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争点详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水平等撰稿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3673168
  • 页数:5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详尽地分析了物权法立法过程中主要的争论问题,对各种不同观点都做了评析和探讨,论及的问题几乎涵盖了物权法的整个体系和全部内容。在这部著作里,针对每一个争论的问题,作者都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作了深入的阐述和论证。可以说,这一是部有关物权法争论问题的详尽且具有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专著。

第一章 总则 1

第一节 制定物权法的基本问题 1

一、物权立法的基点:制定财产法还是物权法 1

二、物权法指导思想 8

(一)“一元论”与“三分法” 8

(二)物权法的中国特色 11

(三)归属中心与利用中心 12

(四)物权法的通俗化与规范化 14

三、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性质、功能和目的 17

(一)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17

(二)物权法的性质、功能和目的 19

四、公共利益的立法模式 25

第二节 物与物权 29

一、物的内涵与外延 29

(一)一般规定 29

(二)动物的地位 32

二、物权的内涵 37

(一)物权的“排他性” 38

(二)物权的客体 41

(三)物权的主体 42

(四)物权的定义——享受利益的取舍 45

三、物权的效力 46

(一)物权效力的内涵 47

(二)物权效力的构成 48

四、物权体系 53

(一)物权体系结构 55

(二)传统用益物权与我国国情的整合 59

(三)担保物权的取舍 60

第三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64

一、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内涵与构成 64

(一)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内涵与品性 64

(二)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65

二、物权绝对原则 67

(一)物权绝对原则的内涵 67

(二)物权绝对原则的确立原因 70

三、物权法定原则 72

(一)物权法定的构成 72

(二)物权法定与习惯法之间的关系 75

(三)物权法定原则的取舍 77

(四)违反物权法定之后果 83

四、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85

(一)公示原则是否包含公信原则 86

(二)公示的性质或者对象 87

五、一物一权原则 89

(一)一物一权之本旨 90

(二)一物和一权之界定 91

(三)一物一权原则取舍 93

六、区分原则 96

七、物权优先原则 98

(一)是否应规定物权优先 99

(二)物权优先是否为物权法基本原则 100

八、效率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及保护物权原则的取舍 102

(一)效率原则的取舍 102

(二)公序良俗原则和保护物权原则的取舍 103

第四节 物权变动 104

一、物权行为 104

(一)物权行为理论本体论 104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取舍 109

二、物权变动模式 118

三、登记 122

(一)登记的性质 122

(二)登记模式 125

(三)登记审查制度 127

(四)登记的效力模式 128

(五)登记机关 132

(六)登记异议催告制度 134

(七)预告登记 140

第五节 物权保护 144

一、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144

(一)平等保护的内涵 144

(二)物权平等保护肯定论 146

(三)物权平等保护否定论 149

二、物权保护制度 150

(一)物权救济模式 150

(二)物权请求权 154

(三)物权保护的时效 160

第二章 所有权 171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71

一、所有权的实质与定义 171

(一)所有权的实质 171

(二)所有权定义的立法模式 175

二、所有权的类型 178

第二节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183

一、善意取得 183

(一)“善意”的认定标准 184

(二)善意取得的理论依据 186

(三)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 188

二、取得时效 190

(一)取得时效的取舍 191

(二)取得时效规范体例 196

(三)适用取得时效制度时取得人的主观要件 200

(四)取得时效的具体适用范围 201

三、先占制度 204

(一)先占的法律性质 205

(二)先占制度的取舍 208

四、遗失物拾得制度 212

(一)遗失物之界定 212

(二)遗失人与拾得人及其关系 215

第三节 具体所有权规定 221

一、国家所有权 221

(一)国家所有权立法取向 221

(二)国家所有权的主体 227

(三)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229

二、集体所有权 232

(一)物权法是否应专门规定集体所有权 233

(二)集体所有权的主体 238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242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243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性质  246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  247

(四)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的权利义务 250

第三章 用益物权 25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56

一、用益物权有无处分权能 256

二、用益物权在物权法中的地位 259

三、用益物权体系的构建 261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 269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270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279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83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 288

一、划拨土地使用权可否进入市场流通 289

二、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地上物和其他附着物的处理 296

三、土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处理 301

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否自由流转 305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 311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立法体例 311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313

(一)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允许流转 313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主体 322

第五节 地役权 326

一、地役权的立法取舍 326

二、地役权的立法体例 329

第六节 居住权 332

一、居住权的立法取舍 333

二、居住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339

(一)居住权的立法框架体系 339

(二)居住权人的收益权 341

第七节 典权 342

一、典权制度的存废 342

二、典权的法律性质 348

第八节 水权 353

一、水权的概念 353

二、水权的存废 357

三、水权的立法体例 360

第九节 海域使用权 362

一、海域使用权的性质 363

二、海域使用权的立法体例 367

第十节 空间权 368

一、空间权的性质 369

二、空间权的立法体例 371

第四章 担保物权 375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75

一、担保物权的性质 375

二、担保物权的立法体例 379

三、担保物权存续期间——担保物权约定期间的效力 381

第二节 抵押权 384

一、抵押的设立 384

(一)抵押权公示的效力 384

(二)抵押合同与抵押权 388

(三)不动产抵押的法律问题 391

(四)动产抵押的存废 395

(五)浮动抵押制度 400

二、抵押权的效力  402

(一)抵押权的追及效力 402

(二)抵押权物上代位性 406

三、抵押权的实现 411

(一)流质契约 411

(二)抵押权顺位 416

第三节 质权 419

一、权利质权的性质与立法模式 420

二、转质的立法问题 423

三、营业权能否质押 426

四、抵押与质押的区分标准 429

五、抵押权与质权并存的效力 432

第四节 留置权 434

一、留置权能否随主债权转移 435

二、留置权中的“牵连关系” 437

第五节 其他担保物权 439

一、让与担保 440

(一)让与担保的取舍 440

(二)让与担保的立法体例 444

(三)让与担保的公示 447

(四)让与担保与动产抵押 449

二、优先权 455

(一)优先权的性质 455

(二)优先权在物权法上的取舍 460

第五章 占有 467

一、占有的本体问题 467

(一)占有的性质 467

(二)占有的效力 470

二、占有的立法体例与内容 476

(一)占有的立法体例 476

(二)占有的内容 476

参考文献 479

著作类参考文献 479

论文类参考文献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