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学案例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少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1124392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为《税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配套教学用书,本书以案例形式对税法理论知识进行介绍,重点突出税收债务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所选案例在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同时,注重结合最新颁布的税收法律法规,以体现本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第一章 税法总论 1

第一节 税收基本原理 1

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1

2 税收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 3

3 税收被现代国家赋予新内容 4

4 税收本质在不同时代的回答 7

5 我国对税收的分类 10

第二节 税法基础理论 13

1 纳税是一种法定义务 13

2 费代表权,税代表法 14

3 税法的时间效力 16

4 税法的空间效力 18

5 税法对人的效力 21

第三节 税法的基本原则 22

1 税收法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2 税收法定主义的内涵 24

3 税收法定主义的机能 25

4 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包税行为 26

5 税收法定主义与实质课税原则 27

6 税收公平主义原则的原本内涵 30

7 税收公平主义原则内涵的发展 31

8 税收公平原则与生存权保障 33

9 税收负担的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34

10 税收诚信主义原则 36

11 税收诚信主义原则的机能 38

12 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必要性 39

13 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适用 41

第四节 税收债务法原理 43

1 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43

2 税收之债的产生 45

3 税收优先权 47

4 税收的代位权、撤销权 48

第五节 中国税权 50

1 税收立法权 50

2 税收执法权 53

3 税收司法权 55

第二章 流转税法 57

第一节 增值税法 57

1 东北税制改革 57

2 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 59

3 增值税是一种中性税 60

4 增值税的纳税人 60

5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61

6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例外 62

7 增值税含税销售额的计算 62

8 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 63

9 增值税的一般征收范围 63

10 委托代销业务 64

11 受托代销业务 65

12 异地分支机构间的产品转移 65

13 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 66

14 自产产品用于投资 66

15 自产产品用于赠与 67

16 其他视同销售行为 67

17 增值税的混合销售 68

18 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 68

19 代购行为 69

20 增值税的一般计税依据 70

21 出租包装物 70

22 出借包装物 71

23 折扣销售业务 72

24 以旧换新业务 72

25 还本销售业务 73

26 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 73

27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抵扣 74

28 关税完税凭证的进项税额抵扣 75

29 运费的进项税额抵扣 75

30 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抵扣 76

31 购进旧货物资的进项税额抵扣 77

32 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78

33 购进固定资产不可抵扣 78

34 用于集体福利不可抵扣 79

35 用于免税项目不可抵扣 79

36 用于非应税项目不可抵扣 80

37 非正常损失产品不可抵扣进项税额 81

38 购货退回的进项税额回转 81

39 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计算 82

40 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计算 83

41 “免、抵、退”方法计算出口退税(一) 83

42 “免、抵、退”方法计算出口退税(二) 85

43 “免、抵、退”方法计算出口退税(三) 86

44 运用“免、抵、退”方法计算出口退税的条件 86

45 出口农产品的退税计算 87

46 塑料制品的出口退税 87

47 “先征后退”方法计算出口退税(一) 88

48 “先征后退”方法计算出口退税(二) 89

49 出口免税不退税的货物 89

50 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的货物 90

51 出口不退税的货物 90

52 增值税的起征点 91

53 增值税的纳税时间 91

54 企业跨地区经营应在何地纳税 93

55 增值税的纳税人、纳税地点、纳税金额 94

56 允许出口退税的特别项目 95

57 允许出口退税的特别企业 96

58 违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 97

59 增值税的综合计算案例(一) 99

60 增值税的综合计算案例(二) 99

61 增值税的综合计算案例(三) 100

第二节 消费税法 103

1 消费税的纳税人 103

2 包装物押金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03

3 企业自产自用自销的消费税计算 104

4 委托加工的消费税计算 105

5 进口应税消费品的计算 106

6 进口卷烟应纳消费税 107

7 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一) 108

8 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二) 109

9 以物易物交易 110

10 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110

11 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出口退税(1) 111

12 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出口退税(2) 112

13 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113

14 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14

15 收回委托加工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抵扣 115

第三节 营业税法 117

1 营业税的纳税人 117

2 缴纳营业税还是缴纳增值税? 117

3 交通运输业营业税 118

4 联运业务营业税 119

5 旅游业营业税 119

6 建筑业分包业务营业税 120

7 金融保险业营业税 120

8 演唱会营业税 121

9 保险业分保业务营业税 122

10 娱乐业营业税(一) 123

11 娱乐业营业税(二) 123

12 广告业务营业税 124

13 建筑业营业税 125

14 融资租赁业务营业税 125

15 邮电通信业营业税 126

16 转让无形资产营业税 126

17 销售不动产营业税 127

18 兼营不同税目的营业税 127

19 混合销售行为营业税 128

20 兼营增值税项目 128

21 代购代销业务营业税 129

22 建筑业总分包业务营业税 130

23 保险业营业税的特别规定 131

24 个人买卖普通住房应纳营业税 132

25 下岗工人再就业的营业税优惠 133

26 科普税收优惠 133

27 转让商誉与营业税的征管 134

28 广告公司的代理行为 136

29 营业税的起征点 137

30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138

第四节 关税法 139

1 关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139

2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 140

3 海关估定货物完税价格的方法 140

4 特殊货物的完税价格确定 142

5 租赁货物的进口关税 142

6 留购货物的应纳税金 143

7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确定 143

8 进口关税的减免 144

9 境外采购业务应纳关税 144

10 行邮物品进口税 145

11 船舶吨位税 145

12 关税滞纳金 146

