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昌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6737094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两门课程合并一起编写,阐述植物形态、显微构造、生药的鉴别、药理作用等。

绪论 1

一、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

二、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3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方法 4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6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6

一、原生质体 6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9

三、细胞壁 12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15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种类 15

一、分生组织 15

二、基本组织 16

三、保护组织 16

四、分泌组织 19

五、机械组织 20

六、输导组织 21

第二节 维管束及其类型 23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26

第一节 根 26

一、根的类型和根系 26

二、根的变态 27

三、根的组织构造 28

第二节 茎 32

一、茎的形态 32

二、正常茎的类型 33

三、茎的变态 34

四、茎的组织构造 36

第三节 叶 40

一、叶的组成和形态 40

二、单叶和复叶 46

三、叶序 47

四、异形叶性及叶的变态 47

五、叶的组织构造 48

第四节 花 51

一、花的组成及形态 51

二、花的功能 60

三、花的类型 60

四、花序 61

五、花程式 63

第五节 果实 64

一、果实的发育和特征 64

二、果实的类型 65

三、果实的生理功能 69

第六节 种子 69

一、种子的形态结构 69

二、种子的类型 70

三、种子的生理功能 71

第四章 植物分类概述 73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定义及意义 73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73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74

第四节 植物命名法 75

第五节 植物界的分门 76

一、低等植物 76

二、高等植物 76

第六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 76

第七节 低等植物 77

一、藻类植物 77

二、菌类植物 78

第八节 高等植物 80

一、苔藓植物门 80

二、蕨类植物门 81

三、裸子植物门 83

四、被子植物门 85

双子叶植物纲 86

1.桑科 86

2.蓼科 87

3.苋科 88

4.毛茛科 89

5.小檗科 89

6.木兰科 90

7.樟科 91

8.十字花科 92

9.蔷薇科 93

10.豆科 95

11.芸香科 96

12.五加科 97

13.伞形科 98

14.木犀科 100

15.唇形科 101

16.茄科 102

17.玄参科 103

18.忍冬科 104

19.菊科 104

单子叶植物纲 105

1.百合科 105

2.兰科 106

第五章 生药的分类、记载及检查 109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法 109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110

一、生药的记载项目 110

二、生药的拉丁名 110

第三节 生药质量的检验 111

一、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 111

二、生药检验的内容 112

第六章 生药的鉴定 113

第一节 性状鉴定 113

第二节 显微鉴定 115

一、切片的制作及观察内容 115

二、显微化学反应 116

三、微量升华 117

四、显微测量 117

五、中成药的显微鉴定 117

第三节 理化鉴定 118

一、物理常数 118

二、一般理化鉴别 119

三、分光光度法 120

四、色谱法 120

第七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123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123

一、生药采收与品质的关系 123

二、一般采收原则 123

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 125

一、加工的目的和要求 125

二、常见的加工方法 125

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 126

一、常见变质现象 126

二、贮藏保管和害虫防治 127

第八章 中药的性能 129

一、四气 129

二、五味 130

三、升降浮沉 131

四、归经 132

五、毒性 133

第九章 中药的炮制 135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35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 135

二、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36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137

