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 1
一 由贬损到褒扬 3
二 对儒、道、释的基本看法 11
三 提纯中国文化精神 18
四 重建中国文化 25
第二章 林语堂与儒家文化思想 31
一 从“温和解构”到“热烈阐扬” 32
二 精神滋养与衣钵传承 40
三 现代意识和批评态度 51
第三章 林语堂与道家文化精神 60
引言 60
一 归于自然与天地大道 63
二 柔弱的女性美学 70
三 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 76
四 浪漫优雅的文体风格 84
结语 96
第四章 林语堂与中国古代艺术 102
一 挚爱与高扬 102
二 中国艺术的魅力 109
三 生活的艺术 118
第五章 林语堂与旧体诗词 126
一 诗乃心灵的宗教 126
二 戏化的诗风 133
三 诗样的人生 146
第六章 林语堂与中国古典小说 155
引论 155
一 神秘奇幻:浪漫精神的流光溢彩 159
二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171
三 艺术形式的仿本与描摹 183
结语 193
第七章 林语堂与《红楼梦》 197
一 平生最爱是“红楼” 197
二 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207
三 家庭文化叙事 215
第八章 林语堂与北京文化 224
一 魂系北京 224
二 丰富与博大 230
三 梦幻之美 235
四 自足与快乐 240
五 根脉所在 243
第九章 林语堂与明清小品 252
一 酷爱与痴迷 252
二 钟情原因之探讨 259
三 获益良多 267
四 突破与限制 278
第十章 林语堂与“公安三袁” 283
一 灵魂的转世 283
二 钟毓性灵 289
三 悲感与逍遥 296
四 超越与局限 303
第十一章 文化融合:21世纪需要林语堂 309
一 敬天·爱人·惜物 310
二 修身·齐家·爱国·宇宙文章 318
三 幽默·闲适·快乐 328
四 矛盾·和谐·安详 337
附录 林语堂研究的意义、现状与瞻望 345
一 世界性影响 345
二 不可忽略的文学史地位 348
三 研究进展及其局限 354
四 新世纪研究构想 359
后记 364
参考文献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