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城市化——人类天堂——城市、城市化与人类城市化时代第一章 人类创造了美好天堂——诗意栖居的城市 6
第一节 美好的城市和城市化 8
一、城市和城市化彩虹二、发达国家城市化描绘着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活三、追逐幸福生活——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第二节 完成城市化的国家被誉为发达国家 13
一、我们心中的城市化国家就是先进、发达的国家二、魅力四射的城市天堂——发达的美国三、21世纪的世界将是美好的城市化天堂第三节 最早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 20
一、英国农民的三次大转移拉开了人类城市化的序幕二、英国城市化描绘了人类天堂般崭新生活平台三、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训第四节 发展小城市——城市化国家的后城市化现象 25
一、发达国家小城市发展的特色二、成功发展小城市的原因是为大都市服务三、政府对小城市发展的宏观管理第二章 城市化滞后者被称为落后国家 32
第一节 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已经实现了城市化 33
一、实现了城市化的中国台湾二、高度城市化的香港、澳门第二节 城市化滞后的中国 36
一、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工业化率二、城市化比重大大低于非农就业比重三、我国城市化滞后还表现为落后于中低收入国家第三节 中国发展小城镇策略反思 39
一、城市与传统农业者聚集地村镇有本质的不同二、昙花一现的发展小城镇策略扫描三、苦了无助的农民,贻误了最佳实现城市化时机四、发展小城镇不适合我国国情中篇 中国城市化反思——现状、教训、问题与意义第三章 我国人口分布勾画出城市化的蓝图 46
第一节 人类的最佳栖息地——滨河海平原 47
一、我国20%的滨河海平原居住着80%的人口二、高原、山地居住着不足20%的人口三、滨河湖海平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和提高第二节 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51
一、工业结构的不合理使投资形成的就业岗位少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结构是制度根源三、单一的国家投资建城方式和弱质工业是经济根源第三节 克服城市化障碍 实现民族繁荣 54
一、拓展农民进城通道,鼓励消费需求增长二、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三、消除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瓶颈四、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弱化市场扩张能力五、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耕地浪费第四章 中国城市及城市化反思 58
第一节 理清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思路 59
一、“重点发展小城镇论者”——“箴言”录二、“反对小城镇论者”反思录三、“大城市论者”坦言录四、“反对大城市论者”忧思录五、“和事佬”废话录第二节 小城镇把母亲河变成了“吃人”河 63
一、10年间癌症夺走翟湾村100多人性命二、小城镇企业排污白河水,母亲河变成了“吃人”河三、“潘多拉”——小城镇污染源四、发展小城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远远高于其实现的收益性五、跨省区污染难以解决,暴露了传统行政区划的弊端第三节 农业时代的行政区划——城市化黑洞 71
一、农业时代行政区划及长官演绎着“崽卖爷田”的闹剧二、土地资金人力黑洞——盲目的中小城市扩张三、地球村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为人民服务诠释四、城市化中大规划大手笔超豪华黑洞的反思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 85
第一节 城市化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完美体现 86
一、城市是工业化、现代化的载体二、城市化有利于造就高素质人群和先进文化三、城市是人类简约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最佳平台四、城市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功能最大化第二节 城市化使人口膨胀转为负增长 89
一、城市生育观与世界人口的关系二、人是生产力还是负担三、城市化的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四、非城市化国家均陷入人口膨胀危机五、城市生育观与我国城市人口负增长六、城市化后的劳动力危机第三节 城市化后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强国 104
一、城市挖掘、释放和快速提升人潜能素质的神奇功能二、城市化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三、京沪港津穗深、中国台北和高雄等入册世界经济强市四、城市集群不仅引领成就人类还将长期主宰优化世界下篇 中国城市化战略方案——建立八大城市集群、三大自然生态保护区下篇序——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 120
第六章 建立中国城市化方略框架——八大城市集群 123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方针 124
一、中国城市化战略发展目标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针第二节 确立八大城市集群的本世纪城市化国策 130
