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译者序 1
前言 1
导言 1
第1章 环境正义的重要性 6
1.1 引言 6
1.2 正义问题何以产生 7
1.3 面对稀缺的先到先得式回应 9
1.4 协调的环境限制之需要 11
1.5 自愿性团体中正义的必要性 13
1.6 国家似乎不需要自愿性合作 14
1.7 现代社会的脆弱性 16
1.8 社会秩序中正义的必要性 19
1.9 教育与宣传 22
1.10 环境正义的必要 24
第2章 正义诸原理 27
2.1 正义的形式特征 27
2.2 正义的原理 30
2.3 隐含的协议 32
2.4 为什么协议变得过时 35
2.5 争议之起源 38
2.6 正义感 42
第3章 财产与德性 44
原理与理论 44
3.1 所有权原理 44
3.2 正义论 48
德性理论 53
3.3 引子 53
3.4 世俗的清教主义 53
3.5 德性理论的持续影响 58
3.6 德性理论的不可接受性 64
第4章 财产与自由:自由派理论 69
4.1 引言 69
4.2 最弱意义的国家 69
4.3 私有财产 73
4.4 自由派的正义:权利理论 75
4.5 妨害 76
4.6 非法侵害 77
4.7 自由派与污染:一个批判 80
4.8 财产的原始获取 84
4.9 稀缺问题 89
4.10 我们过去的不公正获取 93
第5章 财产与效率:效率理论 97
5.1 引言 97
5.2 效率与自由市场 98
5.3 效率理论的优点 102
5.4 垄断与垄断寡头 109
5.5 交易成本 114
5.6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116
5.7 囚徒困境中的托斯卡 119
5.8 个案研究——汽车尾气排放 122
5.9 概括与总结 124
第6章 人权 127
6.1 引言 127
6.2 环境法中的人权 129
6.3 道德权利与法定权利 132
6.4 人权与自明性 135
6.5 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 138
6.6 康德与绝对命令 142
6.7 目的王国与人权 149
6.8 反对与回应 153
6.9 人权观点的一次运用 158
第7章 动物权利 162
7.1 在公园里毒杀鸽子 162
7.2 人权与虐待动物 164
7.3 智障患者与濒危物种 168
7.4 动物权利的可能性 171
7.5 对生活主体的直接义务 173
7.6 动物权利论证 177
7.7 日常道德判断的不一致 179
7.8 雷根动物权利观点的蕴涵 182
7.9 人类消极权利与非人类消极权利之间的差异 185
7.10 动物与积极权利 190
7.11 概要、结论及展望 192
第8章 功利主义理论 196
8.1 福祉最大化 196
8.2 福祉之本性:快乐与偏好 199
8.3 功利主义理论 204
8.4 功利主义与对待动物 206
8.5 人权 210
8.6 一个环境实例——储备矿产公司 216
8.7 私有财产 219
8.8 为正义原理的改变而辩护 223
8.9 征用原理 224
8.10 自由、平等与正义 227
第9章 功利主义的局限 231
9.1 引言 231
9.2 分配正义 231
9.3 异常状况下的不道德 234
9.4 正当程序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40
9.5 人为的与非理性的欲望 244
9.6 无感觉的环境 249
9.7 人口政策 253
9.8 事实的不确定性 260
9.9 结论 264
第10章 成本效益分析的特征与局限 268
10.1 引言 268
10.2 CBA使用的法律授权 269
10.3 CBA与功利主义 270
10.4 CBA与效率理论 273
10.5 CBA与不公正 275
10.6 不可靠性:影子价格与贴现率 280
10.7 未来人口 285
10.8 以往政策决定的失真 288
10.9 否定的自我指称 291
10.10 结论 293
第11章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 297
11.1 引言 297
11.2 二恶英的受害者 298
11.3 纯粹的程序正义 299
11.4 原初状态 301
11.5 利己主义、基本善与最大最小值原则 303
11.6 罗尔斯的正义论 307
11.7 罗尔斯理论的两个应用 311
11.8 功利主义与基本善 313
11.9 无知之幕因外国人、未来人口、动物以及高山而加厚 316
11.10 罗尔斯理论中的道德假定 319
11.11 结论 322
第12章 探索的结构 325
12.1 引言 325
12.2 科学观察的客观性 325
12.3 科学探索的基本结构 330
12.4 科学探索中价值观的重要性 331
12.5 科学理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333
12.6 科学与正确判断 336
12.7 描述与约定情境中的结构相似性 338
12.8 约定背景所说明的探索结构 341
12.9 结论 344
第13章 生物中心个人主义和生态中心整体论 346
13.1 引言 346
生物中心个人主义 348
13.2 生物中心主义的承诺 348
13.3 从利己主义到人类中心主义 350
13.4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物中心主义 354
13.5 生物中心个人主义之证明 357
13.6 泰勒的理论要求过多 362
13.7 补偿 366
生态中心整体论 371
13.8 生态中心整体论视角 371
13.9 致几至改信者 375
13.10 致公正者 377
13.11 自然过程与伤害 381
13.12 手段与目的 387
13.13 结论 391
第14章 同心圆理论 395
14.1 引言 395
14.2 问题 396
14.3 捍卫多元理论 399
14.4 同心圆观点 402
14.5 同心圆、偏好与积极人权 407
14.6 消极人权与动物权利 412
14.7 我们对无知觉环境的义务 418
14.8 私有财产权、效率、未来人口与政府补贴 421
14.9 结论 425
第15章 个体的义务 427
15.1 引言 427
15.2 我为何应该是道德的? 427
15.3 关于正义之要求的极端观点 430
15.4 预知合作原理 433
15.5 我应做什么? 436
中英文对照表 438
译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