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 3
第1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研究概况 3
1.1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起源及研究情况 3
1.2 森林社会效益的定义 6
1.3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内容 9
1.4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方法 12
1.5 小结 16
第2章 对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认识 17
2.1 森林社会效益 18
2.2 对森林社会效益的认识 20
2.3 森林社会效益的界定 25
2.4 森林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 28
2.5 森林社会效益和社会财富 33
2.6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核算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35
2.7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核算的意义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37
第3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内容 39
3.1 森林社会效益的主要评价内容 39
3.2 森林提供的就业机会 42
3.3 森林游憩的价值 45
3.4 森林的科学、文化、历史价值 51
第4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程序 57
4.1 明确评价目的 57
4.2 确定评价范围 58
4.3 区别评价深度和广度 59
4.4 评价因子的识别 61
4.5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 62
4.6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62
第5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63
5.1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 63
5.2 综合模型评价法 73
5.3 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77
5.4 模糊综合评判在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83
第6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经济理论和数学基础 95
6.1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经济理论基础 95
6.2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数学基础 104
第7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统计检验 113
7.1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参数检验 113
7.2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非参数检验 133
7.3 统计检验结论和建议 134
第8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累积影响 137
8.1 累积影响的定义 137
8.2 累积影响评价的分类 138
8.3 累积影响评价的步骤、方法 140
8.4 累积影响评价的实例 140
8.5 累积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145
第二部分 森林社会效益核算 149
第9章 与森林社会效益相关的核算体系——SEEA和SAM 149
9.1 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149
9.2 社会核算矩阵(SAM) 158
9.3 SEEA、SAM的政策应用 164
第10章 森林社会效益的核算 166
10.1 人力资本核算 167
10.2 森林游憩价值核算 175
第三部分 森林社会效益最优的政策设计 193
第11章 森林社会效益与林业人力资本发展 193
11.1 人力资本的概念、特点 193
11.2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97
11.3 我国人力资本现状 199
11.4 林业人力资本情况 208
11.5 提高森林社会效益要大力发展林业人力资本 211
第12章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核算与公共政策 214
12.1 公共政策 214
12.2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核算与公共政策 215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217
12.4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222
12.5 公共政策的评估 223
第13章 森林社会效益最优的政策设计 229
13.1 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计划 229
13.2 森林资源保护的政府直接管制 232
13.3 补贴是保护的劣质政策,补偿则有助于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 233
13.4 改善生活质量的措施 237
13.5 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国际性问题 239
13.6 森林资源保护的地方标准 241
13.7 人力资本发展有利于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双赢” 242
13.8 小结 244
第四部分 案例研究 249
第14章 北京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与核算 249
14.1 北京市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与核算 249
14.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与核算 256
14.3 小结 262
第15章 我国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与政策建议 264
15.1 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264
15.2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内容 270
15.3 样点的选取 270
15.4 数据的收集 274
15.5 森林社会效益评价 277
15.6 结果分析 286
15.7 政策建议 291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