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口发展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世卫,方强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787507322118
  • 页数:3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人口论的理论基础、内容及在中国新形势下的发展。

引论 1

第一章 和谐人口发展论的理论基础 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精髓 6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价值 6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关于人口范畴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7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精髓在于和谐协调性 10

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1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和谐人口 18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18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及其特征 20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2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人口发展观 26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 26

二、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 30

三、科学发展观与人口发展观 31

第二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人口发展观 32

第一节 和谐人口发展观的特质 32

一、以人为本:人口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

二、全面发展:人口发展的系统整体观 35

三、协调性:人口发展自身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性 38

四、可持续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协调并进,共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40

第二节 用和谐人口发展观审视人口问题 43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 43

二、对控制人口增长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45

三、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49

第三节 构筑适应科学发展观客观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58

一、树立科学的人口治理观 58

二、树立人口管理的人本观 59

三、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60

第三章 人口安全与构建和谐社会 62

第一节 人口安全问题背景及理论的内涵 62

一、人口安全的提出的背景 62

二、人口安全的理论内涵 69

第二节 人口安全与构建和谐社会 72

一、人口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72

二、人口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 75

第三节 完善人口政策、维护人口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79

一、完善人口政策的理论指导与依据 79

二、完善人口政策、维护人口安全 80

第四章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 84

第一节 人口容量范畴 84

一、人口容量的各种定义 84

二、人口容量是一个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历史范畴 86

三、研究人口容量的现实意义 90

第二节 适度人口理论 92

一、当代西方适度人口理论 92

二、全方位适度人口论 95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 98

第三节 13亿人口的挑战与希望 101

一、13亿人口日: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01

二、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104

三、13亿人口的挑战与希望 106

第五章 人口性别结构的和谐性 112

第一节 人口性别比失调及其社会后果 112

一、人口性别比概念 112

二、我国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态势 112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态势及特点 115

四、不同年龄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态势 118

五、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后果 120

第二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归因分析 122

一、滋生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文化社会基础 122

二、影响出生性别比的技术因素 125

三、少生孩子对出生性别选择的影响 125

第三节 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125

一、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及利益补偿机制 125

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126

三、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127

四、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127

第四节 实现全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举措:关爱女孩行动 127

一、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社会背景 128

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重大意义 129

三、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主要任务 132

四、关爱女孩行动的具体实践——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133

第六章 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140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及早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40

一、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特征 140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态势 144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 149

一、人口老龄化的国际视野及其规律性启示 149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51

第三节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老龄化社会 156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 156

二、实施有中国特色积极老龄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及主要路径 161

第七章 优化人口健康,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169

第一节 人口健康与发展 169

一、关于人口健康的定义 169

二、人口特征与健康关系 170

三、人口健康风险与人口安全 173

四、优化人口健康对于人口发展意义 175

第二节 生殖健康与人口发展 175

一、生殖健康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 175

二、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 176

三、生殖健康与人口发展 178

第三节 人口与优生 181

一、影响优生诸因素 181

二、孕期保健与优生 182

三、婚前检查与健康咨询 183

四、产前诊断 184

五、遗传病及出生缺陷的现状和优生措施 185

第八章 人口城镇化与和谐流动人口管理 187

第一节 城镇化及其发展战略 187

一、什么是城镇化 187

二、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 188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189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 191

一、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分析 19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193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194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城镇流动人口管理 198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流动人口管理新理念 198

二、创新流动人口民本化管理思路 201

第四节 农民工维权的“义乌模式”——和谐流动人口管理案例分析 205

一、维权机制:构建和谐的司法援助体系 206

二、社会化维权手段:建立维权组织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化网络化的联动机制 208

三、注重维权实效:以人为本、依法维权 210

第九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口就业机理 213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人口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213

一、“人口三大高峰”对就业保障的挑战 214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 217

三、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220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 223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223

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历史进程 226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229

第三节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232

一、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创造就业岗位 233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 235

三、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235

四、完善社保体系,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36

第十章 人口与资源节约型社会 239

第一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39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中长期基本思路和战略要求的一大亮点 239

二、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 240

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44

一、人口发展的资源约束 244

二、人口过程对资源的需求及影响 247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选择 249

一、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与资源关系 249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53

三、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经济政策 256

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257

第十一章 人口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61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理念 261

一、传统自然观的危机 261

二、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伦理观 263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及含义 267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 271

一、自然生态系统 271

二、人口生态系统 279

三、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 283

第三节 和谐人口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287

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87

二、环境恶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294

三、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体系 299

第十二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 303

第一节 新机制提出的时代背景 303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面临的新形势 30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308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的重大变化 312

第二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内涵及其运行方式 315

一、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内涵的理解 315

二、全面深化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主要任务(以浙江省为例) 319

三、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保障措施 325

第三节 新机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 326

一、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进展 326

二、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树立 328

三、新机制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 329

四、新机制建设案例分析——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331

第十三章 构建和谐家庭 337

第一节 家庭功能及其时代变迁 337

一、家庭的概念及其变迁特点 337

二、家庭功能及其变迁 341

三、未来家庭变迁走向展望 348

第二节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 351

一、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 351

二、建设和谐家庭与计划生育 355

第三节 构建和谐家庭 358

一、构建和谐家庭对于人口和谐发展的意义 358

二、构建和谐家庭的基本框架 360

三、创建和谐家庭的基本路径 362

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