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1
第一部分 立法背景与新企业所得税法概况 9
一、我国原企业所得税制度 11
(一)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概况 11
(二)我国原企业所得税制及其执行情况 11
(三)我国原企业所得税制度亟须改革和完善 16
(四)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16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沿革与立法历程 23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23
(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回顾 2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概况 29
(一)基本框架 29
(二)纳税人 30
(三)税率 32
(四)收入 34
(五)税前扣除 36
(六)资产的税务处理 38
(七)应纳税所得额 40
(八)应纳税额 42
(九)税收优惠 44
(十)源泉扣缴 50
(十一)特别纳税调整 51
(十二)征收管理 56
(十三)对原享受法定税收优惠的企业实行过渡措施 57
第二部分 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条文对照详解 59
第一章 总则 61
第一节 纳税人 61
第二节 税率 71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79
第一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79
第二节 应税收入 83
第三节 扣除 90
第四节 公益性捐赠的扣除 96
第五节 不得扣除的项目 100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折旧扣除 106
第七节 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扣除 114
第八节 长期待摊费用的扣除 120
第九节 其他费用的扣除 124
第十节 亏损的抵减 132
第十一节 非居民纳税人的特别规定 138
第十二节 授权规定 142
第十三节 企业财会制度与税收法律制度的协调 143
第三章 应纳税额 148
第一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48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抵免 150
第四章 税收优惠 160
第一节 税收优惠的一般规定 160
第二节 免税收入和减免税优惠 166
第三节 国家扶持性税收优惠 175
第四节 企业特定行为的税收优惠 185
第五节 特殊情况下的专项税收优惠 193
第五章 源泉扣缴 195
第一节 扣缴义务人及扣缴范围 195
第二节 源泉扣缴未实现时的处理 202
第三节 源泉扣缴税款的入库 206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210
第一节 关联企业与业务往来 210
第二节 预约定价安排 218
第三节 关联业务往来报告与核定征收 223
第四节 避税港与受控外国公司 227
第五节 资本弱化条款 231
第六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 235
第七节 纳税调整后的法律责任 239
第七章 征收管理 242
第一节 征管的法律依据 242
第二节 纳税地点 248
第三节 纳税年度 252
第四节 税款缴纳 255
第八章 企业所得税法附则 259
第一节 过渡期 259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法与国际税收协定的协调 264
第三节 实施条例的制定 265
第四节 新法的施行和旧法的废止 265
第三部分 领导讲话及评论文章 267
一、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说明 269
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6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关于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讲话 277
三、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说明 278
四、EXPLANATION ON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DRAFT) 285
五、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在200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就企业所得税改革答记者问 296
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及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在2006年3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就企业所得税改革答记者问 303
七、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副秘书长及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在2007年3月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就企业所得税改革答记者问 304
八、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全国税收工作要点》中关于企业所得税工作要点部分 305
九、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在2007年1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企业所得税改革答记者问 307
十、新华社评论:“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309
第四部分 新税法颁布前有关企业所得税的法律法规 313
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 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18
二、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相关法律法规 3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3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333
第五部分 附录 353
附录1:世界159个国家(地区)企业所得税税率表 355
附录2:1994~2006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情况 362
附录3:名词解释 363
附录4:新旧税法对照表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