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生产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宽虎,沈益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9083462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饲草的概念 1

二、牧草和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三、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4

四、饲草生产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7

第一章 牧草与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态学基础 8

第一节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 8

一、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8

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13

第二节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17

一、光照 17

二、温度 19

三、水分 19

四、空气 20

五、矿质营养元素 21

第三节 牧草和饲料作物与土壤的关系 23

一、土壤 23

二、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第二章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 27

第一节 土壤耕作 27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27

二、土壤耕作措施 28

三、我国主要生态类型地区和耕作制度 29

第二节 种子与播种 31

一、种子的品质要求 31

二、种子的处理 32

三、播种 33

第三节 水肥管理 35

一、肥料与施肥 35

二、灌溉 39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40

一、病虫害的类型与发生 40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42

第五节 收获 44

一、收获对象 44

二、收获方法 45

第三章 饲草良种繁育与种子生产 46

第一节 良种繁育体系 46

一、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46

二、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措施 47

三、良种繁育 49

第二节 种子生产的栽培要点 51

一、土壤选择 51

二、轮作 52

三、播种 52

四、施肥与灌溉 53

五、人工辅助授粉 54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运用 54

七、牧草种子的收获 55

第三节 种子贮藏 56

一、影响种子贮藏的环境条件 56

二、饲草种子的贮藏方法 57

三、种子入库前的准备 58

四、种子入库后管理 58

第四章 田间试验技术 61

第一节 田间试验的任务和要求 61

一、田间试验的任务 61

二、田间试验的种类 61

三、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62

第二节 田间试验设计 62

一、试验小区的设置 63

二、田间试验设计 64

第三节 田间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70

一、制定田间试验计划书 70

二、田间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71

第五章 豆科牧草 73

第一节 苜蓿属牧草 73

一、紫花苜蓿 73

二、金花菜 77

第二节 三叶草属牧草 78

一、白三叶 78

二、红三叶 81

第三节 草木犀属牧草 84

一、白花草木犀 84

二、黄花草木犀 86

第四节 黄芪属牧草 86

一、沙打旺 86

二、鹰嘴紫云英 89

三、紫云英 90

第五节 小冠花 92

第六节 野豌豆属牧草 94

一、毛苕子 94

二、箭筈豌豆 97

第七节 柱花草属牧草 98

一、圭亚那柱花草 98

二、矮柱花草 100

第八节 其他豆科牧草 101

一、银合欢 101

二、绿叶山蚂蝗 103

三、红豆草 104

四、百脉根 106

五、胡枝子 107

六、柠条锦鸡儿 109

七、塔落岩黄芪 110

第六章 禾本科牧草 113

第一节 黑麦草属牧草 113

一、多年生黑麦草 113

二、多花黑麦草 115

第二节 鸭茅属牧草 117

鸭茅 117

第三节 雀麦属牧草 119

无芒雀麦 120

第四节 赖草属牧草 122

一、羊草 122

二、赖草 126

第五节 披碱草属牧草 127

一、老芒麦 127

二、披碱草 128

第六节 冰草属牧草 131

一、冰草 131

二、蒙古冰草 133

三、沙生冰草 134

四、西伯利亚冰草 135

第七节 虉草属牧草 136

一、虉草 136

二、球茎虉草 137

第八节 羊茅属牧草 138

一、苇状羊茅 138

二、草地羊茅 140

第九节 苏丹草 141

第十节 狼尾草属牧草 144

一、象草 144

二、御谷 145

三、杂交狼尾草 146

四、东非狼尾草 147

第十一节 狗牙根属牧草 147

一、狗牙根 147

二、岸杂1号狗牙根 149

第十二节 其他禾本科牧草 151

一、猫尾草 151

二、扁穗牛鞭草 152

三、狗尾草属牧草 155

四、大黍 156

五、巴哈雀稗 157

第七章 禾谷类饲料作物 158

第一节 玉米 158

第二节 高粱 165

第三节 黑麦 167

第四节 大麦 169

第五节 燕麦 172

第六节 粟 174

第八章 豆类饲料作物 176

第一节 大豆 176

第二节 豌豆 179

第三节 大绿豆 181

