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真传序 1
卷一 2
乾坤大旨 2
坎卦诗 2
坎卦解 2
离卦诗 4
离卦解 4
气血两字作一卦解 4
君相二火解 4
真龙约言 6
五行总括图 7
三焦部位说 12
五运所化 12
司天在泉图 12
五行本体受病、相传为病 13
论气血盛衰篇 14
辨认一切阳虚证法 14
辨认一切阴虚证法 15
外感说 16
内伤说 16
望色 17
闻声 17
问症 18
切脉 18
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18
六经定法贯解 19
太阳经证解 20
阳明经证解 22
少阳经证解 24
太阴经证解 26
少阴经证解 29
厥阴经证解 30
卷二 32
阳虚症门问答 32
客疑篇 56
卷三 59
阴虚症门问答 59
卷四 85
杂问 85
切脉约言 101
三指说 101
拙见解 102
气机循环图 103
再解古脉说 104
五行说 104
认病捷要总诀 107
发热类 107
疟疾 108
鼓胀 108
积聚 108
痰饮 109
咳嗽 109
喘 110
呕吐 110
霍乱 110
呃逆 111
痢症 111
头痛 111
耳、目、口、鼻、唇、齿、喉各部肿痛 111
心痛 112
胸、腹、胁、背、腰、肘、胯、膝痛肿 112
二便病 112
辨认脉法 113
辨认诸症法 113
辨认疮法 113
辨认痘法 113
辨认目疾法 113
辨色法 114
辨舌法 114
辨口气 114
辨口流涎水 114
辨二便 114
辨皮毛、肌肤 114
辨饮食 115
辨起居、性情 115
钦安用药金针 115
寒邪外入图 115
寒邪外入图说 116
寒邪内生图 116
寒邪内生图说 117
附:禳久病不愈、一切怪症奇疮善法。 118
医法圆通郑钦安序 119
敬知非序 119
沈古斋序 120
卷一 122
用药弊端说 112
各症辨认阴阳用药法眼 124
心病不安 124
肺病咳嗽 127
肺痿、肺痈 130
胃病不食 131
脾病呕吐、泄泻 132
肝病筋挛 134
肾病腰痛 135
头痛 137
目病 140
耳病肿痛 141
鼻流清涕 143
鼻孔煽动 144
唇口红肿 145
齿牙肿痛 146
口臭 附口苦、口酸、口辛、口甘、口淡、口糜 147
舌肿、舌痛、重舌、舌强、舌麻、舌木、舌缩 148
喉蛾 149
两手膀臂痛 150
心痛 151
胃痛 152
脐痛 153
疝证 154
遗精 155
卷二 157
大便不利 157
小便不利 158
淋证 159
膝肿痛 160
脚气 161
喘证 162
汗证 163
健忘 165
惊悸 166
不卧 167
痢证 168
呃逆 169
反胃 169
癫狂 171
胀满 171
小儿抽掣 173
中风 174
中痰 175
中食 175
脱肛 176
痔疮 177
赤白浊 177
血证门 吐血、鼻血、牙血、毛孔血、耳血、二便血 178
发斑 179
痿躄 180
虚劳 181
厥证 182
谵语 182
女科门 183
求嗣约言 189
妊娠 190
妊娠产后诸疾约言 190
小儿诸疾约言 190
外科约言 191
卷三 193
伤寒溯源解 193
辨温约言 196
辨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 197
干呕不止 197
张目谵语 197
口渴饮冷不止 197
大汗如雨 197
舌苔干黄,烦躁不宁 197
狂叫不避亲疏 198
二便不利 198
鼻如煤烟 198
肛门似烙 198
小便涓滴作痛 198
食入即吐 198
昏沉不省人事 199
日晡发热饮冷,妄言鬼神 199
呃逆不止 199
鼻血如注 199
斑疹频发 199
喉痛厥逆 199
脓血下行不止 200
皮毛干粗 200
筋挛拘急 200
阴囊如斗 200
周身红块 200
身冷如冰,形如死人 200
头面肿痛 201
辨认阴盛阳衰及阳脱病情 201
头痛如劈 201
目痛如裂 201
耳痒欲死 201
