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360°》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易知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7287462
  • 页数:2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人力资源界定成5种角色,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圆圈,在企业、组织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书中针对这5种角色,分别提出一套任用、评价、使用的方法。

概论 1

第一部分 HR60弧度的投资人 10

一、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0

二、各种社会形态下人力资源的特点 11

三、人力资源的共性 13

(一)趋利性 13

(二)趋誉性 14

(三)趋义性 15

(四)趋向性 16

四、人力资源的社会含义 16

(一)人力资源的正负效应 17

(二)人力资源的聚首效应 17

五、人力资源的同一性 18

(一)人力资源的人性同一性 18

(二)人力资源的时间同一性 19

(三)人力资源的空间同一性 19

(四)人力资源的理念同一性 20

六、人力资源同一性的数学模型 21

第二部分 HR90弧度的管理人 24

一、管理人的基本分类 24

(一)权力型管理人 24

(二)业务型管理人 25

(三)情感型管理人 25

(四)知识型管理人 26

(五)综合型管理人 26

(六)魅力型管理人 27

二、管理人的素质模型 28

(一)权力型管理人的素质模型 28

(二)业务型管理人的素质模型 30

(三)情感型管理人的素质模型 31

(四)知识型管理人的素质模型 31

(五)综合型管理人的素质模型 32

(六)魅力型管理人的素质模型 33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十六计 34

(一)胜战计 36

(二)攻战计 45

(三)并战计 55

(四)混战计 64

(五)敌战计 75

(六)败战计 85

第三部分 HR120弧度的专业人 98

一、人力资源的选聘方法 98

(一)指令分配法 98

(二)媒体广告法 98

(三)间接介绍法 99

(四)直接发现法 99

(五)双向对接法 99

(六)合同租赁法 100

(七)门口招聘法 100

(八)现场招聘法 100

二、人力资源招聘的测试方法 101

(一)口试 101

(二)笔试 102

(三)测试 103

(四)面试 104

三、人力资源的选择条件 112

(一)身体条件 112

(二)知识条件 113

(三)能力条件 113

(四)心态条件 114

(五)审美条件 115

四、诸葛亮识人“七观法” 116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116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117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118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119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120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120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121

五、人力资源的选任方法 123

(一)忠诚度最优化 124

(二)智商最优化 125

(三)情商最优化 127

(四)灵商最优化 128

六、人力资源的使用方法 130

(一)利益法 130

(二)荣誉法 131

(三)道义法 132

(四)情感法 133

(五)综合法 134

七、如何对待企业中的“异己”现象 135

(一)激励法 135

(二)感受法 137

(三)诱导法 138

(四)释放法 138

八、人力资源的用度 139

(一)水平用度 139

(二)下潜用度 140

(三)上浮用度 141

九、人力资源的配置方法 143

(一)性格互补式 143

(二)能力互助式 146

(三)经验互动式 147

(四)性别互吸式 147

(五)五行相生方式 148

十、人力资源的优化 149

(一)质量优化 149

(二)数量优化 150

(三)比例优化 151

十一、专业人的素质模型 152

(一)忠诚度 153

(二)公平度 153

(三)知识度 153

(四)专业度 154

(五)文化度 154

(六)道德度 155

第四部分 HR60弧度的资源人 160

一、资源人的个体化差异 160

(一)遗传基因的差异化 160

(二)成长环境的差异化 161

(三)性格形成的差异化 163

(四)文化程度的差异化 164

(五)兴趣爱好的差异化 166

(六)适应能力的差异化 167

(七)审美观点的差异化 168

(八)性心理的差异化 169

(九)思维方式的差异化 170

二、资源人的个体化同一 171

(一)生理需要实现满足化 171

(二)安全需要实现保障化 172

(三)情感需要实现社会化 172

(四)尊严需要实现人性化 173

(五)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 173

三、人力资源的嫁接与改变 174

(一)人力资源的嫁接 174

(二)资源人的改变 176

四、资源人的整合与提升 177

(一)资源人的整合 178

(二)资源人的提升 179

五、资源人的开发与创造 181

(一)资源人的开发 182

(二)资源人的创造 185

六、资源人的自我修炼 187

(一)体质修炼 189

(二)意志修炼 189

(三)能力修炼 190

(四)品德修炼 191

(五)心态修炼 191

七、资源人的素质模型 193

第五部分 HR30弧度的社会人 198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自然生态 198

(一)人口密度和分布 198

(二)人口自然生长状况 201

二、我国人力资源的社会生态 204

(一)人口数量 204

(二)人口素质 205

(三)人口结构 206

三、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 207

(一)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供需矛盾突出 208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 208

(三)人才质量呈下滑的趋势 209

四、社会人表现形式 210

五、社会人发挥影响的渠道 212

(一)工作中的影响 212

(二)生活中的影响 213

(三)资讯的影响 213

(四)学习的影响 214

(五)突发事件的影响 214

结束语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