新思维设计法 146
一、借鉴设计法 146
二、集思设计法 147
三、演绎法 147
四、归纳回归法 147
五、形态分析法 147
六、发散思维法 148
七、梦想法 148
八、缺点列举法 149
九、特征列举法 149
十、十进位探求矩阵法 149
第六章 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和展开 150
第一节 明确问题 150
一、收集资料 150
二、现状调研 150
三、分析综合 151
四、提出问题 151
第二节 寻求答案 152
一、计划提案 152
二、设计依据 152
三、设计方法 152
四、概念论证 153
第三节 方案构思 153
一、草图畅想 153
二、方案推敲 153
三、延伸构思 154
四、方案深化 154
第四节 设计表达 154
一、效果图表达 155
二、工程制图表达 158
三、模型表达 158
四、设计说明 159
第五节 项目实施 162
一、设计调整 162
二、材料工艺 162
三、成本预算 163
四、安装配套 163
第六节 设计评价 163
一、功能性评价 164
二、艺术性评价 164
三、经济性评价 165
四、科学性评价 166
第七节 城市公共空间与设施评价的观察点 167
一、城市广场的相关问题 167
二、城市公园的相关问题 170
参考文献 175
图例一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提案课程设计案例 177
图例二 中外优秀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实例赏析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