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一室 修竹万山 1
在山乐清静 观水悟古今 2
一生随所遇 万化与同游 3
极目云天外 放怀山水间 4
若有幽室趣 当怀古贤风 5
娱情于水竹 寄兴在山林 6
得山水清气 极天地大观 7
管弦亦盛事 山水有闲情 8
稽水群贤会 兰亭一叙生 9
山静兰初放 亭幽竹与清 10
林与亭阴合 山当竹外崇 11
与古人为知己 集斯文之大观 12
以静虚为室宇 寄兴趣于山林 13
不可一天无竹 岂能幽室少兰 14
在山不管世事 虚坐以觞古人 15
向春山揽古趣 以幽水作情怀 16
坐山林以终日 观天地之大文 17
每遇山水之乐 尝以丝竹自随 18
知者所乐在水 幽人托迹于山 19
幽室在山自古 短亭临水长清 20
室内崇兰映日 林间修竹当风 21
九宇气清山竹静 一亭风畅室兰幽 22
人品若山极崇峻 情怀犹水同清幽 23
于水寄怀风寄慨 以兰为地竹为天 24
万事虚怀为大知 一言修己可终生 25
长天日永兴觞咏 一室风和引管弦 26
为迁幽室将随竹 自引春觞又会兰 27
水流天外山长抱 春至林间竹不知 28
水流映室生闲趣 山气娱怀得静观 29
天外惠风临竹舍 此间曲水抱兰亭 30
兰室悟言生异趣 春风怀抱得欣知 31
可无管弦虚今日 欣有山林足此生 32
世情悟后文能曲 兰气生初室可幽 33
此地得林亭幽趣 其人抱水竹清修 34
曲竹因山生静气 风亭有水寄幽怀 35
时因流水怀今日 每托清风感古人 36
林间风激竹生浪 亭外水幽兰作春 37
终日同为兰室咏 诸贤合有竹林风 38
春水初生流曲浪 幽林向尽有闲亭 39
亭间流水自今古 竹外春山时有无 40
亭虚有竹春长在 山静无人水自流 41
带水抱山一间室 左觞右契群少风 42
幽静竹亭曲带水 朗清虚室坐临山 43
临觞听水清怀畅 揽带观山异趣生 44
寄兴于山亭水曲 得趣在虚竹幽兰 45
虚室向山生静趣 幽亭临水得闲情 46
短亭尽揽山间趣 幽室能观世外天 47
群山娱目欣然坐 一水抱亭自有流 48
一带短亭齐向水 万山修竹不知年 49
舍曲一山犹带水 亭幽万竹静生风 50
亭外竹阴生水气 山间风趣寄文情 51
室外清阴左右竹 山间流水短长亭 52
一亭一室可得幽趣 一竹一兰足以畅怀 53
于幽室林亭托所趣 以春风流水畅其怀 54
山水林亭映带左右 咏怀丝竹怀抱古今 55
林亭之游岂可无竹 风水相遇自然有文 56
少得清闲揽古自乐 随其时地修己内观 57
以竹当风将兰映日 因山作室带水为亭 58
山外游春系兰于带 林间作室以竹为当 59
水间一亭风静修竹 舍后阴地天生短兰 60
日朗风清游观斯盛 左山右水觞咏其间 61
兰室风清会娱九老 林亭日永坐列群贤 62
畅叙幽情快然自足 群贤毕至放浪形骸 63
乐水娱山与彭不老 清言静气得惠之和 64
岁时若流古今异趣 天地为室俯仰同怀 65
此为丝竹管弦之地 长有朗清和惠之风 66
观化天人放怀世宙 寄情山水极目林亭 67
因竹为亭春阴在地 以兰作室静气可人 68
茂竹亭虚修兰室静 寄怀天峻流咏水长 69
放浪形骸信可乐也 俯仰一世感慨系之 70
若稽古初当仰贤者 放迹山水不事大人 71
修竹抱山春亭映水 幽兰得地虚室当风 72
既然得水岂可无竹 时或观山亦当有亭 73
暂向林阴或于竹所 寄情天外流咏人间 74
临水游山若其天放 左丝右竹尽得风流 75
峻抱在山揽兴无极 流年若水观化自娱 76
流水长亭春风静宇 幽兰一室修竹万山 77
朗日和风斯世咸喻 品文盛事古人与稽 78
骋情万古抱趣一室 极目天外放怀人间 79
崇兰在山修竹在水 和气一室清风一亭 80
寄趣林亭放怀山水 娱情丝竹致乐咏觞 81
集群人文咸古作者 有一间室与竹同之 82
领(岭)曲风长亭幽水会 怀虚趣得情至文生 83
亭揽快哉长流自在 室陈修况古乐可听 84
室与天游兴随今古 亭临竹静风惠兰和 85
引曲水流觞以为咏乐 无管弦丝竹亦畅幽情 86
天大事迁放浪形骸之外 室清人静寄情兰竹之间 87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畅 此地有崇山峻领(岭)修茂林 88
室内幽兰永茂娱情终日 林间老竹长生有后万年 89
劳动传家久 勤俭继世长 90
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 91
松间明月长如此 身外浮名何足论 92
直上青云揽日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93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94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95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96
梅雨平添瓜蔓水 豆花新带稻香风 97
呼龙耕烟种瑶草 踏天磨刀割紫云 98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99
鱼跃碧海赞海阔 鸟飞蓝天颂天高 100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101
何须有路寻无路 莫道无门却有门 102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103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