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生物化学理论 2
绪论 2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 2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2
三、生物化学的发展 2
四、生物化学与其他生命科学的关系 4
五、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4
复习题 5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6
第一节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6
一、氨基酸的结构及分类 6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9
第二节 肽 10
一、肽和肽键 11
二、天然存在的重要活性肽 11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1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2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2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14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5
第四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16
一、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 16
二、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17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17
四、蛋白质的沉淀 17
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18
六、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18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测定 19
一、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9
二、蛋白质的分析检测 20
三、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测定 21
四、蛋白质的分类 21
复习题 21
第二章 酶 23
第一节 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 23
一、酶的概念 23
二、酶的化学本质 23
三、酶的作用特点 24
第二节 酶的命名及分类 24
一、酶的命名 24
二、酶的分类 25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制 27
一、酶的活性中心 27
二、酶作用的专一性机制 28
三、酶作用的高效性机制 29
第四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29
一、酶反应速率与酶活力 29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0
三、酶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1
四、温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1
五、pH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1
六、激活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1
七、抑制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2
第五节 别构酶与同工酶 33
一、别构酶 33
二、同工酶 34
第六节 酶的应用 34
一、酶工程简介 34
二、酶法分析的应用 36
三、酶制剂的应用 36
复习题 36
第三章 维生素和辅酶 38
第一节 水溶性维生素 38
一、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 38
二、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39
三、泛酸和辅酶 40
四、维生素B5和辅酶Ⅰ、辅酶Ⅱ 41
五、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 42
六、生物素 43
七、叶酸及叶酸辅酶 43
八、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2辅酶 44
九、维生素C 44
十、硫辛酸 45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45
一、维生素A 45
二、维生素D 47
三、维生素E 47
四、维生素K 47
复习题 48
第四章 核酸化学 50
第一节 核酸概述 50
一、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50
二、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51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51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51
二、核酸的分子组成 51
第三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55
一、DNA的分子结构 55
二、RNA的分子结构 58
第四节 核酸的性质 60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60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61
三、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61
四、分子杂交 62
第五节 核酸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62
一、核酸的提取和分离 62
二、核酸含量的测定 63
复习题 64
第五章 糖类代谢 65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65
一、单糖 65
二、双糖 66
三、多糖 66
第二节 糖的酶促降解 67
一、双糖的酶促降解 67
二、淀粉的酶促降解 68
三、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69
第三节 糖酵解 70
一、糖酵解的过程 70
二、丙酮酸的去路 72
三、糖酵解中ATP的生成及生物学意义 74
第四节 糖的有氧氧化 75
一、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75
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75
三、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78
四、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78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 79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79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计量和反应特点 81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82
第六节 糖的生物合成 82
一、葡萄糖的异生作用 82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 84
三、淀粉的生物合成 85
四、糖原的生物合成 86
五、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86
复习题 87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88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88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和方式 88
二、高能磷酸化合物 89
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 91
一、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及其功能 91
二、电子传递链的种类及其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93
三、电子传递抑制剂 94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 94
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类型 94
二、氧化磷酸化的细胞结构基础 95
三、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和P/O比 96
四、线粒体的穿梭系统 96
第四节 其他末端氧化酶系统 97
一、多酚氧化酶系统 97
二、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 98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系统 98
复习题 99
第七章 脂类代谢 100
第一节 脂肪的降解 101
一、脂肪的酶促降解 101
二、甘油的降解与转化 101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102
四、乙醛酸循环 106
第二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 107
一、甘油的生物合成 107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107
三、甘油三酯的生物合成 110
第三节 甘油磷脂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111
复习题 114
第八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116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116
一、肽酶 116
二、蛋白酶 116
第二节 氨基酸的降解和转化 117
一、脱氨基作用 117
二、脱羧基作用 118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 119
第三节 某些氨基酸的代谢 121
一、一碳基团的代谢 122
二、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122
三、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125
复习题 126
第九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127
第一节 核酸的酶促降解 127
一、核酸外切酶 127
二、核酸内切酶 127
第二节 核苷酸的生物降解 128
一、核苷酸的降解 128
二、嘌呤的降解 128
三、嘧啶的降解 129
第三节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30
一、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130
二、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132
三、核苷酸转变为核苷二磷酸和核苷三磷酸 133
复习题 133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134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134
一、复制 134
二、逆转录 141
三、DNA的突变 142
四、DNA的损伤与修复 144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145
一、转录 145
二、RNA的复制 149
第三节 基因工程简介 150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150
二、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 150
三、PCR技术 152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与展望 152
复习题 153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55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 155
一、mRNA与遗传密码 155
二、tRNA 157
三、rRNA与核糖体 157
四、辅助因子 157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157
一、氨基酸的活化 157
二、大肠杆菌中肽链合成的起始 158
三、肽链的延伸 158
四、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159
五、多核糖体 159
六、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60
七、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与折叠 161
复习题 161
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调节 162
第一节 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 162
一、糖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162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162
三、脂肪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162
四、核酸代谢与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163
第二节 代谢调节 163
一、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164
二、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 167
三、神经水平的代谢调节 167
复习题 168
第十三章 风味物质(选学内容) 169
第一节 风味的概念 169
第二节 味感及味感物质 169
一、味感的概念 169
二、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味感的关系 169
三、甜味物质 169
四、苦味与苦味物质 171
五、酸味与酸味物质 172
六、咸味与咸味物质 174
七、其他味感与呈味物质 174
第三节 嗅感及嗅感物质 176
一、嗅感的概念 176
二、植物性食物的香气 176
三、动物性食物的香气与臭气 177
四、食物焙烤香气的形成 179
五、发酵食品的香气 180
复习题 181
第十四章 色素(选学内容) 182
第一节 吡咯色素 182
一、血红素 182
二、叶绿素 184
第二节 多烯色素 184
一、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 185
二、类胡萝卜素的应用 185
第三节 酚类色素 185
一、花色苷类 185
二、花黄素类 186
三、植物鞣质 187
复习题 188
第二篇 生物化学实验 192
第一部分 实验室规则与安全 192
第二部分 实验室操作技能 193
一、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93
二、标准曲线的绘制 195
三、低速离心机的使用 196
第三部分 实验项目 197
实验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197
实验二 氨基酸纸色谱 199
实验三 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 201
实验四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202
实验五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04
实验六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205
实验七 DNA的分离制备 207
实验八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208
实验九 脂肪碘值的测定 211
实验十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213
参考文献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