一、修制 137

二、水制 138

三、火制 138

四、水火共制 139

五、其他制法 139

第十章 根类生药 140

牛膝 典 141

白芍 典(附赤芍 典) 142

川乌 典(附制川乌 典、附子 典、草乌 典) 144

板蓝根 典(附南板蓝根 典) 146

黄芪 典(附炙黄芪 典、红芪 典) 147

甘草 典(附炙甘草 典) 150

葛根 典(附粉葛 典) 152

人参 典(附红参 典、人参叶 典、西洋参 典) 153

三七 典 156

当归 典 158

柴胡 典(附大叶柴胡) 160

白芷 典 162

龙胆 典 164

丹参 典 166

黄芩 典 168

地黄 典(附熟地黄 典) 170

桔梗 典 172

木香 典(附川木香 典、土木香 典) 173

麦冬 典(附山麦冬 典) 175

第十一章 根茎类生药 178

大黄 典 179

黄连 典(附峨眉野连、土黄连) 181

川芎 典 184

细辛 典(附杜衡、单叶细辛、双叶细辛、小叶马蹄香) 186

半夏 典(附法半夏 典、水半夏、掌叶半夏) 189

天南星 典(附胆南星 典、虎掌南星) 192

川贝母 典(附平贝母 典) 194

浙贝母 典(附湖北贝母 典、东贝母) 198

伊贝母 典 201

黄精 典 203

泽泻 典 203

山药 典 204

天麻 典 205

延胡索 典 207

白及 典 210

姜黄 典 211

干姜 典(附生姜典、炮姜 典) 211

第十二章 茎木类生药 213

沉香 典 213

钩藤 典 215

鸡血藤 典 217

降香 典 219

第十三章 皮类生药 220

厚朴 典(附厚朴花 典) 220

肉桂 典(附桂枝 典) 223

杜仲 典(附杜仲叶 典) 225

黄柏 典 227

关黄柏 典 229

秦皮 典 230

第十四章 叶类生药 234

银杏叶 典(附白果 典) 234

大青叶 典(附蓼大青叶 典、青黛 典) 236

番泻叶 典 238

侧柏叶 典(附柏子仁 典) 240

石韦 典 242

第十五章 花类生药 245

金银花 典(附山银花 典、忍冬藤 典) 245

菊花 典(附野菊花 典) 247

辛夷 典 249

红花 典(附白平子 典、番红花 典) 250

第十六章 果实及种子类生药 253

五味子 典(附南五味子 典) 255

肉豆蔻 典(附肉豆蔻衣) 257

葶苈子 典 257

苦杏仁 典 259

山楂 典(附山楂叶 典) 260

木瓜 典(附榠楂) 261

决明子 典 262

枳实 典(附枳壳 典) 264

陈皮 典(附橘核 典、橘红 典、化橘红 典、青皮 典、橘络、橘叶) 265

吴茱萸 典 266

巴豆 典(附巴豆霜 典) 267

酸枣仁 典 269

小茴香 典 271

山茱萸 典 273

连翘 典 275

马钱子 典 276

菟丝子 典 278

沙苑子 典 278

枸杞子 典(附地骨皮 典、枸杞) 279

栀子 典(附水栀子) 281

车前子 典(附车前草 典) 283

槟榔 典(附大腹皮 典、榔干) 283

砂仁 典 285

益智 典 288

第十七章 全草类生药 289

麻黄 典(附麻黄根 典) 289

薄荷 典(附薄荷素油 典、薄荷脑 典、绿薄荷) 292

淫羊藿 典 295

紫花地丁 典 296

金钱草 典(附广金钱草 典、连钱草 典) 297

茵陈 典 298

青蒿 典 300

益母草 典(附茺蔚子 典) 300

广藿香 典(附藿香) 301

穿心莲 典 301

蒲公英 典 302

肉苁蓉 典 302

第十八章 其他类生药 304

冬虫夏草 典(附亚香棒虫草、蛹草) 305

灵芝 典 307

茯苓 典 308

猪苓 典 310

马勃 典 310

乳香 312

没药 312

天然冰片 典(附冰片 典) 312

五倍子 典 313

第十九章 动物类生药 314

阿胶 典(附明胶、牛皮胶、新阿胶) 316

全蝎 典 318

蟾酥 典 319

斑蝥 典(附红娘子、青娘子) 322

金钱白花蛇 典 323

鹿茸 典(附鹿角 典、鹿角胶 典、鹿角霜 典) 324

麝香 典(附人工麝香、灵猫香) 327

牛黄 典(附人工牛黄 典、体外培育牛黄 典) 329

蝉蜕 典 331

第二十章 矿物类生药 333

朱砂 典 336

雄黄 典(附雌黄) 337

石膏 典(附煅石膏 典) 338

芒硝 典(附玄明粉 典) 339

滑石 典(附软滑石) 340

硫黄 典 340

信石 341

赭石 典 342

龙骨 342

索引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