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2
第三节 课程设计任务书 4
第二章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13
第一节 确定传动方案 13
第二节 选择电动机 16
第三节 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24
第四节 计算总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26
第三章 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28
第四章 减速器装配图的设计 30
第一节 概述 30
第二节 装配草图的设计和绘制 31
第三节 装配草图的检查和修改 51
第四节 完成减速器装配图 52
第五章 零件工作图的设计 56
第六章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答辩 63
第一节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3
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答辩 65
第七章 设计举例 67
附表 83
一、一般标准 83
附表1-1 图纸幅面 83
附表1-2 图样比例 83
附表1-3 标准尺寸 84
附表1-4 零件倒圆与倒角 84
附表1-5 铸件最小壁厚 85
附表1-6 铸造斜度 86
附表1-7 铸造过渡尺寸 86
附表1-8 铸造外圆角 86
附表1-9 铸造内圆角 87
二、联接 88
附表2-1 小垫圈、平垫圈 88
附表2-2 圆柱销 89
附表2-3 圆锥销 90
三、常用滚动轴承 91
附表3-1 角接触球轴承 91
附表3-2 深沟球轴承 96
附表3-3 圆锥滚子轴承 100
四、联轴器 105
附表4-1 几种常用联轴器的性能、使用条件及优缺点 105
附表4-2 凸缘联轴器 106
附表4-3 滑块联轴器 108
附表4-4 HL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109
五、常用尺寸偏差表 111
六、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表 112
附表6-1 齿轮各项公差分组 112
附表6-2 齿轮常用精度等级的应用与加工 112
附表6-3 齿轮第Ⅱ组精度与圆周速度关系 113
附表6-4 齿厚极限偏差 114
附表6-5 齿厚极限偏差代号选择参考 115
附表6-6 最小侧隙参考值 116
附表6-7 齿厚偏差计算公式 117
附表6-8 切齿径向进刀公差值 117
附表6-9 推荐齿轮与齿轮副的检验项目 117
附表6-10 有关径向、齿形的公差 118
附表6-11 齿距累积公差及K个同节累积公差值 120
附表6-12 齿向公差值 120
附表6-13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值 120
附表6-14 轴线平行度公差 121
附表6-15 接触斑点 121
附表6-16 中心距极限偏差 121
附表6-17 齿坯公差 121
附表6-18 齿轮基准面径向和端面圆跳动公差 122
附表6-19 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推荐值 122
附表6-20 齿轮误差计算式 122
附表6 21 极限偏差及公差与齿轮几何参数的关系式 123
附表6-22 齿条、齿条副的误差及侧隙定义和代号 124
七、减速器端盖及附件尺寸表 125
附表7-1 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器外形尺寸和装配形式 125
附表7-2 ZLY型减速器外形尺寸和装配形式 128
附表7-3 ZSY型减速器外形尺寸和装配形式 131
附表7-4 观察孔盖 134
附表7-5 通气器 134
附表7-6 旋塞式油标 135
附表7-7 杆式油标 135
附表7-8 圆形油标的结构尺寸 136
附表7-9 六角螺塞皮封油圈纸封油圈 137
附表7-10 吊环螺钉 138
附表7-11 吊耳和吊钩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