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篇 1
坚持改革与发展 继续加强中国气象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周定文 李明明 羊裔高 1
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党委工作部 4
育人为本 崇尚应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钱寿宇 8
学院的定位与规划&党委工作部 11
高度重视本科教学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党委工作部 1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责任宣言——我们校风的核心是“责任”&陈志明 15
谨遵校训 特色兴系——前进中的电子工程系&谢明元 18
深刻领会学院办学指导思想 率先实现教学科研并重发展&李国平 20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推动学院全面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报告&董一平 曹露 21
论校园建设的文化底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校园规划建设分析&陈于仲 28
BOT模式三年回顾&于世祥 33
浅议我院大学精神的培育&刘仕筠 35
建设具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特色的大学文化&石远志 38
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代芯 41
试述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中高校教育的任务&阚孔璧 45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袁波 徐蕾 高海军 48
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培养优秀人才&李飞 卢宗元 肖为汉 53
合理定位 走特色办学之路——浅谈我院会计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何念荣 周一介 57
论合并型多校区大学教职工凝聚力的强化与维护&潘光林 60
对创新理论的回顾与展望&阚孔璧 63
大学教育与改革篇 72
大力加强教风建设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杨家仕 72
搞好专业评估 推进专业建设&党委工作部 75
着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党委工作部 77
面向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大气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李国平 80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谢清明 85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向安平 侯俊勇 胡晓飞 89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必然性和重要性探析&尹书魁 漆向军 92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基于大气科学教学实践的探索研究&钱妙芬 98
略论儒家思想在当代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饶华 104
正确认识学生 深化教学改革——对本科生《财政与金融》教学的感悟&金淑彬 108
改革《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钱妙芬 1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新生角色转换&骆兰 116
以“健康第一”为引导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段黔冰 张和莉 樊翔 潘建武 119
系部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赵丽娜 巨军让 12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系教学管理实践研究&何兴贵 刘宇 126
用教育社会心理学解析学生发展和管理&赖敏 130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成人教育事业可持续推进&李萍 135
试论高校会计教育“产学研一体化”运营模式&吴运霞 139
实用性教学思想在旅游教学实践中的创新研究——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黄萍 144
推行电子政务必须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王元珑 高燕妮 149
对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王元珑 王华 153
“导学导讲”教学法的实现&王世平 156
人文素质型大学英语教育要更上一层楼&杨小鹃 159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祖霞 166
试述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创新走向&阚孔璧 171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经济风险和规范控制&李铁钢 岳蓓 177
关于高校营销的初步探讨&袁波 181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篇 188
乘势而上 立德树人——创建优良学风 迎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敬枫蓉 188
齐抓共管 全程育人——抓教风促学风 积极推进我院学生学风建设工作&杨家仕 192
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与学生德育评价原则及实践&敬枫蓉 王嵩 向武 王洪运 张小红 周波 193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王洪运 198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的实践和探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公寓党支部”的启示&张斌兵 徐俊 202
寻找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唐雪梅 206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刘绍全 211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措施&陈蓓 215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认识&沈登学 219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索&瞿婞 陈智勇 朱克云 223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张艺虹 227
浅论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祖霞 231
加强高校学生社区建设 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刘奇欣 234
统一思想 强化措施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彭勇 李铁钢 237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金淑彬 黎家洪 241
发挥政治辅导员多角色优势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黄春玲 244
大一新生角色转换与目标定位探析&刘春玉 王科峰 248
浅谈影响大学新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滕磊 250
道德对话:一种新的德育话语策略&李艳 255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李海峰 259
后记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