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沪商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 1
1.1 一个近代崛起的工商都市 10
1.2 吴淞江造就的古青龙镇 12
1.3 东南都会,江海通津 16
1.4 在炮火中被迫开放 19
1.5 卷入世界大市场的新式商业 23
1.6 万商云集:来自各地的显赫商帮 28
1.7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32
1.8 从“帮派”商人到“海派”沪商 36
1.9 多元性、开放性、爱国情 41
第二章 远见卓识的创业思路 46
2.1 沙逊家族:目光投向房地产业 46
2.2 慎昌洋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桥梁 50
2.3 顾松泉:首创第一家华商西药房 54
2.4 冼冠生:近代中国食品工业的开拓者 57
2.5 银行创办的中国旅行社 61
2.6 商务印书馆:“借鸡生蛋”的创业思路 65
2.7 中华书局:把握机遇,开拓创新 69
2.8 先施公司:国人创办的第一家环球百货公司 73
2.9 不断创新的新兴行业 76
第三章 追求卓越的名牌战术 80
3.1 兵船牌面粉和人钟牌棉纱 80
3.2 礼查饭店:引领近代旅馆业潮流 82
3.3 技术取胜的佛手味精 86
3.4 小小六神丸,创出大名牌 91
3.5 龙腾虎跃的龙虎人丹 94
3.6 请侬试一试:钟牌414毛巾 97
3.7 五和织造厂的鹅牌棉毛内衣 100
3.8 王开照相馆:孙中山奉安大典的拍摄者 104
3.9 从“一毛不拔”到“长命牌” 107
第四章 点石成金的经营理念 112
4.1 五金巨子叶澄衷的诚实发家之路 112
4.2 英美烟公司: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 116
4.3 引进近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穆藕初 120
4.4 “小小银行”出身的大银行家陈光甫 125
4.5 信谊药厂的人才开发和智力投资 128
4.6 康元制罐厂的科学管理方法 132
4.7 顺应上海人口味的海派西餐 135
4.8 近代新式会计制度的推行 139
4.9 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精,人精我特 143
第五章 五花八门的广告推销 152
5.1 “精益求精”的精益眼镜店 152
5.2 引人入胜的三友实业社国货广告 155
5.3 用40000号电话号码打造的服务品牌 159
5.4 从有点滑头的艾罗补脑汁说起 162
5.5 招牌之争:大舞台对过“天晓得” 165
5.6 鹤鸣鞋帽:从1947年商业有奖征文说起 168
5.7 遮天蔽日的视觉广告 172
5.8 声声入耳的电台广告 176
5.9 路牌广告大王荣昌祥 180
第六章 敢于拼搏的竞争气质 184
6.1 联合同业、抵制外货的火柴大王刘鸿生 184
6.2 一生开发国货日用化学品的方液仙 187
6.3 打破外商垄断的“三北”轮船公司 191
6.4 赶超“亚司令”和“飞利浦”的“亚”字牌灯泡 195
6.5 搬走“铁锚”的“三角”牌毛巾 198
6.6 压倒“祥茂”的“固本”牌肥皂 202
6.7 敢同“蜜蜂”周旋的“英雄”牌绒线 206
6.8 叫板“奇异”的国货“华生”电扇 209
6.9 敢同“邓禄普”竞争的“双钱”牌轮胎 213
第七章 搏击商海的企业绝招 218
7.1 永安公司:数豆子数出了一个大公司 218
7.2 走上内迁之路的“铅笔大王”吴羹梅 221
7.3 筹资有道、生财有方的新亚药厂 224
7.4 一生与金笔结缘的汤蒂因 228
7.5 美亚织绸厂的外销经营策略 232
7.6 个个有绝招的“三大祥” 236
7.7 董竹君和服务一流的锦江传统 240
7.8 追赶时尚的鸿翔时装公司 243
7.9 重道不重财:徐重道国药号的经营术 247
第八章 做大做强的大亨之路 252
8.1 面粉和棉纱的双料大王荣氏兄弟 252
8.2 吴蕴初的“天”字号化工企业 256
8.3 抵制外商吞并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259
8.4 刘鸿生的企业大王之路 262
8.5 永安联号:百货业龙头集团的经营扩张 266
8.6 皂药联营的五洲大药房 269
8.7 棉铁联营的严庆祥 273
8.8 扎堆竞争,做大做强的中华商业第一街 276
8.9 企业大亨和近代公司制度的引进 281
第九章 海派商人面面观 288
9.1 日趋现代化的消费观念 288
9.2 融汇中西:沪商的教育背景 291
9.3 传统与新潮:沪商的衣食住行 295
9.4 沪商的婚丧嫁娶与岁时习俗 299
9.5 虔诚的教徒:沪商的宗教信仰 302
9.6 大亨的排场:杜家祠堂落成典礼 305
9.7 复兴昆剧的元勋——穆藕初 309
9.8 藏宝于民:沪商与文物收藏 314
9.9 “洋泾浜英语”:沪商的特有语言 317
后记 321
参考书目 323
丛书编后记一 325
丛书编后记二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