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建构部分 4
第一章 绪论 4
第一节 问题之提出 4
第二节 和谐化的辩证观 10
第三节 中国人和谐观之根源 12
一、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天人合一的思想 15
二、亲缘关系的社会结构→伦理本位的礼治思想 16
三、中央集权的政教体系→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18
第二章 中国人和谐观的意识形态基础 23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思想 23
一、天为支配者、人为附从者的天人辩证关系 24
二、人为主体、天为人赋予之意义 26
三、天与人皆为本然,却相对立 28
四、天人分职,各不相涉 29
第二节 伦理本位的礼的思想 32
一、礼的初始涵义 33
二、礼的理论化 34
三、礼的丰富化 35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49
一、儒学的法家化 49
二、儒学的阴阳家化 52
三、儒学的官僚化 55
四、儒学及其互补结构——儒释道合一 59
五、儒学发展的顶峰与僵化——新儒学 62
第三章 中国人的和谐观与冲突观 69
第一节 隐含在意识形态层次内的和谐观 69
一、辩证式和谐观——宇宙观的层次 69
二、调和式和谐观——人伦社会秩序的层次 73
三、统制式和谐观——大一统国家社会秩序的层次 76
第二节 隐含在意识形态层次内的冲突观 79
一、失合式冲突——辩证式和谐观下之冲突 79
二、失调式冲突——调和式和谐观下之冲突 80
三、失序式冲突——统制式和谐观下之冲突 80
第三节 和谐的功能性 83
一、“和”系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境界——中国人“道德心”之反映 83
二、“和”系中国人有情有理的人间世——中国人“情理心”之展现 85
三、“和”系中国人交相利的媒介——中国人“功利心”之表现 88
第四节 冲突的负功能 90
一、道德的劣势 91
二、情理的失据 91
三、高昂的代价 92
第四章 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95
第一节 人际和谐/冲突的虚实性及其转化 95
一、和谐的虚实性及其转化 95
二、冲突的外显(撕破脸) 96
三、冲突的虚实性及其转化 96
四、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97
第二节 中国人的和谐化方式 99
一、个人内心的层次 100
二、关系伦理的层次 101
三、社会规范的层次 103
四、功效思虑的层次 104
第三节 中国人的冲突化解方式 108
一、协调 108
二、抗争 112
三、退避 115
四、忍让 117
第四节 关系、人际和谐/冲突 124
下篇 实证研究部分 130
第五章 中国人和谐/冲突观的字义与谚语之分析(研究一)第一节 研究概述 130
一、研究缘由 130
二、研究步骤 132
三、研究资料来源 132
第二节 有关中国人和谐观的字义及谚语之分析 133
一、“和”字及其语言家族的字义之分析 133
二、与“和”有关的格言及俗谚语之分析 138
第三节 有关中国人冲突观的字义及谚语之分析 143
一、“冲突”及其语言家族的字义之分析 143
二、与“冲突”有关的格言及俗谚语之分析 145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155
第六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冲突之质化研究(研究二)第一节 研究缘由 159
一、扎根理论 159
二、质化研究 161
第二节 研究程序 163
一、资料收集方法 163
二、访问技巧 164
三、受访样本 165
四、研究者 167
五、资料分析原则 167
第三节 质化分析结果:新概念与新命题 168
一、实性人际和谐的内涵及其转化 168
二、虚性人际和谐的类型及其转化 188
三、实性/虚性冲突的内涵及其转化 215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232
第七章 人际和谐之基本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三)第一节 研究方法 239
一、研究工具 239
二、研究程序 242
三、研究样本 242
第二节 研究结果 244
一、受试者在问卷中各部分作答之情形 244
二、背景变量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248
三、角色关系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250
四、关系特性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255
五、各种和谐类型之基本人际取向 260
六、各种和谐类型之沟通取向 263
七、和谐类型与助人意愿之关系 263
八、和谐类型与对立意见的反应方式 266
九、和谐类型与对不愉悦之事的反应方式 266
十、和谐类型与对不公平之反应方式 269
十一、和谐类型与冲突类型之关系 269
十二、和谐类型与冲突后之反应方式 273
十三、和谐类型与人际知觉 273
十四、和谐类型与关系感受 280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289
第八章 总结与综合讨论 294
第一节 理论建构的历程 294
第二节 理论的验证:三项实证性研究 296
一、研究一 297
二、研究二 298
三、研究三 299
第三节 方法学上的重要议题 301
一、和谐化辩证观的世界性意义 301