一、以全球市场资源一体化视角看中国城市化战略二、建立八大城市集群的中国城市化国策三、围绕城市化建立三个自然生态保护区第三节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134
一、迅速实现八大城市集群的立体市场区划调整二、落实宪法精神实行人口自由流动的身份证制度三、提高工业化水平、增强城市化发展能力和吸纳力四、实行政府引导的多元化城市建设投资模式五、完善土地征用法规实现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六、取消国家金融管制,融入世界货币体系第七章 北京城市集群 143
第一节 北京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145
一、确定北京城市集群的范围二、以京、津为中心环渤海的大中城市居全国之首三、北京城市集群雏形已经形成第二节 人类最佳的地理、气候、物产、人文生存环境 153
一、北京城市集群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二、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海洋开发前景广阔三、此纬度是地球城市化率最高、最发达的区域四、千年气候变化对北京城市集群损益评估第三节 淡水资源的困扰和出路 159
一、环渤海地区承载3亿人城市集群淡水资源到底缺否二、多渠道解决淡水资源在城市集群发展中的缺口三、淡水资源的未来缺口构不成该城市集群的发展“瓶颈”第四节 北京城市集群的产业链框架 164
一、建立北京城市集群功能优化运转的产业链体系二、建立北京城市集群主体产业链体系三、开发北京城市集群未来海洋食物链产业链体系四、整合国际金融资本,构筑北京城市集群金融资本运营体系第五节 天津滨海应成为北京城市集群产业的战略龙头 175
一、天津滨海开发对北京城市集群海洋产业链体系形成的战略意义二、天津滨海开发的优势和战略选择三、天津滨海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和重点第八章 上海城市集群 183
第一节 上海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184
一、划定上海城市集群的范围二、宁、沪、杭区域内的大城市居全国之最三、上海城市集群框架已成形,新移民流入形成风潮第二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类理想的栖息地 192
一、上海城市集群环境优美气候湿润宜人二、东晋开始不间断流入移民,历史上名人辈出三、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海洋开发前景开阔第三节 建海洋城市,规避气温海拔升高之灾难性后果 199
一、千年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集群损益评估二、创建海洋城市——化灾害为奇观的创造性智慧三、高温带给人类的致命灾难四、海洋城市会大大降低温度升高的危害第四节 建立以人为本的上海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 212
一、全方位、高起点构建上海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二、构建保障城市集群功能运转的基本产业链体系三、建立上海城市集群主体产业链体系四、加速构建上海城市集群海洋食物产业链体系五、构筑上海城市集群金融资本产业链体系第五节 创建海洋城市——迈向海洋经济时代 224
一、上海城市集群中海洋城市的描绘二、上海城市集群未来海洋城市规划建设原则三、构建海洋城市得天独厚的海洋主体产业链体系第九章 广州城市集群 229
第一节 广州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230
一、划定广州城市集群的范围二、广州城市集群区域内大城市集中三、广州城市集群已具雏形,对新移民极具吸引力第二节 地理优越、物产丰盛、气候适宜的侨胞之乡 240
一、广州城市集群的海洋性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二、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海洋开发前景广阔三、众多的侨胞把广州城市集群与世界密切相连四、地球气温升高对广州城市集群的影响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与经济 247
一、广州和佛山——连为一体的集群核心城市二、深圳和东莞——正在成为广州城市集群的新核心三、中国香港——广州城市集群的龙头和依托第四节 建立以人为本的广州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 272
一、高视角构建广州城市集群国际化产业链体系二、建立广州城市集群主体产业链体系三、加速构建广州城市集群海洋食物产业链体系四、构筑广州城市集群金融资本产业链体系五、构建保障城市集群功能运转的基本产业链体系六、创建海洋城市——跨入海洋时代七、彻底开放海南特区——铸造人类海洋时代投资兴业热土第十章 海峡(中国台北)城市集群 284
第一节 海峡(中国台北)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285
一、划定海峡城市集群的范围二、海峡城市集群区域内的大城市集中三、海峡城市集群已具雏形,对新移民吸引力大第二节 地理优越物产丰盛气候适宜的侨胞之乡 294
一、海峡城市集群海洋性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二、交通发达,海洋开发前景广阔三、国际化的台湾和侨胞把这里与世界连为一体四、地球气温升高对海峡城市集群的影响第三节 海峡(中国台北)城市集群的海洋城市的文化、产业特色 303
一、中国台北——海峡城市集群的龙头和依托二、快速发展中的厦门和泉州三、沿海城市黑马——福州和温州第四节 建立海洋经济时代的海峡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 327
一、确定海峡城市集群的现实和未来主体位置二、加速构建海峡城市集群海洋生活产业链体系三、建立海洋城市是海峡城市集群的重要任务四、建立海峡城市集群国际化主体产业链体系五、构筑海峡城市集群金融资本产业链体系六、构建海峡城市集群基础产业链体系第十一章 沈阳城市集群 335
