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物权行为理论与物权法律制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海涌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1112491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在对三种典型的物权变动模式进行逐一分析之后,提出了绝对物权行为概念和绝对物权行为理论,并根据绝对法律行为对物权变动的模式进行了理论构建。下编主要对各种具体的物权制度进行了研究,集中研究了法国抵押权和优先权的公示制度、不动产质权制度、海事物权制度、动产买卖中的所有权转移、工资优先权、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权利瑕疵担保义务、善意取得和公示公信制度的适用规则、债权意思主义模式下的利益平衡,最后还利用物权法的理论对地方性的法规进行了分析检讨。

上编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 3

第一章 典型物权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 3

第一节 典型物权变动模式的形态 3

第二节 “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 8

第三节 “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 14

第四节 “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分析检讨 32

第二章 绝对权变动与绝对法律行为 35

第一节 “绝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提出 35

第二节 绝对法律行为的客观性 45

第三节 绝对法律行为的价值 49

第四节 绝对法律行为的客观例证 51

第五节 萨维尼物权行为理论的根本症结 58

第三章 物权变动中的绝对法律行为:绝对物权行为 59

第一节 绝对物权行为才是引起物权变动的真正原因 59

第二节 绝对物权行为的成立 65

第三节 绝对物权行为的生效 68

第四章 “绝对物权行为”变动模式中的有因性和无因性 72

第一节 债权行为与绝对物权行为之间的有因性和无因性 72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与国家确认行为之间的有因性和无因性 74

第三节 无因性的有效射程 76

第五章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应用价值 78

第一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可以解决的重大争议 78

第二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在不动产中的应用 84

第三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是否适用于动产? 88

第六章 “绝对物权行为”变动模式是我国物权立法的理性选择 91

第一节 “绝对物权行为”模式中的利益平衡 91

第二节 “绝对物权行为”模式的优势 94

第三节 “绝对物权行为”模式是我国物权立法的理性选择 99

下编 物权法律制度研究 105

第七章 不动产一般优先权 105

第一节 优先权的物权属性 105

第二节 不动产一般优先权担保的债权 111

第三节 不动产一般优先权的缺陷及其改革 117

第八章 不动产特别优先权 120

第一节 不动产特别优先权的理论基础 120

第二节 不动产出卖人的优先权 122

第三节 金钱出借人的优先权 128

第四节 遗产区分制中的优先权 131

第五节 建筑师、承揽人和工人的优先权 134

第六节 业主委员会的优先权 137

第七节 共分人的优先权 139

第八节 租售合同中买受人的优先权 141

第九章 法定抵押权 143

第一节 法定抵押权的立法例 143

第二节 配偶的法定抵押权 145

第三节 受监护人的法定抵押权 148

第四节 受遗赠人的法定抵押权 150

第五节 一般优先权降格而成的法定抵押权 151

第六节 裁判抵押权 152

第七节 公法人对公务人员的法定抵押权 155

第十章 不动产查封登记与保全性裁判抵押权 156

第一节 我国不动产查封登记制度 156

第二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的基本特性 158

第三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的要件 160

第四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的效力 164

第五节 保全性裁判抵押权对我国查封登记制度的启示 166

第十一章 典权与不动产质权 167

第一节 不动产质权的内涵 167

第二节 不动产质权之设定 169

第三节 不动产质权人的权利 172

第四节 不动产债权人的义务 176

第五节 不动产质权和我国典权制度的比较 177

第十二章 海事物权 180

第一节 船舶所有权 182

第二节 船舶抵押权 188

第三节 船舶优先权 203

第四节 船舶留置权 220

第五节 船舶质权 226

第十三章 信托财产所有权 230

第一节 “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尴尬 230

第二节 信托财产所有权的本土化设计 235

第十四章 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保护 240

第一节 保护第三人的主要制度设计 240

第二节 善意取得制度之检讨 242

第三节 公示公信原则分析 245

第四节 物权行为理论中的第三人保护制度 249

第五节 绝对物权行为理论中的第三人保护 251

第十五章 “登记对抗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中的利益平衡 254

第一节 登记对抗主义的潜在缺陷 255

第二节 登记对抗主义中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259

第三节 登记对抗主义中维护第三人利益的措施 261

第四节 我国不宜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的理由 264

第十六章 无权处分中的物权变动与债权效力 267

第一节 买卖合同的效力与立法者的价值取向 268

第二节 利害关系人利益状态的实证分析 272

第三节 法学解释方法之检讨 277

第四节 从比较法的角度观察 278

第十七章 货币、票据与转账之间的权利变动 282

第一节 货币占有、票据交付与支票转账中的权利变动 282

第二节 货币占有、票据交付、支票转账的实证分析 284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