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钱宗武 1
绪论 周秦《尚书》学研究论纲 1
一 断代《尚书》学研究最好从源头起步 2
二 文献考辨是开展周秦《尚书》学研究的起点 4
三 《尚书》编纂资料来源问题研究 6
四 编纂学视域中的周秦《尚书》流变 8
五 周秦《尚书》学流变研究 11
六 诠释学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 15
七 文学史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 16
八 周秦儒家《书》教文艺思想研究 18
第一编 出土文献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 22
第一章 周秦文献中的“尚书”意旨新探 22
第一节 《尚书》始称问题简述 22
第二节 《墨子·明鬼下》称说“尚书”考辨 25
第三节 帛书《易传·要》称说“尚书”考辨 29
第四节 马融、郑玄《尚书》始称之说略探 32
第二章 出土文献称说《书》及其篇名现象考论 34
第一节 出土文献称说《书》考论 34
第二节 出土文献称说《书》之篇名现象考论 39
一 简本《缁衣》称说《书》篇名现象考论 39
二 《成之闻之》称说《书》篇名现象考论 42
第三章 出土文献引《书》考辨 46
第一节 出土文献引《书》概说 46
第二节 简本《缁衣》引《书》考述 48
第三节 郭店简《成之闻之》引《书》考述 56
第二编 传世文献与周秦《尚书》文本研究 61
第四章 传世文献引《书》与春秋《尚书》文本研究 63
第一节 《左传》引《书》考辨 63
一 孔子之前引《书》考辨 64
二 孔子时代引《书》考辨 74
三 其它引《书》情况考辨 80
四 《左传》与《书序》相关文献略述 83
第二节 《左传》引《书》概说 84
第三节 《国语》引《书》考辨 87
一 《周语》引《书》考辨 88
二 《晋语》引《书》考辨 92
三 《郑语》引《书》考辨 93
四 《楚语》引《书》考辨 93
第四节 《国语》引《书》概说 95
第五章 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文本研究 98
第一节 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考辨 98
一 见于后世三种版本篇目者 98
二 仅见于郑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 109
三 仅见于梅本古文篇目者 113
四 不见于后世版本篇目者 117
第二节 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 120
一 《左传》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 120
二 《论语》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 120
三 《礼记》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 121
四 《孔丛子》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 122
五 《尚书大传》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 123
六 《孔子家语》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 123
第六章 《墨子》引《书》与战国初期《尚书》文本研究 124
第一节 《墨子》引《书》考辨 124
第二节 《墨子》引《书》概说 136
第七章 传世文献引《书》与战国中晚期《尚书》文本研究 140
第一节 《孟子》引《书》考辨 140
一 见于三种版本篇目者 140
二 仅见于郑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 144
三 仅见于梅本古文篇目者 146
四 不见于后世版本篇目者 148
五 《孟子》文本与《书序》 150
第二节 《荀子》引《书》考辨 150
一 见于三种版本篇目者 151
二 仅见于郑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 155
三 仅见于梅本古文篇目者 157
四 不见于后世版本篇目者 158
第三节 《孟子》、《荀子》引《书》概说 159
一 《孟子》引《书》概说 159
二 《荀子》引《书》概说 160
三 《孟子》、《荀子》引《书》比较 161
第三编 周秦《尚书》学流变研究 163
第八章 先孔时期的《书》学流变研究 164
第一节 《尚书》编纂资料来源考述 164
第二节 《书》以类存及其编纂资料称谓考论 169
一 《书》以类存考论 170
二 《书》编纂资料称谓考论 175
第三节 引《书》以赞治与顺《书》以造士——早期《书》学致用性的两个取向 178
一 引《书》以赞治传统的形成 178
二 顺《书》以造士辩说 181
第九章 孔子及其门弟子的《尚书》学研究 186
第一节 孔子论《书》、释《书》考述 186
第二节 孔子《书》学考论 202
一 孔子传《书》之学再考辨 203
二 孔子《书》学观的前后变化 208
第三节 孔门弟子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 212
一 漆雕氏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 212
二 子张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 215
三 子夏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 218
四 子思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 220
五 鲁籍弟子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 221
第十章 墨子、孟子、荀子的《尚书》学研究 225
第一节 墨子《书》学考论 225
一 墨子传《书》之学考述 226
二 墨子《书》学观考论 230
第二节 孟子《书》学考论 235
一 孟子传《书》之学考述 235
二 孟子《书》学观考论 238
第三节 荀子《书》学考论 240
一 荀子传《书》之学考述 240
二 荀子《书》学观考论 241
第十一章 秦代《尚书》学研究 246
第一节 以《书》干政与焚《书》以愚黔首——兼谈秦汉之际诸子《书》学对峙局面的新变 246
一 以《书》干政与秦专制体制之间的矛盾 247
二 焚《书》以愚黔首与禁《书》教以压制舆论话语 250
第二节 存《书》以自用与藏《书》以自救——兼谈汉代今、古文《书》经及《书》学的渊源 253
一 存《书》以自用与官方《尚书》学的新变 253
二 民间藏《书》以自救与齐、鲁《书》学传统的各自承传 257
第四编 诠释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 261
第十二章 周秦《尚书》诠释学研究 262
第一节 周秦《尚书》诠释现象考辨 262
一 出土文献诠释《尚书》现象考辨 262
二 《左传》、《国语》诠释《尚书》现象考辨 263
三 孔子及其门弟子诠释《尚书》现象考辨 265
四 孟子、荀子诠释《尚书》现象考辨 267
五 其它诸子诠释《尚书》现象考辨 270
第二节 周秦《尚书》诠释现象概说 271
一 周秦《尚书》诠释向度论 272
二 周秦《尚书》诠释目的论 274
三 周秦《尚书》诠释原则论 276
四 周秦《尚书》诠释方法论 277
第十三章 文学史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 280
第一节 早期《书》篇在上古文学史中的主流地位 281
第二节 《尚书》在先秦文学发展史中的主流影响地位 286
一 《书》对先秦语录体散文的影响 287
二 《书》对诸子政论文的影响 288
三 《书》对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289
第三节 《尚书》在话语文学史中的地位问题 290
第十四章 周秦儒家《书》教文艺思想研究 294
第一节 儒家《书》教文艺思想考辨 294
一 《书》类文献中的文艺思想 294
二 孔子及其门弟子的《书》教文艺思想 296
三 孟子的《书》教文艺思想 298
第二节 儒家《书》教文艺思想地位问题研究 300
附录 303
附表一:出土文献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03
附表二:《左传》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05
附表三:《国语》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09
附表四:《墨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10
附表五:《孟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13
附表六:《荀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15
附表七: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17
附表八:先秦其它文献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 322
附表九:先秦文献引《书》情况统计总表 324
附表十:先秦文献论《书》、释《书》情况统计总表 326
参考文献 328
后记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