第一节 沈阳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336
一、确定沈阳城市集群的范围二、沈阳城市集群中的大中小城市数量居全国之首三、已形成城市集群雏形,对东北和周边居民极具吸引力第二节 优越的位置丰富的物产雄厚的工商业基础 345
一、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交通发达二、高速发展的大都市——沈阳和大连三、丰富多彩的文化城市——哈尔滨和长春第三节 沈阳城市集群的产业链框架 361
一、建立城市集群功能优化运转的产业链体系二、建立沈阳城市集群主体产业链体系三、开发沈阳城市集群未来海洋食物产业链体系四、以日本、韩国为依托构筑金融资本运营体系五、建立辽东半岛开发区,实现沿海全面崛起步入海洋经济时代第十二章 郑州城市集群 366
第一节 郑州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367
一、确定郑州城市集群的范围二、以郑州、西安为中心的中原沿黄河两岸城市迅速崛起三、城市集群雏形已经形成,且对移民极具吸引力第二节 优越地理位置、浓重人文精神的郑州城市集群 380
一、郑州城市集群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二、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海洋开发前景开阔三、郑州城市集群灿烂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第三节 高速发展的郑州城市集群经济 388
一、飞速发展的中原名城——郑州二、旧貌换新颜的古都——西安三、异军突起的经济强市——徐州第四节 郑州城市集群的产业链框架 403
一、建立集群功能优化运转的基本产业链体系二、建立郑州城市集群主体产业链体系三、构筑郑州金融资本产业链体系四、开发郑州城市集群未来海洋食物链产业链体系第十三章 武汉城市集群 409
第一节 武汉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410
一、划定武汉城市集群的范围二、两湖、鄱阳湖平原上的大中城市居中部之首三、武汉城市集群中正在形成的三个城市群四、武汉城市集群对周边三省移民极具吸引力第二节 青山绿水的人类理想栖息地 416
一、武汉城市集群山水秀美,气候湿润宜人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三、交通发达,物产丰富第三节 中部明星城市——武汉和长沙 424
一、雄踞三江九省通衢的大都市——武汉二、“唯楚有才”,快速崛起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第四节 建立武汉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 436
一、围绕武汉、长沙构建武汉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二、构建保障城市集群功能运转的基本产业链体系三、建立武汉城市集群主体产业链体系四、构筑武汉城市集群金融资本产业链体系五、构建武汉城市集群海洋食物产业链体系第十四章 成都城市集群 443
第一节 成都城市集群的范围和现状 444
一、划定成都城市集群的范围二、四川盆地上成都、重庆两大都市间中小城市密布三、成都城市集群中已经和正在形成的两个城市群四、成都城市集群对本区域及周边四省一区移民吸引力大第二节 沃野千里、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 449
一、成都城市集群山水秀美气候湿润宜人二、生物多样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的巴蜀之地三、灿烂辉煌的巴蜀文化和美丽风景第三节 成都城市集群中高速发展的两个国际大都市 462
一、高速发展的内陆大都市——成都二、四川盆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庆市第四节 建立成都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 473
一、依据成都、重庆产业优势构建成都城市集群产业链体系二、优化生态基础,构建保障城市集群功能运转的基本产业链体系三、建立成都城市集群主体产业链体系四、构筑成都城市集群金融资本产业链体系第十五章 建立三大自然生态保护区 481
第一节 中国崛起之路在生态环境上的必然选择 483
一、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肿瘤二、建立“三区”从经济上看是十分合算和可行的三、实施三大自然生态保护区是中国崛起之路的必然选择四、三大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行政权力机构设置模式第二节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保护区 492
一、青藏高原自然生态保护区的现状二、建立青藏高原高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第三节 云贵高原农林自然生态保护区 501
一、青山绿水枝繁叶茂的云贵高原农林自然生态保护区二、昆明丰富的自然和民族文化景观对旅游产业链构建的启示三、云贵区的行政权力机构设置模式四、利用自然景观建立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链体系五、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开发林牧渔业第四节 三北农林牧自然生态保护区 515
一、辽阔多样的三北农、林、牧自然生态保护区二、三北区的行政权力机构设置模式第五节 八大城市集群内的管理体制和生态生产生活关系 531
一、城市集群的政府制度体制二、城市集群内自然生态旅游和农牧区的设立三、设立城市集群间及内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区四、设立城市集群内自然生态保护旅游区五、适时将生态保护区中的风景旅游区回归毗邻城市集群六、全人类共同责任——恢复优化地球自然生态后记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