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形态 行为 动能 4
第一章 人生发展形态 4
一、家庭形态 4
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4
2.家庭是繁衍生息的延续 5
3.家庭是由血缘和伦理关系连接的群体 6
4.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终身教师 7
5.家庭是人生轨迹形成的起点 7
6.家庭是人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8
二、学习形态 10
1.学习形态使人生发展的支柱 11
2.学习形态是人生发展的活力 11
3.学习形态使人生发展不断升华 12
4.学习形态促使社会不断地前进 13
5.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是人类教育的飞跃 14
6.学习形态不断推动人生的学与行 14
三、创造形态 16
1.创造形态是人生发展的主要形态 16
2.创造形态的主流意识是奉献 17
3.人生创造形态的三大主体 18
4.人生的创造形态大体可分为四个框架 20
四、变态和扭曲形态 22
第二章 支撑人生发展形态的三大系统 24
一、生命系统 24
1.生命环境 25
2.生理需要 26
3.心理健康 27
4.诸商协调 29
二、教育系统 30
1.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30
2.教育的逻辑思维 31
3.当前教育的若干弊端 35
4.“TSL”模式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5
三、实践系统 48
1.个人实践 49
2.群体实践 50
3.生产的实践和精神的实践 51
4.实践系统的升华 52
第三章 人生发展形态中的动能变换 56
一、人生发展形态中的三条曲线运动 56
1.个人家庭的曲线运动 56
2.个人婚姻的曲线运动 58
3.个人事业的曲线运动 61
二、人生发展形态中的三个“驱动轴” 64
三、人生发展形态中的三个创造厂 68
第四章 人生发展形态的周期现象 73
一、人生发展形态中的多周期现象 73
二、人生发展形态中的单周期现象 75
三、人生发展形态中的半周期现象 76
四、人生发展形态的周期特点 78
五、如何把握人生发展形态的周期特点 80
第五章 自身缺陷在人生发展形态中的影响 84
一、邪念可以产生恶行 84
二、趋利可使人生黯淡 85
三、怪癖可使人生异化 86
四、固执可使真理扭曲 88
五、轻生会使成功夭折 89
第二篇 成才 成败 轨迹 95
第六章 个人成才层次的需要和三大支撑点 95
一、懂得衣食住行 95
二、懂得人生的基础知识 96
三、修身养志 97
四、树立理想 97
五、成才之要 98
六、英才 99
第七章 人生成才“魔块”的优化组合 102
一、社会 102
二、家庭 103
三、智力 104
四、教育 105
五、理想 106
六、实践 107
七、随机 108
八、探索 108
九、创造 109
十、追求 110
十一、成就与终点 111
第八章 人生成败轨迹形成的可变因素 114
一、人生成败轨迹形成的内在决定因素 114
1.理想形成的过程与变化 114
2.思维模式的综合运用能力 115
3.毅力的持续性与间断性 116
4.行为的变化与规范 117
5.健康状况的变化 117
6.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118
二、影响人生轨迹成败的三大外界因素 118
1.环境 118
2.教育 119
3.机遇 119
三、人生成败轨迹形成的特点 120
1.人生成败轨迹是个长期、艰苦、曲折的形成过程 120
2.人生成败轨迹走向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120
3.轨迹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变点 121
4.自由走向式的人生成败轨迹 121
5.罪犯的“成败”轨迹是人生成败轨迹的扭曲和变态 122
四、人生应该经常调整自己的行动轨迹 122
五、研究人生成败轨迹之要点 123
1.要重视成败轨迹的多种线形 123
2.要善于把握人生轨迹形成过程中的多曲线运动 124
六、成败后的四戒 125
1.心理失衡 125
2.行为失常 125
3.抱残守缺 126
4.停滞不前 126
七、成败后的心态调整 126
1.调整反差 126
2.调整心气 127
3.调整信心 127
八、概括 127
第九章 人生发展形态形成中的三个障碍 129
一、自然界的障碍 129
1.地域 129
2.天灾 130
3.瘟疫 131
二、社会的障碍 131
1.霸权 131
2.苛政 132
3.战争 133
4.邪教 134
5.不公 134
三、心理的障碍 135
1.忧郁症 135
2.凶狂症 136
3.落差 136
4.突变 137
第十章 人生成功的十二字“动力电” 139
一、“新、学、勤”是成才之本 139
二、“图、苦、奔”是成功之道 140
三、“创、闯、看”是取胜之宝 141
四、“商、脑、金”是财富之源 142
第十一章 完善人生发展形态应遵循的几条规律 145
一、生理规律 145
二、心理规律 146
三、成功规律 147
四、价值规律 148
五、哲学规律 149
六、学术规律 150
第三篇 科技 虚拟 人生 155
第十二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155
一、科学技术发展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155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不断升华 157
三、科学技术发展中仿生学问题的思考 158
1.城市拟人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趋势 158
2.城市建设拟人化后的新功能 159
3.城市建设拟人化后给人类带来的弊端 160
4.城市建设拟人化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61
四、人生发展形态必须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联系 162
