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章 自然环境 31
第一节 地形 地质 31
一、地形 31
二、地质 31
第二节 土壤 植被 32
一、土壤 32
二、植被 32
第三节 气象 水文 32
一、雨量 33
二、水位 39
三、台风 39
四、龙卷风 40
五、雷雨风暴 40
六、冰雹 41
第二章 水系 水资源 47
第一节 水系 47
第二节 水资源 48
一、水资源总量 48
二、水资源利用 49
第三节 水资源污染与保护 51
一、水资源污染 51
二、水资源保护 52
第三章 江洲堤 港堤 53
第一节 江洲堤形成 53
第二节 培修加固 54
第三节 护坡防浪 61
第四节 退堤围垦 64
第五节 港堤建设 67
第四章 治坍护岸 69
第一节 江岸变迁 69
第二节 坍江治理 71
第五章 港道 河道 77
第一节 骨干港道 78
一、三茅大港 78
二、新坝大港 80
三、六圩港 80
四、思议港 81
五、穿心港 82
六、联丰港 82
七、东新港 83
八、长旺港 83
九、团结港 83
十、永勤港 84
十一、三跃港 84
十二、双龙港 85
第二节 骨干河道 85
一、前进河 85
二、丰收河 85
三、新联河 86
四、杜家港 86
五、铁皮港 86
六、营房港 87
七、向阳河 87
八、全红河 87
九、扬子河(大寨河) 88
十、建中河 88
十一、三跃河(三?河) 88
十二、光明河 89
十三、红星河 89
十四、战斗河 89
十五、红旗河 89
十六、胜利河 90
第六章 涵闸 桥梁 93
第一节 通江水闸 93
一、栏杆桥闸 94
二、万福桥闸 95
三、联丰港闸 96
四、何家大港闸 97
五、二墩港闸 98
六、沙家港闸 100
七、三跃港闸 101
八、兴隆港闸 102
九、长旺港闸 103
十、东新港闸 105
十一、六圩港闸 106
十二、团结港闸 107
十三、思议港闸 108
十四、穿心港闸 110
第二节 涵洞 113
第三节 桥梁 121
第七章 机电排灌 131
第一节 机械排灌 131
第二节 电力排灌 133
第三节 沿江大流量机电排涝站 133
一、新联河(机电)排涝站 134
二、前进河(机电)排涝站 134
三、陆家港(电力)排涝站 135
四、杜家港(机电)排涝站 135
五、全红河(机电)排涝站 136
六、向阳河(机电)排涝站 136
七、铁皮港(机电)排涝站 136
八、扬子河(大寨河)(机电)排涝站 137
九、东滨河(电力)排涝站 137
十、三跃河(三?河)(机电)排涝站 137
十一、光明河(电力)排涝站 138
十二、红星河(机电)排涝站 138
十三、战斗河(机电)排涝站 139
十四、红旗河(电力)排涝站 139
十五、胜利河(机电)排涝站 139
第四节 输变电工程 148
第八章 农田水利 151
第一节 发展过程 151
第二节 工程标准 156
第三节 地下渠道 157
第四节 农田水利标准方 157
第五节 综合治理 159
一、道路 159
二、村镇 159
三、绿化 159
第九章 防汛抗灾 16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61
第二节 物资、经费 166
一、物资 166
二、经费 166
第三节 汛情、灾情与防汛抗灾 167
第十章 水政管理 18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87
一、新中国成立前水利机构 187
二、新中国成立后水利机构 188
第二节 工程管理 196
一、堤防管理 197
二、涵闸管理 198
三、港河管理 199
四、机电排灌管理 199
第三节 水政执法 200
第四节 水费征收 201
一、船舶过闸费 201
二、水利工程水费 203
三、机电排灌水费 204
四、水资源费 210
第十一章 水利科技 211
第一节 队伍建设 211
第二节 人才培育 212
第三节 成果应用 213
一、涵闸换填砂基础 213
二、空箱砼块挡土墙 213
三、砼拱板连拱挡土墙 213
四、楔形钢筋砼涵洞门 214
五、沉梢平护治坍 214
六、GPS全球定位系统水下地形测量 214
七、混凝土强度、碳化和钢筋锈蚀检测 215
八、中型柴油机起动装置改进 216
九、金属气喷镀技术钢结构防腐 217
第十二章 综合经营 219
第一节 直属单位综合经营 220
一、农业机械公司 220
二、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221
三、水利农机综合经营服务公司 222
四、水利农机局船队 222
第二节 乡镇水利农机站综合经营 223
一、发展过程 223
二、经营管理 224
第三节 乡镇堤防涵闸管理站综合经营 225
附录 227
一、扬中市(县)历年水利建设工程量统计表 229
二、扬中市(县)历年水利建设经费材料统计表 231
三、扬中水利系统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一览表 235
四、扬中水利系统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一览表 237
五、重要文件辑录 243
六、传说、故事、民谚、民谣、诗词、碑刻 278
编后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