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风貌 1
一 清末民初概貌 1
二 地理和农耕 5
三 神奇的传说 9
四 今日新姿 12
第二章 古迹追记 17
一 古刹胜因寺 17
二 御前侍卫府 21
三 郑氏宗祠 23
四 三爿茶馆 26
五 四块义冢地 30
六 追念古木 31
第三章 声誉传留 35
一 坡岭三大家 35
二 忠厚不过坡岭村 37
三 所谓坡岭区公所 38
四 风光的坡岭农业社 41
第四章 烽火年代 43
一 青帮与青协会 43
二 抗日浪潮 44
三 抗战儿童团 47
四 民兵大队长林拓基 50
五 曹德阳送子参军 52
六 丁克绍磨军粮 52
七 郑奶奶巧计护干部 53
八 虎口脱险 54
九 攻打坡岭围子 55
十 浴血奋战迎解放 58
十一 报国保家的坡岭人 64
第五章 峥嵘岁月 66
一 斗瘟疫 66
二 战旱魔 67
三 降水害 70
四 土地变革 72
五 农业合作化 75
六 大跃进 78
七 四秋快报 82
八 三年困难时期 83
九 “文化大革命” 87
十 农业学大寨 91
十一 农田改造大战 97
十二 摘“帽子” 98
十三 联产承包 99
第六章 百姓生活 101
一 姓氏探源 101
二 民国时期商业街 105
三 种田营生 108
四 蹲工打伙的“四只脚” 114
五 翻草房、盖瓦房 115
六 穿戴变迁 119
七 饮食今昔 122
八 路·桥·车 126
九 孝星之家 128
十 告别的工匠手艺 130
十一 远去的农家活计 137
十二 民歌小调 142
第七章 新型产业 147
一 制绳业的发展 147
二 创办果园 149
三 振杰机械厂 150
四 鸿达利釸钢片厂 152
五 澳华服饰公司 153
第八章 文教体卫 155
一 坡埨庄小学 155
二 良周小学 158
三 坡岭中学 159
四 扫除文盲 161
五 传统的民间文艺 162
六 文艺宣传队 164
七 体育之星 167
八 土法治病 168
九 医疗事业 172
第九章 乡风民俗 175
一 敬家神 175
二 供祖宗 178
三 关帝会 180
四 青苗会 183
五 婚俗演变 185
六 丧葬礼仪 192
七 忌讳的文明 196
八 四时八节 199
九 说合子 212
第十章 佳话美谈 215
一 郑仙的闹剧 215
二 林桂荣作客 216
三 林桂荣出殡 218
四 乞丐奇人郑步居 219
五 江南祭祀 220
六 百岁喜庆 222
七 老木匠的风采 223
八 第一个踏上美国土地的坡岭人 226
九 故事老人夸媳妇 227
十 老年活动室墙报摘抄 228
十一 诨名拾趣 234
第十一章 坡岭人物 236
一 林馨山 236
二 林良周 238
三 郑同康 240
四 郑坚 242
五 林良如 244
六 刘荣俊 245
七 郑洛元 246
八 郑应章 247
九 郑漳元 247
十 李泉 248
十一 郑同棋 249
十二 林良培 250
十三 林振忠 250
十四 郑汉元 251
十五 林悦文 251
十六 丁昌富 252
第十二章 农家才子 253
一 郑奇 253
二 戴友锋 255
三 郑荣槐 256
四 郑文珍 258
五 从坡岭走出的高级知识分子 259
六 从坡岭走出的大专、本科生 261
第十三章 组织机构 267
一 村政沿革 267
二 上属机构沿革 271
第十四章 大事记 273
编后语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