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完全备考方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煜晖本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11191349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纲考点进行逐条讲解,分析深透。

第一章 2008年高考文言文命题趋势分析 1

第一节 2007年高考文言文命题基本信息统计表 1

第二节 2007年高考言文命题基本情况分析及2008年预测 2

一、选文——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2

二、赋分——稳中有变,暗藏“升”机 3

三、题型——继承传统,时有新意 3

四、考点——立足基点,重在理解 4

第三节2008年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6

一、立足课内,夯实基础 6

二、科学训练,注重理解 7

三、涉猎名篇,习熏悟化 7

四、打通壁垒,能力迁移 7

第二章 文言文知识体系精讲 10

第一节 实词 10

一、通假字 10

二、古今义 15

三、一词多义 21

四、词类活用 29

第二节 虚词 34

一、而 34

二、乎 35

三、其 35

四、且 36

五、所 36

六、为 37

七、为 37

八、焉 37

九、也 38

十、以 38

十一、因 39

十二、于 39

十三、则 40

十四、者 41

十五、之 41

十六、与 42

十七、何 42

十八、乃 43

十九、若 44

第三节 特殊句式 45

一、判断句 45

二、被动句 45

三、省略句 46

四、倒装句 47

第四节 文言文点断 50

方法讲解 50

例题精讲 52

文言文点断训练 54

第五节 文言文翻译 55

方法讲解 55

例题精讲 56

文言文翻译训练 58

第六节 文意理解 61

一、筛选、提取文中信息 61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 62

第三章 高考真题精讲 63

第一节 2007年高考真题精讲 63

全国卷Ⅰ 63

全国卷Ⅱ 64

北京卷 66

上海卷(一) 68

上海卷(二) 69

山东卷 70

安徽卷 72

江西卷 74

广东卷 76

辽宁卷 77

江苏卷 80

天津卷 81

重庆卷 83

宁夏卷 85

湖南卷 87

浙江卷 88

四川卷 90

福建卷 92

湖北卷 93

第二节 2006年高考真题精讲 95

上海春招(一) 95

上海春招(二) 97

全国卷Ⅰ 98

全国卷Ⅱ 100

北京卷 102

上海卷(一) 103

上海卷(二) 105

广东卷 106

山东卷 108

江苏卷 110

浙江卷 111

湖北卷 113

湖南卷 115

天津卷 117

福建卷 119

重庆卷 121

辽宁卷 123

安徽卷 124

第四章 模拟题仿真训练 127

第一节 史传 127

一、史记·张仪列传 127

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28

三、史记·留侯世家 129

四、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130

五、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31

六、史记·汲郑列传 133

七、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134

八、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135

九、汉书·霍光传 136

十、汉书·杨胡朱梅云传 137

十一、后汉书·孔奋传 138

十二后汉书·樊宏列传 139

十三、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140

十四、后汉书·虞延传 142

十五、后汉书·杜诗传 143

十六、后汉书·钟离意传 144

十七、三国志·马钧传 145

十八、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 146

十九、晋书·王导传 147

二十、晋书·刘毅传 148

二十一、晋书·曹摅传 149

二十二、南齐书·虞愿传 150

二十三、北史·申徽传 151

二十四、北史·韩褒传 152

二十五、隋书·刘行本传 153

二十六、旧唐书·李勉传 154

二十七、新唐书·颜真卿传 155

二十八、宋史·黄庭坚传 157

二十九、宋史·杨掞传 158

三十、宋史·高登传 159

三十一、明史·王绂、夏昶传 160

三十二、明史·张溥传 161

三十三、明代李贽《续藏书·孝义名臣》 162

三十四、清史稿·林则徐传 163

第二节 文学 165

一、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165

