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7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9
第二章 阴阳五行 17
第一节 阴阳 17
一、阴阳的概念 1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第二节 五行 22
一、五行的概念 22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24
第三章 藏象 28
第一节 五脏 30
一、心 30
附:心包络 33
二、肺 34
三、脾 38
四、肝 42
五、肾 46
附:命门 52
第二节 六腑 54
一、胆 54
二、胃 55
三、小肠 56
四、大肠 57
五、膀胱 58
六、三焦 58
第三节 奇恒之腑 60
一、脑 60
二、女子胞 62
附:精室 63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63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3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68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68
第四章 气血津液 72
第一节 气 72
一、气的含义 73
二、气的生成 74
三、气的运动 75
四、气的功能 76
五、气的分类 77
第二节 血 80
一、血的含义 80
二、血的生成 81
三、血的循行 81
四、血的功能 82
第三节 津液 83
一、津液的含义 83
二、津液的代谢 84
三、津液的功能 85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86
一、气和血的关系 86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88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89
第五章 经络 90
第一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 92
一、十二经脉 92
二、奇经八脉 106
第二节 经络的功能与应用 112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 112
二、奇经八脉的特殊功能 115
三、经络学说的应用 115
第六章 病因 118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19
一、六淫 119
二、疠气 125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26
一、七情内伤 127
二、饮食失宜 129
三、劳逸失度 131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132
一、痰饮 132
二、瘀血 134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36
一、外伤 136
二、寄生虫 137
三、药邪 138
第七章 病机 140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40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40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141
三、发病类型 143
第二节 基本病机 145
一、邪正盛衰 146
二、阴阳失调 150
第八章 诊法 154
第一节 望诊 154
一、望神 155
二、望色 157
三、望形态 160
四、望头面五官 162
五、望胸腹、四肢 166
六、望舌 168
七、望排出物 172
第二节 闻诊 174
一、闻声音 175
二、嗅气味 178
第三节 问诊 180
一、一般问诊 180
二、主诉 181
三、问病史 181
四、问现在症 182
第四节 切诊 189
一、脉诊 189
二、按诊 193
第九章 辨证 195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96
一、辨表里 197
附:半表半里证 199
二、辨寒热 199
三、辨虚实 201
四、辨阴阳 202
第二节 气血病辨证 204
一、气病辨证 204
二、血病辨证 206
第三节 津液病辨证 207
一、津液不足证 207
二、痰证 207
三、饮证 208
四、停水证 208
第四节 阴阳虚损病辨证 208
一、阳虚证 209
二、阴虚证 209
三、亡阳证 209
四、亡阴证 210
第五节 脏腑辨证 210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1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215
三、脾与胃病辨证 219
四、肝与胆病辨证 224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28
六、脏腑兼病辨证 231
第六节 外感病辨证 236
一、六经辨证 236
二、卫气营血辨证 238
三、三焦辨证 240
第十章 治则与养生 242
第一节 治则 242
一、治病求本 242
二、扶正祛邪 245
三、调整阴阳 246
四、三因制宜 247
五、既病防变 249
第二节 养生 250
一、养生的意义 250
二、养生的原则 251
主要参考书目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