二、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之结合 303
三、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之结合 305
第四节 未来研究方向 307
一、和谐/冲突理论的验证 308
二、和谐/冲突理论的拓展 308
三、与国际性相关理论之扣连 309
参考文献 311
附录 人际相处问卷 327
上篇 理论建构部分 11
第一章 绪论 11
表1-1 三种辩证观之比较 11
图1-1 和谐观根源的概念结构 15
第二章 中国人和谐观的意识形态基础 31
表2-1 天人关系类型与和谐化机制 31
表2-2 礼的涵义与丰富化 47
表2-3 礼与法之异同 48
表2-4 儒学之国家意识形态化 67
第三章 中国人的和谐观与冲突观 82
表3-1 和谐观的涵义 82
第四章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107
表4-1 中国人的和谐化方式及和谐化机制 107
图4-1 中国人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98
图4-2 实性人际冲突化解方式之结构分析 109
下篇 实证研究部分 134
第五章 中国人和谐/冲突观的字义与谚语之分析(研究一)表5-1 “和”及其相关词的涵义分析 134
表5-2 与“和”有关的格言及俗谚语 140
表5-3 与“冲突”有关之俗谚语 146
表5-4 与“冲突”负功能有关之俗谚语 149
表5-5 与“争”有关的俗谚语 151
表5-6 与“讼”有关之俗谚语 154
第六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冲突之质化研究(研究二)表6-1 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异同 160
表6-2 实证主义典范与自然主义典范之对照 162
表6-3 受访者基本资料 166
表6-4 各类型人际和谐之主要特征及其转化关系 189
表6-5 各类型人际冲突之主要特征及其转化关系 214
图6-1 投契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173
图6-2 亲和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180
图6-3 合模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187
图6-4 区隔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195
图6-5 疏离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203
图6-6 隐抑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212
图6-7 大传统和谐/冲突观与人际和谐/冲突之关系 216
图6-8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一) 227
图6-9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二) 228
图6-10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三) 229
图6-11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四:冲突循环链) 230
第七章 人际和谐之基本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三)表7-1 量化研究的样本结构 243
表7-2 受试者针对问卷中各部分之作答情形 244
表7-3 背景变量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245
表7-4 角色关系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251
表7-5 和谐类型分布在各种角色关系上之性别差异 253
表7-6 关系的重要性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256
表7-7 关系的利益/平等性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257
表7-8 接触性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258
表7-9 六种和谐类型之基本人际取向 261
表7-10 六种和谐类型之沟通取向 262
表7-11 六种和谐类型与助人意愿 264
表7-12 和谐类型与对立意见之反应方式 265
表7-13 和谐类型与对不愉悦之反应方式 267
表7-14 和谐类型与对不公平之反应方式 268
表7-15 和谐类型与冲突类型之关系 271
表7-16 和谐类型与冲突后之反应方式 272
表7-17 人际知觉之因素负荷量 275
表7-18 人际知觉因素间之相关系数 276
表7-19 三种实性和谐的人际知觉之比较 277
表7-20 三种虚性和谐的人际知觉之比较 278
表7-21 六种和谐类型在人际知觉因素上之平均分数 279
表7-22 和谐感受之因素负荷量 281
表7-23 和谐感受的因素间之相关系数 283
表7-24 三种实性和谐感受之比较 285
表7-25 三种虚性和谐感受之比较 286
表7-26 六种和谐类型在人际知觉因素上之平均分数 288
图7-1 六种和谐类型在人际知觉因素上之比较 280
图7-2 六种和谐类型在感受因素上之比较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