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7094400
  • 页数:864 页
图书介绍: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考试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士)考试指导第一章 解剖与生理基础 3

第一节 解剖学基础 3

第二节 运动系统 6

第三节 呼吸系统 11

第四节 消化系统 13

第五节 脉管系统 17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 20

第七节 神经系统 22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26

第九节 感觉器官 27

第十节 人体的生理 29

第二章 医用物理学知识 39

物质结构 39

第三章 X线物理与防护 41

第一节 X线的产生 41

第二节 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4

第三节 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 47

第四节 X线的吸收与衰减 49

第五节 辐射量及其单位 53

第六节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57

第七节 X线的测量 58

第八节 X线防护 60

第四章 人体影像解剖 64

第一节 头部 64

第二节 颈部 67

第三节 胸部 68

第四节 腹部 71

第五节 男性盆部和会阴 74

第六节 女性盆部和会阴 76

第七节 脊柱区 78

第八节 上、下肢 81

第五章 医学影像设备 86

第一节 诊断X线装置 86

第二节 X线管 87

第三节 医用X线发生装置 91

第四节 X线机辅助装置 97

第五节 高压注射器 102

第六节 CT 102

第七节 磁共振(MR)成像设备 107

第八节 CR 108

第九节 DR成像设备 109

第十节 医用相机 111

第十一节 医用影像显示器 112

第十二节 PACS 112

第十三节 乳腺摄影X线机 113

第六章 X线诊断学基础 114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X线诊断要点 114

第二节 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要点 118

第三节 消化系统的X线诊断要点 121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统的X线诊断要点 124

第五节 骨与关节的X线诊断要点 126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及耳鼻喉的X线诊断要点 130

第七章 X线成像理论 133

第一节 X线成像原理 133

第二节 X线的几何投影 136

第三节 X线的散射线 141

第四节 X线照片影像的锐利度 143

第五节 X线照片影像的颗粒度 145

第六节 X线摄影条件 146

第七节 体层成像原理 150

第八节 软射线摄影 151

第八章 医学影像照片处理技术 152

第一节 医用X线胶片 152

第二节 增感屏 158

第三节 照片自动冲洗技术 160

第九章 数字影像基本理论 163

第一节 数字影像基础 163

第二节 数字X线影像的形成 166

第三节 数字影像处理 167

第十章 CR和DR成像理论 170

第一节 CR 170

第二节 DR 173

第十一章 DSA成像理论 176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76

第二节 特殊功能 181

第十二章 CT成像理论 184

第一节 成像原理 184

第二节 基本概念 190

第十三章 常规X线检查技术 193

第一节 X线摄影的基本知识 193

第二节 各部位常见病X线摄影体位选择 197

第三节 常见摄影体位的标准影像所见 201

第四节 X线造影检查 214

第五节 乳腺X线摄影检查 223

第十四章 CT检查技术 225

第一节 概述 225

第二节 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 227

第三节 图像后处理 235

第四节 图像质量控制 236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考试指导第一章 解剖与生理基础 241