五、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垃圾 163
六、人类发展科学的思路 165
第十三章 虚拟是人生发展的折射 167
一、虚拟是指现实人生以外的各种非真实现象 167
二、真实与虚拟的并存 169
三、人生性爱的三种需要 171
四、人生如何对待和处理虚拟问题 174
1.防范心理的变态 174
2.伦理法制的防范 175
3.科学的防范 175
4.引导虚拟的走向 176
5.判别虚拟的五把尺度 178
第十四章 差、距,和、平给人生发展带来的影响 180
一、差在社会中的广泛反映 180
二、距的大小与差的调整 185
三、“和、平”是处理差、距的理想目标 188
第十五章 完善人生发展形态的一些对症“药” 194
一、净化心灵 194
1.树立理想 194
2.排除杂念 195
3.穷追不舍 195
二、调整心态 196
1.失衡 196
2.奢望 196
3.狂妄 197
4.消沉 197
三、驱逐心理邪区 198
1.恶语 198
2.恶心 199
3.恶性 199
四、善待“三人” 200
五、慎处“三变” 201
第十六章 观察人生发展形态的“六诀” 204
一、放大观察人生 204
二、缩小观察人生 206
三、远近观察人生 207
四、解剖观察人生 208
五、时间观察人生 210
六、全面观察人生 211
第四篇 意识流 和谐论 思维能量 218
第十七章 人类意识流的运动 218
一、意识流是一个渐变的形成过程 218
1.意识流的形成 218
2.意识流的并存和相互争夺 219
3.主流意识的形成 220
4.社会意识流的形成 221
二、意识流的延伸 222
1.意识流是一个开放式的运动 222
2.意识流的衍生 222
3.意识流的休眠 223
4.意识流的消失 224
三、意识流运动的动力 224
1.意识流运动的内动力 224
2.意识流运动的外动力 225
3.意识流运动的势态 226
四、社会意识流 226
五、自然意识流 226
1.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界 227
2.人们怎样对待自然界 227
3.人们怎样认识自然界 227
4.人们怎样改造自然界 228
5.人们怎样促进自然界的发展 228
六、人类意识流的回归 229
1.人类自身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意识流 229
2.人类是万物之灵 229
3.人类自身要保护自己 230
4.人类要牢记自己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230
5.人类要综合运用意识流 231
6.人类要用意识流运动来调整人类活动的轨迹 231
七、人类意识流决定人类行为运动的特点 232
八、情波动在人生发展形态中的瞬态作用 234
九、意识流推动了民主观念的革新 237
1.资本主义的民主正在走向末日 237
2.新民主制度的法则 239
3.新民主制度下人的素质要求 240
第十八章 天人关系 241
一、天人相切 241
1.射线 242
2.曲线 243
3.衍生物 244
4.衍射 245
5.种子现象 246
6.天象 247
7.进化 248
8.演变 248
9.互利 249
10.平衡 250
二、天人合一 251
三、天人同规 252
四、天人相抗 252
1.自然界内在规律的运动,给人类造成不可抗拒的灾难 253
2.人类盲目破坏自然的行为造成的灾难 253
3.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一些错误思想而引发一些错误的行为 254
4.非科学的伦理和习俗造成人与自然的对抗 255
第十九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准则 258
一、互相保护的准则 258
二、互相受益的准则 261
三、择优选择的准则 262
四、长远协调发展的准则 264
第二十章 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准则 267
一、人类精神现象应促进社会的发展 267
二、人类精神现象对社会发展形态的三大作用 269
1.人类精神现象是社会发展的活力 269
2.人类精神现象对社会形态发展有着升华的作用 270
3.异化促进人类精神现象和意识形态发生质的变革 271
三、优化的社会环境是促进人类精神现象健康发展的条件 271
四、人类精神现象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根源 272
五、人类的精神现象应该不断进行创新 274
六、人类的行为要不断与社会发展“同庚同轨” 275
七、人类与社会的“并蒂莲”关系 275
八、人类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忌则 276
1.人类不要与自己相克 277
2.人类不要与社会相克 277
3.人与人不要相克 278
第二十一章 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准则 279
一、善、恶、中 279
二、人际关系发展的演变 281
三、人际间和谐问题的三圆相交现象 282
四、人际关系交往的准则 284
五、人际交往的忌则 286
六、人际交往中的男女关系 287
七、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完善 289
八、人际交往当前的扭曲走向 291
第二十二章 人类之灵根 293
一、大脑的能量 293
二、人类思维活动的波动性 297
三、人类思维活动的变化形态 299
四、提高大脑能量和调整波动的走向 300
五、打开宇宙之门的“钥匙” 302
第二十三章 完善人生发展形态应注意的几条戒律 306
一、狂妄无知 306
二、蛮横无理 307
三、横行霸道 308
四、惟我独尊 309
五、信口开河 310
六、文过饰非 311
附录一 哲学的沉思 314
1.数学的悔恨 314
2.民主要换颜 316
3.价值观念叹 317
4.文化贩垃圾 319
5.历史的呻吟 322
6.永恒的主题 323
7.死亡的价值 325
8.毒品的讥笑 326
9.未来的质问 328
10.人伦在问道 329
11.生前与死后 330
12.和谐有三要 331
13.君子喻于义 333
14.人际的暗扣 335
15.人有无命运乎 337
附录二 教育 人才 人生 342
附录三 一座人生宝库 344
结束语 353
感谢辞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