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政管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树藩著
  • 出 版 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77
  • ISBN: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

自序 1

第一章 现代行政管理的概念 1

第一节 现代行政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 1

第二节 现代行政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3

第三节 现代行政管理的内涵 7

第四节 现代行政管理的范围与目的 9

第五节 现代行政管理的基本观念 11

第二章 现代行政组识的理论与实际 17

第一节 现代行政组织的意义 17

第二节 现代行政组织理论的演进 20

第三节 现代行政组识理论的发展趋势 31

第四节 现代行政组织的形式与工作 37

第三章 现代行政机关的种类与功能 43

第一节 领导机关 44

第二节 幕僚机关 47

第三节 业务机关 51

第四节 参赞机关 55

第四章 官僚行政制度 61

第一节 官僚行政制度的起源 61

第二节 群柏对官僚行政制度的剖析 63

第三节 官僚行政制度的运用及一般问题 67

第四节 官僚行政制度存在的理由 70

第五章 行政管理之计划工作 75

第一节 计划为管理的先务 75

第二节 计划在管理循环中的功能 76

第三节 计划的型态与种类 78

第四节 计划制订的程序 79

第五节 计划所遵循的原则 81

第六节 计划在管理中的地位 82

第六章 行政领导 85

第一节 行政领导的意义 85

第二节 行政领导在行政机关中所占的地位 87

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功能 88

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式 90

第五节 行政领导的基本法则 94

第七章 行政指导 99

第一节 行政指导的意义 99

第二节 行政指导的必要性 100

第三节 行政指导的类型 102

第四节 行政指导的作用 103

第五节 行政指导的原则 104

第六节 行政指导的方法 105

第七节 行政指导的实施 106

第八章 激励法则在行政领导上的运用 109

第一节 行政领导的作用 109

第二节 行政领导的先决条件 111

第三节 激励对行政领导所能发生的效力 114

第四节 有效的激励法则 116

第五节 激励法则在行政领导上的运用 117

第九章 行政决策 123

第一节 行政决策的意义 123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重要性 125

第三节 行政决策的种类 127

第四节 行政决策的范围 129

第五节 行政决策的过程 131

第六节 行政决策的原则 135

第七节 行政决策的方法 137

第十章 行政沟通 141

第一节 行政沟通的意义 141

第二节 行政沟通的性质 143

第三节 行政沟通的形式 145

第四节 行政沟通的原则 149

第五节 行政沟通的步骤 151

第六节 行政沟通的要素 154

第七节 行政沟通的媒介 155

第十一章 行政协调 159

第一节 行政协调的意义 159

第二节 行政协调的性质 161

第三节 行政协调的功能 163

第四节 行政协调的条件 164

第五节 行政协调的途径 165

第六节 行政协调的原则 167

第七节 行政协调的方法 170

第十二章 行政授权 175

第一节 行政授权的意义 175

第二节 行政授权的权限问题 177

第三节 行政授权的功用 179

第四节 行政授权的适宜时机 180

第五节 行政授权的基本原则 181

第六节 行政授权的评价标准 183

第七节 行政授权成功的基础 184

第十三章 行政监督 189

第一节 行政监督的意义 189

第二节 行政监督的型态 191

第三节 行政监督的职能 192

第四节 行政监督的原则 193

第五节 行政监督的方法 197

第十四章 行政控制 205

第一节 行政控制的意义 205

第二节 行政控制的对象 206

第三节 行政控制的基本原则 209

第四节 行政控制所用的工具 211

第五节 行政控制的标准及其所产生的问题 213

第六节 行政控制的运用与实施 215

第十五章 行政业务管制考核 219

第一节 行政业务管制考核的意义 219

第二节 行政业务管制考核的理论基础 223

第三节 行政业务管制考核的范围与原则 226

第四节 行政业务管制考核的实施步骤 229

第十六章 行政三联制 239

第一节 行政三联制的意义 239

第二节 行政三联制的一贯精神 240

第三节 行政三联制的实际运用 242

第四节 行政三联制与研究发展 244

第五节 贯彻行政三联制的有效办法 246

第十七章 分层负责 249

第一节 分层负责的意义 249

第二节 分层负责的必要性 251

第三节 分层负责的层级区分 252

第四节 分层负责的职掌区分 253

第五节 分层负责与公文处理 257

第六节 实施分层负责的要件 259

第十八章 行政参与 261

第一节 行政参与的意义 261

第二节 行政参与在行政管理上的价值评判 262

第三节 行政参与的准则 265

第四节 行政参与的前提 267

第五节 行政参与的方法 269

第六节 机关主管对行政参与的态度 272

第七节 行政参与在应用上的限制 273

第八节 行政参与在应用上可能产生的问题 274

第十九章 行政效率的测量 279

第一节 行政效率的意义 279

第二节 行政效率测量的意义 282

第三节 行政效率测量的目的 283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量的范围 287

第五节 行政效率测量的标准 289

第六节 行政效率测量的困难 291

第二十章 管理技术与行政效率测量之关系 297

第一节 管理技术的运用有助於行政效率之测量 297

第二节 工作简化的实施与行政效率测量之关系 299

第三节 计划评核术的实施与行政效率测量之关系 301

第四节 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行政效率测量之关系 304

第二十一章 计划评核术 309

第一节 什么是计划评核术 309

第二节 计划评核术的起源与发展 311

第三节 计划评核术的内容 313

第四节 计划评核术的特征 321

第五节 计划评核术的功用 322

第六节 计划评核术的优点与缺点 323

第七节 计划评核术的展望 326

第二十二章 目标管理 329

第一节 目标管理的涵义 329

第二节 目标管理的性质 331

第三节 设定目标的基本法则 333

第四节 目标管理的功能 335

第五节 达成目标管理的方法 336

第六节 目标管理的步骤 337

第七节 目标成果的评价 339

第二十三章 电子计算机与管理 341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与管理的涵义 341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的演进及发展 343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结构原理 344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的用途 345

第五节 电子计算机在行政管理上的应用 347

第六节 电子处理业务资料制度分析设计与合理使用 349

第二十四章 人群关系与管理 353

第一节 人群关系的意义与内涵 353

第二节 人群关系的发展过程 358

第三节 人群关系的基本理论 361

第四节 人群关系的重要法则 364

第五节 人群关系在行政管理上的实际运用 367

第六节 人群关系与科学管理 370

第二十五章 公共关系在行政机关的运用 373

第一节 公共关系在行政管理上的重要性 373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涵义 374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范畴 375

第四节 公共关系在行政管理上的功能 376

第五节 推行公共关系应把握的原则 378

第六节 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条件 380

第七节 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方法 381

第八节 主持公共关系的人选及组织任务 382

第二十六章 机关管理 385

第一节 机关管理的意义 385

第二节 机关管理的类型 387

第三节 机关管理的过程 392

第四节 机关管理的层级 393

第五节 机关管理的原则 396

第六节 机关管理的范围 397

第二十七章 现代行政管理学术的发展趋势 405

第一节 现代行政管理学术的意义与范围 405

第二节 现代行政管理学术的运用 408

第三节 现代行政管理学术的发展趋势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