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1
一、中国画本质特征论 1
(一)本质 1
1.画即是道 5
(1)画与儒家之道 5
(2)画与老庄之道 19
(3)画与禅理 30
(4)综论 53
2.画为心物熔冶之结晶 63
3.画乃感情之产物 79
(1)画心画也 79
(2)画以得其性情为妙 83
(3)画以适吾意而已 89
(二)特征 94
1.画者画也 99
2.画是一种综合艺术 104
(1)画与诗歌 104
(2)画与书法 125
(3)画与题款 144
(4)画与印章 158
(5)诗书画印 熔于一炉 161
二、中国画起源发展论 169
(一)起源 169
(二)发展 178
1.借古开今 179
2.兼收并览 188
3.师其意而不师其迹 193
4.十分学七要抛三 196
5.善变创新 天下取则 201
三、中国画功能论 227
(一)审美认识功能 228
(二)审美教育功能 230
(三)审美娱乐功能 240
(四)审美调剂功能 245
四、中国画创作论 256
(一)感物 256
(二)感兴 273
(三)神思 283
(四)凝虑 289
(五)虚静 314
(六)理法 319
1.理 321
2.法 326
3.理与法 331
(七)养气 337
(八)立身 342
(九)积学 349
(十)创作态度 363
五、中国画作品构成论 375
(一)章法 375
1.画之总要 376
2.置陈布势 385
3.对立统一法则 390
(1)宾主 390
(2)呼应(顾盼) 392
(3)远近 393
(4)开合 404
(5)虚实 407
(6)藏露 411
(7)繁简 413
(8)疏密 417
(9)纵横 424
(10)参差 425
(11)动静 426
(12)奇正 427
(13)乱整 430
(14)取舍 430
(二)笔墨 436
1.用笔 438
2.用墨 461
3.用笔与用墨 476
4.用水 499
(三)色彩 506
下编 533
六、中国画范畴论 533
(一)形神 533
1.形 535
2.神 543
3.形与神 555
(二)气韵 583
1.气 584
2.韵 593
3.气与韵 594
(三)意境 605
(四)美丑 632
(五)雅俗 660
(六)文质 675
(七)比德 683
(八)中和 701
七、中国画风格流派论 715
(一)风格 715
1.风格即画中之“我” 716
2.个人风格 722
(1)人物画 722
(2)山水画 725
(3)花鸟画 734
3.时代风格 740
4.民族风格 743
(二)流派 747
1.我法我派 748
2.人物画诸派 753
3.山水画诸派 754
4.花鸟画诸派 772
5.南北宗画派 785
6.文人画派 790
7.院体画派 800
八、中国画评赏论 815
(一)品评 815
1.标准 816
(1)谢赫“六法” 816
(2)荆浩“六要” 821
(3)刘道醇“六要”、“六长” 822
(4)刘世儒“十二要” 824
(5)张振羽“四宜” 825
(6)龚贤“四要” 825
(7)邹一桂“八法” 825
(8)汪之元“六法” 830
(9)董棨“四法” 830
(10)盛大士“六长” 831
(11)黄宾虹“三要” 831
(12)潘天寿“五宜” 831
2.品第 831
(1)朱景玄“神、妙、能、逸”四品 831
(2)张彦远“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 832
(3)荆浩“神、妙、奇、巧” 832
(4)黄休复“逸、神、妙、能”四格 833
(5)刘道醇“神、妙、能”三品 838
(6)赵佶“神、逸、妙、能”四品 838
(7)赵孟溁“神、能”二品 839
(8)盛大士“精、妙、神、逸”四品 839
(9)黄钺《二十四画品》 839
(10)黄宾虹“上、中、下”三品 842
(二)欣赏 845
1.赏画者之修养 848
2.欣赏过程 853
(1)神会 853
(2)体味 863
(3)意趣 865
九、中外绘画比较论 878
画论作者索引 943
插图目录 958
附录 963
一、学习研究中国画论工具书目 964
(一)辞典、字典 964
(二)年表 966
(三)索引 967
(四)书目、书录 968
(五)图表 969
二、历代中国画论今人编辑、标点、注释及其研究目 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