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历榛辟莽(1902~1958年)第1章 化大溯源(1902~1958年) 3
导言 五十六载开一代先风 3
第1节 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时期(1902~1912年) 15
述论 办教育为第一要务 15
资料汇编 17
第2节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时期(1914~1927年) 43
述论 与北大齐名 以科学名世 43
资料汇编 46
第3节 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时期(1928~1952年) 76
述论 建设中国最高学府 76
资料汇编 79
第4节 金陵大学时期(1888~1952年) 92
述论 追求卓越 钟山之英 92
资料汇编 94
第5节 南京工学院时期(1952~1958年) 111
述论 全面发展 向科学进军 111
资料汇编 113
第2章 建工溯源(1907~1953年) 116
导言 秉承同济血脉 借鉴德国模式 116
第1节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时期(1907~1932年) 120
述论 教授应用之技能 培养研究之基础 120
资料汇编 123
第2节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时期(1933~1953年) 134
述论 知行合一 知行相济 134
资料汇编 137
化大建工 克兴克强(1953~2001年)第3章 化工学院,化工大学时期(1958~2001年) 155
导言 春风化雨四十载 桃李满园竞芳菲 155
第1节 化工学院时期(1958~1995年) 158
述论 艰苦创业立根基 158
资料汇编 161
第2节 化工大学时期(1995~2001年) 187
述论 励精图治谋发展 187
资料汇编 194
第4章 建工学校、建工学院时期(1950~2001年) 262
导言 同舟共济五十载 求真务实写春秋 262
第1节 华东工业部同济高级工业学校时期(1950~1952年) 269
述论 实习、教材、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之保证 269
第2节 南京建筑工程学校时期(1953~1980年) 271
述论 厚实基础 艰苦创业 271
资料汇编 276
第3节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时期(1980~2001年) 292
述论 促进发展 全面腾飞 292
资料汇编 306
工大始创 再创辉煌(2001~2005年)第5章 合并组建 平稳融合(2001~2003年) 371
导言 从有形的合并走向无形的融合——解析我校合并工作的历程及管理理念 371
第1节 工业大学挂牌 构建新的平台 378
述论 新工大、新平台、新发展:两校合并是历史的选择 378
资料汇编 385
第2节 文化观念融合 发展态势显现 399
述论 以融合求发展:合并工作中深度融合的战略选择 399
资料汇编 407
第3节 制定十五规划 绘就发展蓝图 474
述论 十五规划:为工大新的百年征程迈好第一步 474
资料汇编 485
第6章 确立新目标 开始新跨越(2002~2005年) 551
导言 传承与创新 变革与超越 551
第1节 召开第一次党代会 确立战略发展目标 555
述论 新起点、新目标、新挑战:工大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555
资料汇编 559
第2节 实施质量创优工程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575
述论 质量创优: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 575
资料汇编 583
第3节 坚持学科龙头地位 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607
述论 学科建设: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 607
资料汇编 610
第4节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提升学校科技竞争力 631
述论 科技创新:高等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631
资料汇编 636
第5节 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构建学校人才高地 666
述论 人力资源:高等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 666
资料汇编 671
第6节 实施环境建设工程 打造学校发展平台 704
述论 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内在品质与外在品位的平台 704
资料汇编 710
第7节 实施形象创新工程 构建形象识别系统 730
述论 形象管理:高等学校新一代的管理 730
资料汇编 736
后记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