印堂如镜 202
唇赤如朱 202
两颧发赤 202
鼻涕如注 202
口张气出 202
眼胞下陷 202
白眼轮青 202
目肿如桃 203
目常直视 203
目光如华 203
面色光彩 203
面如枯骨 203
面赤如朱、面赤如瘀、面白如纸、面黑如煤、面青如枯草 203
齿牙血出 203
牙肿如茄 204
耳肿不痛 204
喉痛饮滚 204
咳嗽不已 204
气喘唇青 204
心痛欲死 205
腹痛欲绝 205
肠鸣泻泄 205
大便下血 205
小便下血 205
精滴不已 206
午后面赤 206
身痒欲死 206
大汗如雨 206
大汗呃逆 207
身热无神 207
吐血身热 207
大吐身热 207
大泄身热 207
午后身热 208
皮毛出血 208
阴囊缩入 208
两脚大烧 208
两手肿热 208
两乳忽肿 209
疮口不敛 209
痘疮平塌 209
肛脱不收 209
小便不止 209
腹痛即泄 209
身疼无热 210
身热无疼 210
身冷内热 210
身热内冷 210
身重畏冷 210
身强不用 211
脚轻头重 211
脚麻身软 211
气喘脉劲 211
吐血脉大 211
虚劳脉动 211
辨脉切要 213
切脉金针 213
相舌切要 214
舌上白苔 214
舌上黄苔 214
舌上黑苔 215
万病一气说 215
胎元图 217
用药须知 218
外感风寒忌收纳也 218
内伤虚损忌发散也 219
阳虚吐血忌滋阴也 219
阴虚吐血忌温补也 219
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阴也 220
阴虚一切病证忌温补也 220
病有宜汗者 220
病有不宜汗者 220
病有宜吐者 222
病有不宜吐者 222
病有宜下者 222
病有不宜下者 223
服药须知 224
卷四 226
失血破疑说 226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辨解 227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辨解 228
申明“阴盛扶阳,阳盛扶阴”的确宗旨 228
邪正论 229
客问参芪归地辩论 230
分脾肾为先后二天解 232
六客辨解 233
胎前忌服药品辨解 234
食气篇 234
一气分为六气图 235
太阳经用药图 237
桂枝汤圆通应用法 237
太阳经腑用药图 239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应用法 240
阳明经证用药图 241
葛根汤圆通应用法 241
阳明腑证用药图 242
白虎汤圆通应用法 243
阳明里证用药图 243
大承气汤圆通应用法 244
少阳经用药图 245
小柴胡汤圆通应用法 245
太阴经用药图 246
理中汤圆通应用法 246
少阴经用药图 248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圆通应用法 249
厥阴经用药图 253
乌梅丸圆通应用法 254
伤寒恒论序 255
卷一 256
太阳上篇 256
卷二 274
太阳中篇 274
卷三 292
太阳下篇 292
卷四 300
阳明上篇 300
卷五 312
阳明中篇 312
卷六 320
阳明下篇 320
附:少阳转阳明二证 321
附:太阴转阳明一证 321
附:少阴转阳明一证 322
附:厥阴转阳明一证 322
卷七 323
少阳篇 323
伤寒合病 328
伤寒并病 331
伤寒坏病 332
伤寒痰病 333
卷八 335
太阴篇 335
卷九 338
少阴上篇 338
少阴下篇 344
卷十 349
厥阴上篇 349
厥阴中篇 354
厥阴下篇 358
过经不解 360
差后劳复 361
差后食复 362
阴阳易病 363
外附 363
太阳少阴总论 363
麻脚瘟说 364
辨认内外发热证至要约言 364
问答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