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被“误读”和曲解的中国及中国人形象 1
第一章 西方人眼中的异样中国 8
第一节 倾慕期对中国的赞美和向往(公元前—19世纪中叶) 8
第二节 近现代对中国的妖魔化(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 16
第三节 当代对崛起中国的恐惧不安和忧虑戒备(20世纪中叶以降) 32
第二章 西方人从文艺作品中读解到的想象中国 43
第一节 通过中国的文学艺术了解中国 43
第二节 西方文艺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 46
第三章 西方视角影响下的中国文学 51
第一节 中国部分作家扭变的创作心态 52
一、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52
二、对作品被译介的“误读” 60
三、对文学创作“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观点的“误读” 62
四、漠视传统与媚西、崇外心态 63
第二节 西方中心主义的创作视角 66
一、为西方人写作的倾向 66
二、为西方人写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市场化策略 67
三、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的声音 69
四、表现为中国政府和人民、中国伦理道德等所反对或禁止的题材 70
第三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上) 72
一、现代乡土文学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批判国民劣根性 72
二、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阿Q精神的孑遗 76
三、李锐笔下的吕梁山区农民形象:“成熟得太久了的秋天” 78
第四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中) 85
四、莫言小说:“审丑”与原始生命力、生命图腾 85
五、余华小说:从冷静酷嗜暴力到对憨朴执著农民群像的塑造 92
六、贾平凹的寻根与改革小说:从荒野到浮躁主题 105
七、郑义笔下的太行山区农民:扭曲的爱情和人性 116
第五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下) 118
八、杨争光的乡土小说:展露中国农民最原始和顽固的品性 118
九、陈源斌农村题材小说:农民自尊意识的觉醒与固执的执著 123
十、刘恒小说:从食、性、居探寻百姓压抑畸变的生存状态 125
十一、从沈从文到汪曾祺:民族之梦的歌者 131
第六节 保守的历史与神秘的面纱 137
一、韩少功小说:寻找民族文化之根 137
二、扎西达娃、阿来讲述的西藏:隐秘的岁月 141
三、冯骥才塑造的“俗世奇人” 144
四、苏童小说中的“历史中国” 149
第七节 荒诞的现代主题与先锋实验小说 156
一、残雪、竹林等人的写作:荒诞母题折射的现实生存 156
二、格非、孙甘露、马原等人的先锋实验:叙述圈套与游戏 161
第八节 对现实“阴暗面”的表现与背离主流意识形态或道德伦理规范的创作 169
一、高行健作品:“政治流亡者”所谓的“自由”写作 169
二、北岛等人的诗作:怀疑意识与“民族史诗” 177
三、从“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洋场小说”、张爱玲的“反共小说”到“美女作家”、“妓女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或道德伦理的叛逆 180
第四章 专题研究:张承志小说创作论 195
第一节 创作意识、主题选择和创作风格 197
一、创作意识:“宿命”的选择与被选择 197
二、主题选择:生存、寻求与美 208
三、创作风格:创造新鲜的小说文本 213
第二节 张承志小说创作三个阶段的特点 218
第一阶段:寻求母体归依的爱与歌(创作时间:1978—1985) 219
第二阶段:精神彷徨中的“胡涂乱抹”(创作时间:1985—1987) 230
第三阶段:走向坚忍·执著·信仰的单纯(创作时间:1987—90年代) 242
第五章 西方思潮熏染下的中国文艺批评 257
第一节 当下中国文艺批评的畸变及其原因 258
一、对传统文学批评资源/传统文论的忽略或抛弃 260
二、对马列主义文论出于逆反心理的否弃 261
三、“被侵略”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是同构的、互动的 263
四、文艺批评界学术定位的偏差 265
第二节 当下文艺批评的致命缺陷与弱点 266
一、批评的游戏化 266
二、批评的做秀化与事件化 266
三、批评的浅表化 267
第六章 西方大奖诱惑下的中国电影 269
第一节 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的原因 269
一、与中国文学同题的“他者化”中国叙事 270
二、对独特的中国景观戏剧性的展露与渲染 272
三、部分导演有“为获奖而拍摄”、“为西方人拍摄”的价值取向 272
四、色调的刻意选择与个性化的风格 276
第二节 “走向西方”和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 278
一、陈凯歌的电影 278
二、张艺谋的电影 282
三、姜文等人的电影 289
四、李安等港台导演的电影 291
第七章 西方标准左右下的中国行为艺术及前卫派绘画 298
第一节 创作主体相当普遍的浮躁心态 298
第二节 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生吞活剥以及文化虚无主义倾向 302
第三节 试图借用反意识形态或反社会规范、反人性的作品哗众取宠 306
第四节 “前卫艺术”、“另类艺术”泛滥的原因及后果 312
第八章 建立多样化的世界文化生产新秩序 316
第一节 文化的个性与品格 317
第二节 文化的共存共荣关系 319
第三节 文化发展的两大规律 321
第四节 建立多样化的世界文化生产机制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