第三章 所得税法 147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 147

1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体资格的认定 147

2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50

3 企业所得税税率 151

4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52

5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确认 153

6 节税与偷漏税的区别 154

7 企业所得税中捐赠项目的扣除 155

8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对企业所得税的抵免 156

9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涉外企业过渡性税收优惠的规定 157

10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抵免 158

11 所得税的经济性重复征税 159

12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法、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161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法 162

1 个人所得税中的纳税人 162

2 居民纳税人的认定 163

3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 164

4 个人劳务所得 165

5 非居民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165

6 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 167

7 工资薪金总额的计算 168

8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 169

9 劳务报酬所得 170

10 稿酬所得 171

11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73

12 股息、红利所得 173

13 财产租赁所得 174

14 房屋出租所得 174

15 财产转让所得 175

16 收回转让股权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175

17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项目 176

18 换购住房应纳个人所得税 177

19 个人所得税的国际税收抵免 178

20 一次性发放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 179

21 特殊待业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 179

22 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应纳个人所得税 180

23 税收筹划 181

24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182

25 境外申报纳税 184

26 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 185

第四章 其他税种法 187

第一节 财产税法 187

1 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187

2 资源税的减免 187

3 销售煤炭资源税 188

4 开采铁矿石资源税 189

5 从价房产税 189

6 租金房产税 190

7 复合房产税 190

8 房产税的征收与管理 191

9 城镇土地使用税 191

10 耕地占用税 192

11 契税的计算 192

12 互换房产应纳契税 193

13 契税的征管 193

14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194

15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194

16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195

17 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196

18 车辆购置税 196

第二节 行为税法 197

1 加工承揽合同印花税(一) 197

2 加工承揽合同印花税(二) 198

3 借款合同印花税 198

4 印花税的综合计算 199

5 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201

6 航运公司车船税 202

7 陆地运输企业车船税 202

8 车船税的征管 203

9 城市维护建设税 203

10 屠宰税 204

11 筵席税 204

第五章 税收征管法 206

第一节 税务登记 206

1 纳税主体资格 206

2 税务登记 207

3 税务登记的变更 208

4 税务登记的注销 210

5 异地开设分公司的税务登记 211

第二节 账簿凭证管理 212

1 账簿的设置 212

2 发票的制售 213

3 发票的领购 215

4 发票的开具 216

5 发票的保管 218

6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 219

7 伪造、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 221

8 购买、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 222

第三节 纳税申报 223

1 简易申报 223

2 纳税申报与缴纳税款的区别 225

3 未依法纳税申报的法律后果 226

第四节 税款的征收 229

1 税款征收方式 229

2 应纳税额的核定 230

3 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的事后调整 232

4 预约定价 233

5 税款的延期缴纳 234

6 滞纳金的性质和适用 235

7 税款的补缴 236

8 纳税担保 238

9 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区别 240

10 税收保全措施的程序 241

11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程序(一) 243

12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程序(二) 245

13 纳税人的节税 246

14 纳税人的避税 248

第六章 税收处罚法 250

第一节 税收处罚法的一般理论 250

1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区别界限和衔接 250

2 罚款与罚金适用的区别 252

第二节 税收行政处罚 253

1 税收行政处罚主体 253

2 税收行政处罚的依据 254

3 代扣代缴义务 255

4 税务处罚的时效 257

5 听证程序 259

6 纳税人资格的认定 260

第三节 税收刑事处罚 261

1 税收行政处罚的优先 261

2 违反申报纳税义务的法律后果 262

3 税务代理人的法律责任 264

4 抗税罪与欠税罪的区别 264

5 抗税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265

6 抗税罪与妨碍公务罪的区别 267

7 逃避追缴欠税罪与欠税行为的区别 268

8 逃避追缴欠税罪与偷税罪的区别 269

9 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271

10 骗取出口退税罪 272

1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善意取得 273

12 虚开废旧物资发票 274

13 虚开运输发票 275

第七章 税收救济法 276

第一节 税收救济法一般理论 276

1 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导致的税务行政争议 276

2 税务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当导致的税务行政争议 277

3 法律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导致的税务行政争议 279

4 全面审查原则和一事不再理原则 280

第二节 税收行政复议 282

1 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条件和期限 282

2 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资格 283

3 税务行政复议的复议主体资格 284

4 税务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主体资格 286

5 复议不加重原则 288

第三节 税收行政诉讼 289

1 法院的受理范围 289

2 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和诉讼期限 291

3 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时限 292

第四节 税收行政赔偿 294

1 税收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294

2 税收行政赔偿构成要件之因果关系的认定 295

3 侵害财产权的税务行政赔偿 297

4 税务行政赔偿的例外 299

5 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