第九章 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作物 183

第一节 甘薯 183

第二节 木薯 188

第三节 胡萝卜 192

第四节 饲用甜菜 195

第五节 芜菁甘蓝 197

第六节 南瓜 199

第十章 叶菜类饲料作物 202

第一节 苦荬菜 202

第二节 串叶松香草 204

第三节 菊苣 207

第四节 子粒苋 209

第五节 甘蓝 211

第六节 其他叶菜类饲料作物 213

一、小白菜 213

二、叶用甜菜 214

三、聚合草 215

第十一章 水生饲料作物 217

第一节 水葫芦 217

第二节 绿萍 220

第三节 水竹叶 223

第十二章 牧草混播技术 226

第一节 牧草混播的原理 226

一、形态学互补原理 226

二、生长发育特性原理 227

三、营养互补原理 227

四、生态学原理 227

第二节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 227

一、产量高而稳定 227

二、改善牧草品质 228

三、便于收获和调制 228

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28

五、减轻杂草的危害 228

第三节 混播牧草的组合 229

一、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229

二、混播牧草组合比例 230

第四节 混播牧草的栽培管理 231

一、播种 231

二、混播草地的管理 232

第十三章 青贮饲料及其调制 235

第一节 青贮的意义 235

一、青贮种类 235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236

第二节 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238

一、青贮发酵过程 238

二、青贮发酵和微生物 240

第三节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 242

一、青贮原料 243

二、调制技术方面的因素 244

三、影响发酵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45

第四节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246

一、青贮设施 246

二、常规青贮 248

三、半干青贮技术 250

四、草捆青贮 253

第五节 添加剂青贮 255

一、发酵促进剂 255

二、发酵抑制剂 256

三、好气性变质抑制剂 257

四、营养性添加剂 257

第六节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257

一、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法 257

二、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技术 259

第十四章 干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 261

第一节 干草调制的意义 261

第二节 牧草的收割 262

一、牧草的收割时期 262

二、刈割高度 264

三、收割方法 265

第三节 牧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266

一、牧草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散失 266

二、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267

三、干草调制过程中养分的损失 267

第四节 干草的调制方法 269

一、地面干燥法 269

二、人工干燥法 270

三、其他加速牧草干燥的方法 271

第五节 干草贮藏 272

一、干草水分含量的判断 272

二、干草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273

三、散干草的堆藏 273

四、干草捆的贮藏 274

五、半干草的贮藏 274

第六节 干草的品质鉴定 275

第七节 草产品加工技术 277

一、草捆 277

二、草粉 279

三、草颗粒 281

四、草块 281

第十五章 粗饲料加工调制 282

第一节 限制秸秆利用的因素 282

一、茎叶表皮角质层和硅细胞的阻抑 283

二、胞间木质素的障碍 283

三、结壳物质的阻隔 283

四、纤维素链分子结晶结构的高抗蚀性 284

第二节 秸秆饲料的物理处理 284

一、切碎与粉碎 284

二、浸泡 285

三、蒸煮 285

四、碾青 285

五、热喷处理 285

第三节 秸秆饲料的化学处理 287

一、碱化处理 287

二、氨处理——秸秆氨化 289

第四节 秸秆饲料的生物处理 291

一、干粗饲料的发酵 292

二、仿生饲料 292

第十六章 饲草生产计划的制定 295

第一节 饲草生产计划的制定 295

一、饲草需要计划的制定 295

二、饲草供应计划的制定 296

三、饲草种植计划的制定 297

四、饲草平衡供应计划 298

第二节 青饲轮供制 299

一、青饲轮供制的类型 299

二、青饲轮供的组织技术 300

第十七章 草地经营 302

第一节 国内外草地资源概况 302

一、草地与草业的概念 302

二、中国草地资源概况 303

三、世界草地资源概况 308

第二节 草地植物生物学基础 310

一、草地植物的类别及生物学特性 310

二、多年生牧草贮藏营养物质积累动态 315

三、牧草的再生性 316

四、草地植物的饲用评价 316

第三节 草地的培育与改良 318

一、草地封育 319

二、延迟放牧 320

三、草地松土 320

四、草地补播 321

第四节 草地的放牧利用 323

一、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323

二、草地放牧利用的基本要求 324

三、放牧制度 327

四、划区轮牧的实施 328

附录 牧草与饲料作物拉丁学名、中文名、英文名对照 332

主要参考文献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