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东亚飞蝗的发生与治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书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9110648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阐述了河北省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与蝗区的演变、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东亚飞蝗的天敌、监测预报技术、综合治理技术等内容。

第一章 河北省蝗虫、蝗灾发生与治理发展史简述 1

第一节 历史上的蝗灾发生与防治 2

一、河北省蝗灾发生为害史略述 2

二、历史上的治蝗组织形式 5

三、历史上的蝗虫防治措施 7

四、历史上对灭蝗工作的奖惩措施 1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蝗灾治理 12

一、1950年以来的东亚飞蝗发生动态 13

二、治蝗组织机构和技术队伍 16

三、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9

四、令人瞩目的治蝗成就 22

第二章 河北省的蝗虫与蝗区分布 23

第一节 东亚飞蝗 23

一、东亚飞蝗在蝗灾中的地位 24

二、东亚飞蝗的形态特征 25

三、东亚飞蝗的生活史 27

四、东亚飞蝗的各虫态历期 28

五、东亚飞蝗的生活习性 28

六、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主要因素 30

七、1990年以来东亚飞蝗在河北省的发生动态 31

第二节 其他蝗虫 32

一、黄胫小车蝗 33

二、中华稻蝗 38

三、短星翅蝗 42

四、大垫尖翅蝗 45

五、中华剑角蝗 47

第三节 河北省东亚飞蝗蝗区分布及演变概况 50

一、20世纪50年代蝗区概况 50

二、20世纪80年代蝗区概况 53

三、21世纪蝗区变化新特点 57

四、不同蝗区的东亚飞蝗发生频率 60

第四节 蝗区演变及成因 61

一、蝗区演变 61

二、演变成因 62

第三章 东亚飞蝗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 67

第一节 东亚飞蝗的发生特性 67

一、聚集性 67

二、迁移与扩散 68

三、迁飞性 69

四、暴食性 71

五、暴发性 72

第二节 东亚飞蝗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72

一、温度 73

二、湿度 76

三、降水、积水与干旱 78

第三节 东亚飞蝗发生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79

一、耕作条件 80

二、植被条件 81

三、土壤条件 85

四、天敌条件 86

第四节 蝗蝻密度与生态型 86

一、产生型变的主要因素 86

二、东亚飞蝗的生态型变化与密度的关系 87

三、不同生态型东亚飞蝗的生物学差异 90

附:河北省东亚飞蝗主要喜食植物名录 91

第四章 东亚飞蝗的天敌 94

第一节 东亚飞蝗天敌概述 95

第二节 天敌的控害作用 96

一、历史上对天敌控害作用的认识 96

二、昆虫类天敌的作用 97

三、鸟类天敌的作用 97

四、蛛形类天敌的作用 98

五、小家鼠控蝗作用观察 98

六、其他天敌的作用 99

第三节 捕食性天敌 100

一、禽鸟类 100

二、节肢动物类 103

三、两栖爬行动物类 111

四、哺乳动物 115

第四节 寄生性天敌 116

一、原生生物 116

二、真菌 117

三、节肢动物类 119

四、线虫及其他寄生天敌 122

附:蝗虫天敌名录 122

第五章 东亚飞蝗的监测和预报 129

第一节 蝗情的田间调查监测与预报 130

一、残蝗调查与发生趋势预报 130

二、查蝗卵掌握孵化进度预报发生期 134

三、查蝗蝻了解出土情况和田间分布,推断防治适期 139

四、查天敌分析东亚飞蝗发生程度的变化 143

五、蝗情跟踪监测 143

第二节 应用于蝗情预测的相关因素研究 145

一、上代残蝗情况与当代发生程度的关系 145

二、蝗卵孵化率与发生程度的关系 149

三、天敌与发生程度的关系 154

四、食料与发生程度的关系 154

五、气候和水文条件与发育进度及发生程度的关系 155

第三节 东亚飞蝗的长期预测预报技术 159

一、发生面积预测预报 159

二、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测预报 162

三、东亚飞蝗发生期预测 165

第四节 东亚飞蝗的常规预测技术 167

一、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167

二、预测预报 168

第六章 东亚飞蝗综合治理技术 173

第一节 防治东亚飞蝗的技术策略 173

一、河北省不同时期治蝗思路的演变 174

二、治理蝗灾应遵循的原则 175

三、因地制宜,分区治理 175

第二节 化学防治 176

一、化学防治的优点 176

二、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178

三、1998年以来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 180

四、主要的农药品种及防治效果 182

第三节 仿生农药 194

一、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农药 195

二、植物源农药 196

第四节 施药技术 197

一、喷粉 197

二、喷雾 199

三、撒毒饵 203

四、运-5飞机施药 205

五、直升机施药 208

六、卫星定位导航技术 209

第五节 生物防治技术 211

一、微孢子虫使用技术 212

二、绿僵菌防治蝗虫技术试验、研究 216

三、保护利用自然界蝗虫天敌 224

第六节 生态控制技术 225

一、生态控制的原理 225

二、蝗虫生态控制遵循的原则 226

三、因地制宜地改造蝗区生态条件 228

四、生态控制的控蝗效果 239

五、生态控制与其他防治技术的有机结合 242

第七章 蝗灾控制中的政府行为 243

第一节 蝗灾控制中采取政府行为的必要性 244

一、东亚飞蝗的远距离迁飞需要政府控制 244

二、东亚飞蝗的暴发成灾需要政府控制 244

三、蝗情的监测预警和源头控制需要政府行为 245

第二节 政府行为在蝗灾治理中的体现 245

一、组织协调指挥作用 246

二、监督检查作用 247

三、奖励和惩处作用 248

四、物资保障作用 249

第三节 蝗灾治理的法规与规章 249

一、封建社会时期 249

二、民国时期 250

三、社会主义新中国时期 250

附录 252

一、关于蝗虫防治的法律法规及规章选编 252

二、有关蝗灾及治蝗诗词选编 265

三、治蝗故事 279

主要参考文献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