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进军浙西南 1
第一节 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历程 1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组建 1
转战闽浙赣皖 4
怀玉山失利 8
第二节 红军挺进师的组建和进军 12
红军挺进师的组建 12
缜密筹划进军路线 15
采药佬引领乌鸦弄 17
渡信江夜袭甘溪镇 19
闽北整训为入浙战斗作准备 21
第三节 转战浙闽边地区 25
翻越九龙山 25
打响第一仗 27
奇袭沙湾镇 29
瓦解“大刀会” 31
迷惑敌人捕捉战机 34
第四节 斋郎大捷 打开进入浙西南通道 36
第二章 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42
第一节 浙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群众基础 43
第二节 云和会议作出全面部署 45
改变正规军战法,广泛开展游击战 45
思想工作先行,实践磨炼本领 47
依托群众领袖,团结“青帮”群众 50
第三节 除暴救灾安民 发动组织群众 54
建立相应组织,加强地方工作 54
反霸除奸,扫除障碍 55
开仓济贫,助民度荒 57
第四节 击退浙江保安团的“进剿” 60
来回奔袭,牵制敌人 60
奇兵迷敌,姚岭胜战 62
以逸待劳,击溃敌“仕官团” 63
第五节 开展根据地建设 64
小吉会议周密部署 64
调整充实中共浙西南特委 68
加强党的建设和各级政权建设 70
开展分田分青苗的土地革命 72
建立部队后方供给和医疗基地 74
第六节 展开新的军事行动 77
新建第五纵队,扩建松遂龙游击总队 77
“缴枪扩军”示威力,全面出击庆“八一” 78
乘胜迎敌,再创战绩 81
第三章 第一次反“清剿”斗争 86
第一节 红军主力突围转移 87
敌方调兵遣将,合围分割包剿 87
上田会议决策 90
主力部队突围 94
第二节 军民奋起反“清剿” 98
第二纵队顽强抗敌 98
第五纵队英勇血战 102
黄富武三次脱险,丽水城英勇就义 105
第三节 第二纵队在龙、浦、江、遂边境持续战斗 111
聚集失散队伍,继续开辟新区 111
纵队领导牺牲,突围人员隐蔽深山 116
三个老红军不屈不挠斗争 118
第四节 战斗在浙东山区的第一纵队 121
两次受命挺进浙东 121
血战大盘山 125
八宝山区初立足 129
重竖队旗辟新区 131
第五节 转战浙闽边境的第四纵队 134
建于危难之际,肩负特殊使命 134
惩戒反动民团,迎击敌军“进剿” 136
突出敌兵重围,合编闽北独立师 140
第四章 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142
第一节 浙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群众基础 142
第二节 建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 144
寿宁会师商大计 144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 147
第三节 浙南游击根据地初步形成 150
首战白柯湾与扫清外围之敌 150
建立中共浙南特委 152
加强福鼎老区建设 154
保卫闽浙边根据地两战两胜 156
第四节 建立红色政权 进行土地革命 159
各级人民革命委员会成立 159
土地革命局部开展 161
革命武装迅速壮大 163
革命群众团体蓬勃兴起 165
第五节 会合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 恢复同党中央的联系 166
坚持白区斗争的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 166
李家山会议 170
红军挺进师与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会合 171
红军挺进师恢复同党中央联系 174
第六节 浙南游击根据地向北拓展 175
调整加强浙南各县党委 175
在战斗中开拓浙南游击根据地 177
第五章 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局部恢复 181
第一节 粟裕率独立师初返浙西南 181
前驱后突迂回进军 181
青草坪寻回第二纵队余部 184
第二节 粟裕率第二纵队再赴浙西南 187
轻取江山长台镇,重占遂昌王村口 187
调整斗争策略,转变工作方式 191
新建江浦县委,重建游击根据地 192
与第一纵队战友会合 194
第三节 粟裕率部三返浙西南 196
夜袭宣平城 196
浙西南革命形势开始好转 198
第四节 创造运用游击战争的新战法 200
“六条原则”与“六个要领” 200
“突击队”与“牵制队” 201
机智隐蔽迷惑敌人 202
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 203
第六章 第二次反“清剿”斗争 207
第一节 国民党部署军事“清剿”和红军突围战斗 207
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207
深入敌后探军情 210
峰文战斗 212
第二节 牛童往会议制定第二次反“清巢”斗争方针 215
第三节 粟裕率部四返浙西南 218
巧妙周旋摆脱敌人围追堵截 218
立足门阵建设宣遂汤根据地 220
第四节 中共浙西南特委率部苦战 224
许信焜突围转移途中遇害 224
杨干凡转战凤阳山英勇牺牲 228
张文碧冒险送地图到省委 229
第五节 刘英率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转战浙南 231
玉苍山奋勇突围 231
龙潭口艰难脱险 232
移师永瑞山区坚持战斗 235
梅山游击战 238
第六节 中共浙南特委与敌艰苦周旋 240
建立武装工作团 240
巧设“反间计”清除叛徒 243
“白皮红心”政权的独特作用 246
第七节 军民浴血奋战树丰碑 247
红军山洞医院 247
革命英雄在烈火中永生 250
第七章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平谈判 256
第一节 闽浙边临时省委的战略转变 256
顺应抗日斗争新形势,自觉执行统一战线政策 256
调整具体政策,促成团结抗日 260
第二节 领导温州白区抗日救亡运动 262
成立白区工作团 262
抗日救亡组织风起云涌 264
第三节 开启和平谈判之门 266
主动发出和谈倡议 266
首次谈判破裂 268
第四节 达成共同抗日协议 272
再次敦促和谈 272
二次谈判签订协议 273
遂昌门阵谈判成功 276
第五节 向党中央汇报谈判经过 278
第八章 红军挺进师主力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 281
第一节 山门会师 整编练兵 281
四百健儿大会合 281
改部队番号为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 284
实施军事政治训练 285
第二节 培训干部 流动宣传 286
举办军政干部培训班 286
开办抗日救亡干部学校 288
组织流动宣传队 291
军民鱼水情 293
第三节 成立中共浙江省委 294
闽浙边临时省委召开第十二次扩大会议 294
曾山传达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指示 296
成立中共浙江省委 299
第四节 编入新四军奔赴皖南抗日 301
第五节 设立新四军驻浙南后方办事机构 304
结束语 312
附录 321
浙南游击区党组织系统表(一) 321
浙南游击区党组织系统表(二) 322
浙南游击区党组织系统表(三) 323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序列表(一) 324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序列表(二) 325
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序列表(一) 326
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序列表(二) 327
浙南游击区主要战斗战绩情况表 328
浙南游击区烈士名录 334
参考书目 344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