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志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30192796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全国土地利用与保护、人地系统的时空变迁为背景,基于全国及四大条带、八大经济区人口、土地、经济、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等统计数据的分析,分别从土地重新归并划分利用类型、人口、城乡建设发展、粮食生产消费平衡以及区域生态保护等方面,系统分析我国人地系统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人文驱动机制、量化调控手段以及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最终为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经济建设、城乡协调以及区域竞争力整合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科学 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分类体系 2

一、土地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2

二、土地分类体系的创新 6

第三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 9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背景 9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内涵 10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的内容 12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的特点 13

第四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的历史轨迹与现实挑战 15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的历史轨迹 15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的现实挑战 16

第五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系统调控的重要意义 18

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 18

二、人与环境和谐与环境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三、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20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3

第一节 “五个统筹”与规律协同理论 23

一、基于人地和谐的“五个统筹”理论 23

二、规律协同理论 25

第二节 理论应用及其解析 27

一、自然规律层面的分析 27

二、经济规律层面的分析 30

三、社会规律层面的分析 32

四、技术规律层面的分析 32

五、环境规律层面的分析 34

第三章 综合分析模型与评价体系 37

第一节 综合分析及其数学模型 37

一、耕地动态平衡与人地系统调控的逻辑分析框架及其数学模型 38

二、建设用地动态平衡与人地系统调控的逻辑分析框架及其数学模型 39

三、生态用地动态平衡与人地系统调控的逻辑分析框架 42

四、土地综合逻辑分析框架及其数学模型 43

第二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45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5

二、综合评价方法 48

第四章 基础数据与背景分析 57

第一节 人口发展轨迹及其调控政策分析 57

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 57

二、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67

三、人口调控策略分析 69

第二节 人口总量预测 71

一、人口总量预测的主要因素与分析 71

二、人口总量预测方案汇总 73

三、人口总量预测结果 75

第三节 空间区域划分与区域性人地时空分析 78

一、空间区域划分及区域性人地分析 78

二、区域性人口时空分析与预测 83

三、区域性土地时空分析 93

第五章 耕地动态平衡与人地系统调控策略 102

第一节 耕地及粮食生产综合分析 102

一、粮食生产情况及综合分析 102

二、耕地分布特点及其数量变化分析 109

第二节 粮食消费及耕地面积预测 117

一、粮食消费及粮食需求量预测 117

二、未来耕地需求分析与总量预测 127

第三节 耕地动态平衡与人地系统调控策略 135

一、耕地与粮食生产调控相关因子分析 135

二、区域耕地动态平衡和宏观调控策略 139

第六章 建设用地动态平衡与人地系统调控策略 146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的背景综合分析 146

一、城市化发展的背景综合分析 146

二、建设用地的背景综合分析 160

第二节 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总量预测 171

一、城市化发展预测 171

二、建设用地总量预测 181

第三节 建设用地动态平衡与人地系统调控策略 185

一、区域性建设用地动态平衡 185

二、综合调控政策及措施 187

第七章 生态用地调控与生态环境建设 200

第一节 生态用地综合平衡与调控概述 200

一、生态用地功能及其背景分析 200

二、生态用地调控策略及措施 201

第二节 各类生态用地平衡与调控 204

一、林地平衡与调控 204

二、草地平衡与调控 208

三、水域平衡与调控 213

四、未利用土地平衡与调控 215

第三节 全国生态用地保护及建设措施 218

一、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 218

二、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创新 221

参考文献 223

附录 226

附图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