二、韩非子·猛狗与社鼠 166

三、汉贾谊《治安策》 167

四、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五》 168

五、宋曾巩《先大夫集后序》 168

六、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170

七、明刘基《尚节亭记》 170

八、清魏禧《吾庐记》 171

九、清张潮《虞初新志·雷州盗记》 172

十、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牡丹》 173

第五章 精短文言语段品读与训练 175

第一节 先秦诸子 175

《孟子》 175

语段1:为阱于国 175

语段2:四境不治 175

语段3:舍我其谁 175

语段4:授受不亲 176

语段5:无名之指 176

《荀子》 176

语段6:君子之学 176

语段7:得之分义 176

语段8:仁者智者 177

语段9:天行有常 177

语段10:君子贵玉 177

《韩非子》 178

语段11:武公代胡 178

语段12:智子疑邻 178

语段13:臧孙使楚 178

语段14:乐羊食子 179

语段15:不忍之心 179

语段16:使臣衅鼓 179

语段17:深涧之悟 180

语段18:慈惠之祸 180

语段19:韩昭立威 180

语段20:掩袖工谗 181

语段21:桓公伐蔡 181

语段22:“举烛”之误 181

语段23:郑人买履 182

语段24:攻原得卫 182

第二节 《史记》撷英 182

语段1:大禹治水 182

语段2:武王伐纣 182

语段3:岐下野人 183

语段4:指鹿为马 183

语段5:取而代之 184

语段6:破釜沉舟 184

语段7:沐猴而冠 184

语段8:四面楚歌 185

语段9:高祖斩蛇 185

语段10:火烧栈道 185

语段11:初汉三杰 186

语段12:高祖还乡 186

语段13:伍员之死 186

语段14:“仁义”之师 187

语段15:重耳出亡 187

语段16:郄克受辱 187

语段17:卧薪尝胆 187

语段18:鸟尽云藏 188

语段19:陶朱之富 188

语段20:周舍直谏 188

语段21:威王立威 189

语段22:威王论宝 189

语段23:丧家之犬 189

语段24:孔子学琴 190

语段25:夥涉为王 190

语段26:功人功狗 190

语段27:孺子可教 191

语段28:陈平反间 191

语段29:宰相之责 192

语段30:亚夫治军 192

语段31:不食周粟 192

语段32:管鲍之交 193

语段33:扬扬得意 193

语段34:吴起吮疽 194

语段35:舟中敌国 194

语段36:掘墓鞭尸 194

语段37:死后报仇 195

语段38:吾舌尚在 195

语段39:土木偶人 195

语段40:爱色贱士 195

语段41:信陵戒骄 196

语段42:魏齐之死 196

语段43:纸上谈兵 197

语段44:廉颇老矣 197

语段45:一字千金 197

语段46:众人国士 198

语段47:易水送别 198

语段48:胯下之辱 198

语段49:韩信卖友 199

语段50:社稷之臣 199

语段51:晁错削藩 199

语段52:天下之平 200

语段53:李广将兵 200

语段54:文君当垆 201

语段55:石奢纵父 201

语段56:一鸣惊人 201

语段57:冠缨索绝 202

语段58:优旃讽谏 202

语段59:熙熙攘攘 203

语段60:发愤著书 203

第三节 《世说新语》选段 203

语段1:巨伯护友 203

语段2:身无长物 204

语段3:小时了了 204

语段4:汗不敢出 204

语段5:元方责友 204

语段6:东床快婿 205

语段7:不见长安 205

语段8:许允受责 205

语段9:刘伶戒酒 205

语段10:石崇斗富 206

第四节《古文观止》选段 206

语段1:悬梁刺股 206

语段2:颜斶见齐王 206

语段3:冯谖弹铗 207

语段4:狡兔三窟 207

语段5:鲁君择言 207

语段6:《谏逐客书》节选 208

语段7:《诫子书》节选 208

语段8: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208

语段9:《训俭示康》节选 209

语段10:《辨奸论》节选 209

语段11:《项籍》节选 209

语段12:《后赤壁赋》节选 210

语段13:《答谢民师书》节选 210

语段14:《赏刑忠厚之至论》节选 210

语段15:《贾谊论》节选 211

语段16:《晁错论》节选 211

语段17:《诸葛亮论》节选 212

语段18:《留侯论》节选 212

语段19:《卖柑者言》节选 212

语段20:《蔺相如之完璧归赵论》节选 213

第五节 古代寓言 213

语段1:鹦鹉学舌 213

语段2:白雁落网 214

语段3:杯弓蛇影 214

语段4:卞庄刺虎 214

语段5:曲突徙薪 215

语段6:蛛蚕之辩 215

语段7:猩猩好饮 215

语段8:荆人袭宋 216

语段9:南岐病瘿 216

参考答案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