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植被数量生态学及其分析方法 1
二、数量分析的类型 2
三、植被数量生态学的发展 3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 7
第一章 植被的数量特征 8
第一节 植被数量描述的意义 8
第二节 植被数量特征 10
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6
第一节 数据的类型 26
一、数据的基本类型 26
二、生态数据 28
第二节 数据的收集——取样 30
一、取样方法 30
二、样方的形状和大小 33
三、样方的数目 35
四、无样地取样 37
第三节 数据的处理 39
一、数据简缩 39
二、数据转换 40
三、数据标准化 41
第三章 物种多样性 44
第一节 物种多样性的定义 44
第二节 种的多度分布 45
一、资源分配模型 46
二、种多度的统计模型 53
第三节 种多样性的测定 58
第四章 种间亲合性和生态位 79
第一节 种间关联 79
第二节 相关系数 82
第三节 种间分离 87
第四节 生态位 89
一、生态位的概念 89
二、生态位的宽度 90
三、生态位的重叠和竞争 91
四、生态位的测度 92
第五章 排序 97
第一节 概述 97
一、排序的目的和意义 97
二、种类环境关系模型 99
三、线性排序和非线性排序 101
第二节 排序方法 102
一、加权平均排序 102
二、极点排序 106
三、梯度分析 110
四、主分量分析 111
五、主坐标分析 121
六、对应分析 125
七、除趋势对应分析 139
八、典范对应分析 144
九、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153
十、典范相关分析 154
十一、无度量多维标定排序 156
十二、模糊数学排序 160
十三、以分类为基础的排序 167
第三节 排序方法的比较 169
一、相关分析 170
二、排序图的比较 170
第六章 分类 173
第一节 概述 173
一、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173
二、基本概念 174
三、相似系数和相异系数 176
四、分类结果的图形表示 180
第二节 分类方法 183
一、等级聚合法 183
二、等级分划法 204
三、非等级分类方法 227
四、模糊数学分类 230
五、群落排表分类 242
六、外在分类 245
第三节 分类方法的比较 251
一、最终分组数相等的结果比较 251
二、最终分组数不等的结果比较 253
第七章 空间格局分析 256
第一节 概述 256
一、基本概念 256
二、格局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57
第二节 非随机性的判定 259
一、方差均值比 260
二、x2检验 261
三、Φ检验 263
四、Marisita指数检验 263
五、群集系数法 266
第三节 格局分析方法 267
一、单种格局分析 268
二、多种格局和群落格局分析 285
三、小格局分析 286
四、大规模格局分析 294
第八章 植物群落的演替和稳定性 299
第一节 演替的理论和学说 299
第二节 群落演替的模型 303
第三节 群落演替的数量分析方法 305
一、以种群动态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306
二、不含时间因子的演替分析 311
三、含时间因子的单个群落的演替分析 313
四、种类×样方×时间三维矩阵的演替分析 314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318
一、群落恢复性和持续性 319
二、群落的变异性 321
三、群落抗干扰性 322
第九章 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分析 324
一、回归分析 324
二、排序 329
三、限定排序 330
四、标定 330
结语 336
附录Ⅰ:国际软件信息 342
附录Ⅱ:附表 346
附录Ⅲ:矩阵运算 348
参考文献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