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体育学原理》课程建设的回顾与展望&杨文轩 1
第一章 体育概念 4
体育概念的逻辑学问题&杨文轩 陈琦 4
体育与娱乐、竞技等文化活动相区别的问题&林笑峰 10
体育和竞技的概念体系&林笑峰 19
从体育概念的混乱看体育理论的贫困&郑俊武 28
对体育概念问题的认识&林笑峰 34
斯泡特(Sport)——体育问题的实质&林笑峰 45
我为什么使用“真义体育”这个词语——对晓正同志质疑的答复&林笑峰 49
体育与Sport的本质区别和本质联系&陈琦 59
体育概念之辨析&陆仲熹 林笑峰 65
体育科学体系和竞技科学体系&林笑峰 69
体育界的语言与思想问题&林笑峰 74
费克斯——身体文化和运动竞技问题辨析&林笑峰 80
第二章 体育本质 97
身心关系与体育的本质&郑俊武 97
马克思主义的体育本质观——完善人类的身体&郑俊武 106
真义体育思想的演进&林笑峰 112
健身与体育&林笑峰 122
研究马克思论述的体育原义明确我国体育的现实使命&周济光 林笑峰 135
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坚持按体育的真义领导和指导体育工作&林笑峰 143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的体育思想&林笑峰 郑俊武 149
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思想和方法&郑俊武 154
日本体育思想更新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要点——对“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的批判&柳东哲 林笑峰 156
对佐藤臣彦关于日本体育思想更新的述评&柳东哲 林笑峰 160
孔子体育思想探讨&杨文轩 163
论体育的人类生态学基础&刘学钧 赵?华 郑俊武 171
第三章 体育目的 179
浅谈体育的目的&杨文轩 179
评体育目标的泛化及其危害&郑俊武 184
论自然体育与现代体育科学化的历史进程&林笑峰 186
体育界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郑俊武 201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体育超前论”的实质&周济光 林笑峰 203
自然体育与现代体育科学化问题&陈琦 213
马特维耶夫教授对体育功能的认识&陈琦 228
我国健身学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思考&郑俊武 232
《健身教育学》初论&郑俊武 238
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林笑峰 244
第四章 体育过程 259
体育科学化迫切需要研究体育规律&郑俊武 259
对体育过程的认识&宋继新 贡娟 林笑峰 261
论体育过程的主体性原则&郑俊武 267
论体育过程的教育性原则&郑俊武 274
论健身性原则在体育过程中的运用&郑俊武 279
体育过程基本规律初探&曾祥军 林笑峰 284
全民健身与体育课程建设&杨文轩 陈琦 288
略论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杨文轩 陈琦 296
论体育师资的素质&朱正之 林笑峰 301
体育课程对竞技运动的选择&陈琦 305
第五章 体育方法 313
渴望红杏出墙来——现代科学体育的现场应用研究亟待重视&林笑峰 313
炼身运动负荷价值阈&林笑峰 315
炼身运动负荷标准试验报告&林中森 魏亚军 328
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分歧——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关系问题之一&林笑峰 334
开辟了一条健身运动全新的大道——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关系问题之二&林笑峰 339
身体锻炼过程的本质特点——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关系问题之三&林笑峰 351
体育方法学和体育教学法——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关系问题之四&林笑峰 362
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应用&陈琦 苏连勇 369
体育观念更新与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陈琦 372
第六章 体育改革 376
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林笑峰 376
论科学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林笑峰 384
全民健身——体育观念的划时代变革&郑俊武 392
体育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拙见——复福建读者的质疑的咨询&林笑峰 402
对高师休育专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在“全国主管体育的大学校长研讨会”上的专题报告&杨文轩等 408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杨文轩 陈琦 416
知识与信息——体育科学化的强大动力&郑俊武 424
以求实的态度弘扬亚运精神&杨文轩 426
《体育学刊》发刊词&林笑峰 郑俊武 428
繁荣学术研究,推动全民健身&郑俊武 430
精选前沿课题,勇攀学术高峰&郑俊武 432
第七章 运动文化 435
试论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竞技伦理教育的影响&杨文轩 435
武术与阴阳五行学说关系析论&赵?华 郑俊武 444
我国竞技运动体制改革的思路的对策&陈琦 杨文轩 452
试论竞技运动的普及与提高&陈琦 459
英国的学校体育和学校Sport&陈琦 467
顺德龙舟与中国传统体育&杨文轩 陈琦 473
我国竞技运动的职业化发展趋势与职业俱乐部体制的完善&陈琦 杨文轩 484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探讨&杨文轩 陈琦 494
关于高校运动文化娱乐活动的思辩&杨文轩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