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通识教育溯源及关联术语辨析 13
第一节 通识教育溯源——自由教育 13
第二节 通识教育的内涵 20
第三节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25
第四节 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 35
第三章 通识教育哲学流派 47
第一节 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47
第二节 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55
第三节 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63
第四章 通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71
第一节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71
第二节 通识教育的地位 89
第三节 通识教育的作用 106
第五章 通识教育的制度框架 114
第一节 通识教育的制度设计 114
第二节 通识教育的教育计划 119
第三节 通识教育的课程建构 123
第四节 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 127
第六章 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式 130
第一节 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模式 130
第二节 我国香港、台湾及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141
第七章 通识教育非课程形式 158
第一节 高屋建瓴 取法乎上 158
第二节 音像学堂 169
第三节 学术讲座——与大师面对面 176
第四节 论坛沙龙 185
第八章 通识教育的国别比较 194
第一节 美国和加拿大的通识教育 194
第二节 欧洲通识教育 203
第九章 通识教育区位联盟 207
第一节 通识教育区位共同体 207
第二节 通识教育的联盟结构 211
第三节 通识教育联盟的运作方式 216
第十章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 226
第一节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模式 227
第二节 通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238
第三节 对教师的评价 242
第十一章 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 248
第一节 大学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248
第二节 通识教育对大学文化的制约作用 251
第三节 大学文化建设对通识教育的促进作用 256
第十二章 结语:通识教育的未来 263
参考文献 276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