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1
一、秘书工作的起源 1
二、秦以前的秘书工作 1
三、秦朝至清朝的秘书工作 2
四、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 5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秘书工作 6
第二节 秘书学的学科属性及研究对象 7
一、秘书学的学科属性 7
二、秘书学的研究对象 8
第三节 秘书学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10
一、秘书学的基本特征 10
二、秘书学的研究方法 10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秘书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12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设置 12
一、秘书机构的组织形式 12
二、秘书机构的设置程序 12
三、秘书机构的设置原则 13
第二节 秘书机构的特点 15
一、地位的依附性 15
二、工作的辅助性 15
三、联系的中介性 15
四、设置的普遍性 16
第三节 秘书机构的职能 16
一、秘书机构的办事职能 16
二、秘书机构的参谋职能 19
第三章 秘书与秘书工作 23
第一节 秘书的分类 23
一、按服务对象划分 23
二、按工作岗位和职责划分 23
三、按职位等级划分 24
四、按能力类型划分 24
第二节 秘书的基本素质 25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25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 25
三、高度的纪律意识 26
四、良好的工作态度 26
五、良好的文化素养 26
六、良好的群众基础 26
七、办公自动化技能 26
八、科学管理时间的能力 27
第三节 秘书工作的特点 27
一、辅助性 27
二、政治性 28
三、综合性 29
第四节 秘书工作的要求 30
一、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 30
二、秘书工作的高层次要求 31
第四章 调查研究 35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含义 35
一、调查研究的定义 35
二、调查研究的意义 36
三、调查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 38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类型 41
一、描述性调查研究 41
二、相关性调查研究 42
三、个案调查研究 42
四、内容分析调查研究 44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44
一、调查的常用方法 44
二、研究的常用方法 46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程序 47
一、调查研究的准备 48
二、调查的实施 48
三、研究的展开 49
第五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49
一、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 50
二、调查研究报告撰写的注意事项 51
第五章 公文及公文办理 53
第一节 公文的性质和作用 53
一、公务文书的性质 53
二、公文的作用 56
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与格式 57
一、常用公文的文种和适用范围 57
二、公务文书的格式 62
第三节 行文制度 68
一、行文关系 68
二、行文方式 70
三、行文规则 72
第四节 公文处理程序 74
一、发文处理程序 74
二、收文处理程序 80
第五节 公文立卷与归档 90
一、文书立卷的要求和方法 90
二、立卷的过程 91
三、档案收集的对象和制度 94
四、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95
参考文献 95
第六章 信访工作 96
第一节 信访工作的定义和原则 96
一、信访及信访工作 96
二、信访工作原则 98
第二节 信访工作的要素 99
一、信访人 99
二、信访受理者 100
三、信访渠道 100
四、信访事项 100
五、信访工作方式 101
六、信访工作结果 101
第三节 信访工作的程序 101
一、信访事项的提出 101
二、信访事项的受理 102
三、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 104
第四节 信访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05
一、要建立健全信访信息预测预警机制 105
二、要关注现阶段信访工作的新特点 106
三、要了解信访工作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107
四、要扭转信访工作中的三个误区 108
五、要消除对信访人的心理歧视 108
六、要在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109
参考文献 111
第七章 信息工作 112
第一节 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112
一、信息的定义 112
二、信息的特征 112
第二节 信息工作的地位 113
一、信息工作是秘书部门的重要职能 114
二、信息工作是秘书部门辅助决策的主要手段 114
三、信息工作是秘书工作的重要依托 114
四、做好信息工作是提高秘书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114
第三节 信息工作的内容 115
一、信息网络建设 115
二、信息的采集和筛选 116
三、信息的传递 118
四、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119
五、信息的反馈和储存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八章 保密工作 123
第一节 保密工作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123
一、保密工作的含义 123
二、保密工作的特点 124
三、保密工作的意义 125
第二节 保密工作的政策 127
一、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 127
二、保密工作的基本方针 127
三、保密工作的原则 128
第三节 保密工作的内容 129
一、国家秘密事项 129
二、国家秘密的等级划分和保密期限 130
三、办公室保密工作的内容 130
第四节 保密工作的机构和职责 134
一、保密工作的机构 134
二、保密组织的工作职责 134
第九章 协调述要 137
第一节 协调的涵义 137
第二节 协调工作的内容 138
一、政策协调 138
二、工作协调 139
三、关系协调 141
第三节 协调工作的方法与程序 143
一、协调工作的方法 143
二、协调工作的程序 145
第四节 协调工作的原则与艺术 146
一、协调工作的原则 146
二、协调工作的艺术 148
第十章 会议组织 150
第一节 会议的概念及要素 150
一、会议的概念 150
二、会议的特征 150
三、会议活动的要素 151
第二节 会议的种类 152
一、按照会议规模(即参加人数多少)划分 152
二、按照会议性质和内容划分 152
三、按照会议形式划分 153
四、按照时间划分 153
五、按照会议阶段划分 153
六、按照开会手段划分 153
第三节 会议秘书工作 153
一、会议秘书工作的要求 154
二、会议秘书工作的基本任务 155
第四节 会议的控制和效率 167
一、严格控制会议 167
二、提高会议效率 168
第五节 常见会议筹划与组织 168
一、工作会议 169
二、代表会议 169
三、学术会议 170
四、报告会 171
五、座谈会 171
六、电话、电视会议 172
参考文献 173
第十一章 公务接待 174
第一节 接待工作的意义 174
一、树立单位形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174
二、创造沟通环境,促进解决实际问题 175
第二节 接待工作的原则 175
一、热情周到原则 175
二、遵纪守法原则 175
三、对口接待原则 176
四、讲求实效原则 176
五、俭省节约原则 176
六、保密原则 176
七、确保安全原则 177
八、灵活应变原则 177
第三节 接待礼仪 177
一、秘书人员的礼仪形象 177
二、常用公务交往礼仪规范 180
三、涉外接待礼仪 182
第四节 接待实务 183
一、庆典接待 183
二、交流接待 184
三、会务接待 185
四、上级领导接待 186
五、外事接待 187
参考文献 188
第十二章 督促检查 189
第一节 督促检查工作的意义 189
第二节 督促检查工作的内容 190
第三节 督促检查工作的原则 190
第四节 督促检查工作的程序 192
一、查办立项 192
二、查办通知 192
三、催办 192
四、直接调查 193
五、商讨处理 193
六、结案反馈 193
七、立案归档 193
第十三章 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 194
第一节 日常事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194
一、服务性 194
二、协调性 194
三、能动性 195
四、高效性 195
五、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195
第二节 印信管理 196
一、印章的作用与种类 196
二、印章的刻制与缴销 198
三、印章的管理与使用 200
四、介绍信的作用与种类 201
五、介绍信的管理与使用 203
第三节 值班事务 203
一、值班工作的职责 204
二、值班的类型 205
三、值班工作的要求 205
第四节 办公用品管理 206
一、办公用品的分类 206
二、办公用品管理的要求 207
第五节 行政事务 208
一、电话事务处理 208
二、信件、邮件管理 210
三、旅行出差事务管理 212
四、庆典活动的安排事务 214
第十四章 办公自动化管理 215
第一节 办公自动化 215
一、办公自动化的含义 215
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及趋势 215
三、办公自动化对传统办公活动的变革 218
第二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和功能 219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219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221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和基本功能 223
第三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225
一、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意义 225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内容 226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关键 227
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施步骤 228
附录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31
附录二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238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