第一节 解剖学基础 241

第二节 运动系统 244

第三节 呼吸系统 250

第四节 消化系统 252

第五节 脉管系统 256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 259

第七节 神经系统 261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265

第九节 感觉器官 266

第十节 人体的生理 267

第二章 医用物理学知识 277

第一节 物质结构 277

第二节 磁学基础知识 278

第三节 激光学基础知识 280

第三章 X线物理与防护 283

第一节 X线的产生 283

第二节 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86

第三节 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 289

第四节 X线的吸收与衰减 291

第五节 辐射量及其单位 296

第六节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00

第七节 X线的测量 303

第八节 X线防护 305

第四章 人体影像解剖 309

第一节 头部 309

第二节 颈部 312

第三节 胸部 313

第四节 腹部 316

第五节 男性盆部和会阴 319

第六节 女性盆部和会阴 321

第七节 脊柱区 323

第八节 上、下肢 326

第五章 医学影像设备 330

第一节 诊断X线装置 330

第二节 X线管 331

第三节 医用X线发生装置 336

第四节 X线机辅助装置 342

第五节 高压注射器 348

第六节 CT 348

第七节 磁共振(MR)成像设备 353

第八节 CR 358

第九节 DR成像设备 359

第十节 医用相机 362

第十一节 医用影像显示器 363

第十二节 PACS 365

第十三节 乳腺摄影X线机 366

第六章 医学影像的质量管理 369

第一节 概述 369

第二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 371

第七章 X线成像理论 374

第一节 X线成像原理 374

第二节 X线的几何投影 377

第三节 X线的散射线 382

第四节 X线照片影像的锐利度 384

第五节 X线照片影像的颗粒度 386

第六节 X线摄影条件 387

第七节 体层成像原理 391

第八节 软射线摄影 394

第八章 医学影像照片处理技术 397

第一节 医用X线胶片 397

第二节 增感屏 403

第三节 照片自动冲洗技术 405

第四节 干式打印技术 409

第九章 数字影像基本理论 412

第一节 数字影像基础 412

第二节 数字X线影像的形成 415

第三节 数字影像处理 416

第十章 CR和DR成像理论 420

第一节 CR 420

第二节 DR 425

第十一章 DSA成像理论 428

第一节 基本原理 428

第二节 特殊功能 433

第十二章 CT成像理论 436

第一节 成像原理 436

第二节 基本概念 442

第十三章 MR成像理论 445

第一节 成像原理 445

第二节 基本概念 449

第三节 脉冲序列 451

第四节 扫描参数 457

第十四章 常规X线检查技术 459

第一节 X线摄影的基本知识 459

第二节 各部位常见病X线摄影体位选择 463

第三节 常见摄影体位的标准影像所见 466

第四节 X线造影检查 474

第五节 乳腺X线摄影检查 481

第十五章 CT检查技术 484

第一节 概述 484

第二节 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 487

第三节 图像后处理 497

第四节 图像质量控制 498

第十六章 MR检查技术 500

第一节 概述 500

第二节 人体各系统的MR检查技术 501

第三节 MR特殊检查技术 510

第四节 图像质量控制 513

第十七章 DSA检查技术 516

第一节 概述 516

第二节 头颈部DSA 517

第三节 胸部DSA 518

第四节 心脏与冠状动脉DSA 519

第五节 腹部DSA 520

第六节 盆腔DSA 523

第七节 四肢DSA 524

第八节 影响DSA图像质量因素 525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考试指导第一章 解剖与生理基础 529

第一节 解剖学基础 529

第二节 运动系统 532

第三节 呼吸系统 538

第四节 消化系统 540

第五节 脉管系统 544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 547

第七节 神经系统 549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553

第九节 感觉器官 555

第十节 人体的生理 556

第二章 医用物理学知识 566

第一节 物质结构 566

第二节 磁学基础知识 567

第三节 激光学基础知识 569

第三章 X线物理与防护 573

第一节 X线的产生 573

第二节 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76

第三节 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 579

第四节 X线的吸收与衰减 581

第五节 辐射量及其单位 586

第六节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590

第七节 X线的测量 594

第八节 X线防护 596

第四章 人体影像解剖 601

第一节 头部 601

第二节 颈部 604

第三节 胸部 605

第四节 腹部 608

第五节 男性盆部和会阴 611

第六节 女性盆部和会阴 613

第七节 脊柱区 615

第八节 上、下肢 618

第五章 医学影像设备 622

第一节 诊断X线装置 622

第二节 X线管 623

第三节 医用X线发生装置 628

第四节 X线机辅助装置 634

第五节 高压注射器 640

第六节 CT 641

第七节 磁共振(MR)成像设备 646

第八节 CR 650

第九节 DR成像设备 652

第十节 医用相机 654

第十一节 医用影像显示器 655

第十二节 PACS 657

第十三节 乳腺摄影X线机 659

第六章 医学影像的质量管理 662

第一节 概述 662

第二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 664

第七章 X线成像理论 667

第一节 X线成像原理 667

第二节 X线的几何投影 670

第三节 X线的散射线 675

第四节 X线照片影像的锐利度 677

第五节 X线照片影像的颗粒度 679

第六节 X线摄影条件 680

第七节 体层成像原理 684

第八节 软射线摄影 687

第八章 医学影像照片处理技术 690

第一节 医用X线胶片 690

第二节 增感屏 696

第三节 照片自动冲洗技术 698

第四节 干式打印技术 702

第九章 数字影像基本理论 705

第一节 数字影像基础 705

第二节 数字X线影像的形成 708

第三节 数字影像处理 709

第十章 CR和DR成像理论 712

第一节 CR 712

第二节 DR 717

第十一章 DSA成像理论 720

第一节 基本原理 720

第二节 特殊功能 725

第十二章 CT成像理论 728

第一节 成像原理 728

第二节 基本概念 734

第十三章 MR成像理论 737

第一节 成像原理 737

第二节 基本概念 741

第三节 脉冲序列 743

第四节 扫描参数 749

第十四章 常规X线检查技术 751

第一节 X线摄影的基本知识 751

第二节 各部位常见病X线摄影体位选择 755

第三节 常见摄影体位的标准影像所见 759

第四节 X线造影检查 766

第五节 乳腺X线摄影检查 773

第十五章 CT检查技术 776

第一节 概述 776

第二节 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 779

第三节 图像后处理 790

第四节 图像质量控制 790

第十六章 MR检查技术 793

第一节 概述 793

第二节 人体各系统的MR检查技术 795

第三节 MR特殊检查技术 808

第四节 图像质量控制 816

第十七章 DSA检查技术 821

第一节 检查前准备 821

第二节 头颈部DSA 822

第三节 胸部DSA 823

第四节 心脏与冠状动脉DSA 824

第五节 腹部DSA 826

第六节 盆腔DSA 828

第七节 四肢DSA 829

第八节 DSA图像质量控制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