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崛起 新起点、新跨越:《中共江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导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光明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10035249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中共江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进行解读。全书回顾了江西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变化,省委、省政府在建设新江西中进行的可贵探索,规划了以人为本、和谐兴赣的宏伟蓝图。

第一章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行动纲领 1

一、关于报告的主题 2

二、关于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3

三、关于今后五年的发展形势、总体要求和发展战略 4

四、关于经济社会发展 5

五、关于和谐社会建设 6

六、关于党的建设 6

第二章 巨大成就 深刻变化 8

一、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崛起态势初步显现 8

(一)国民经济进入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8

(二)经济运行效益和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13

(三)江西正在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奋力崛起 14

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发生转折性变化 15

(一)工业化进入加速发展期 15

(二)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 16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入快车道 17

三、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赣鄱大地充满生机活力 18

(一)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 18

(二)积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22

四、科技领域成就斐然,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24

(一)科技领域成就斐然 24

(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26

五、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7

(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27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30

六、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1

(一)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不断改善 31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33

七、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34

(一)理论工作深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34

(二)舆论宣传亮点突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35

(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蓬勃开展,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6

(四)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7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38

(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全省人心安定,社会政治稳定 41

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42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42

(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44

(三)人才队伍建设开创新的局面 46

(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扎实推进 47

(五)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48

第三章 可贵探索 有益启示 51

一、思路决定出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正确的发展思路 51

(一)在发展视野上,坚持跳出江西看江西、立足长远看江西,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展格局中谋划江西的发展,明确正确的发展定位 51

(二)在发展战略上,坚持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紧紧抓住我省工业化滞后这一突出矛盾,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53

(三)在发展路径上,坚持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并举,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与创业型经济共同发展,努力实施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双轮”驱动 56

(四)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体现执政为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1

二、观念就是财富: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64

(一)坚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结合起来,以井冈山精神激励干部群众的斗志,坚定信念,敢闯新路 65

(二)坚持用开放的眼光审视自己,以广博的胸怀学习借鉴省外先进经验,在“走出去、请进来”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更新观念、创新理念 66

(三)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统一,既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不争论中发展、不折腾中前进,又适应新的形势、总结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和完善发展思路 68

三、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必须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形成加快崛起的强大合力 74

(一)以发展的硬道理统领各种道理,坚持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发展为先 75

(二)以发展的目标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76

(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8

四、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79

(一)紧紧抓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一基本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79

(二)紧紧抓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关键点,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82

(三)紧紧抓住充分发挥创造活力这一着眼点,营造和谐创业、和谐兴赣的社会氛围 84

五、党的建设是坚强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86

(一)提高政治素质与领导水平并举,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 86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89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91

(四)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94

第四章 重要关口 关键阶段 96

一、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环境总体上仍然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96

(一)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96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 98

(三)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 101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我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104

(一)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1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106

(三)我国社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109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110

三、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将对我省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12

(一)中部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 112

(二)中部各省崛起态势逼人 114

(三)进一步用好用足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政策 116

四、深化对江西省情的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119

(一)我省发展的主要优势和潜力 119

(二)我省发展的差距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22

第五章 新的目标 新的追求 125

一、在新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总体要求 125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25

(二)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努力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 127

(三)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 131

二、在新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主要内涵和目标 131

(一)主要内涵 132

(二)发展目标 135

三、深入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138

(一)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速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 138

(二)深入实施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9

(三)深入实施大开放和改革攻坚战略,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141

(四)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42

(五)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45

(六)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147

第六章 创新举措 科学发展 151

一、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151

(一)转变增长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152

(二)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 153

(三)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154

(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158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0

(一)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 160

(二)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62

(三)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和社会事业发展 163

(四)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 165

(五)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167

三、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 168

(一)江西正处在加速城镇化的关键时期 168

(二)着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区域布局 170

(三)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173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174

四、推动开放型经济与全民创业更紧密结合 175

(一)把全面开放和全民创业有机结合起来 175

(二)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176

(三)下大力气推进全民创业 179

(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181

五、大力推动科技、教育创新 182

(一)加快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 183

(二)大力推动教育创新 186

(三)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87

六、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90

(一)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190

(二)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192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93

第七章 以人为本 和谐兴赣 196

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96

(一)深刻认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197

(二)准确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199

二、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200

(一)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200

(二)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01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05

(四)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 208

(五)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10

(六)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13

三、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216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216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18

(三)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格局创新和管理网络建设 221

(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224

(五)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25

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和谐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227

(一)先进文化是强大的精神支撑和重要的软实力 227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28

(三)着力培养新时期的和谐精神 230

(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32

(五)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建设 234

(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35

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239

(一)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意义和根本要求 239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41

(三)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省方略,努力建设法治社会 243

(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46

第八章 伟大工程 重要保证 251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51

(一)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工程提供坚强保证 251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253

二、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257

(一)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 257

(二)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始终做到掌权为公、用权为民 258

(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创造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261

(四)坚持正确的群众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65

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269

(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270

(二)遵循客观规律,努力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271

(三)充分发扬民主,努力提高民主执政水平 273

(四)增强法治意识,努力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275

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优秀领导团队 277

(一)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优秀领导团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277

(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278

(三)加大干部培养教育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280

(四)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打造政治坚定、团结和谐、奋发有为、务实清廉的优秀领导团队 283

五、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87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 287

(二)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88

(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91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292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的战略任务 293

(二)加强廉政教育,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94

(三)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 295

(四)下大力气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97

(五)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惩治腐败 299

附录 301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301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单 302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 302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单 303

后记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