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正编) 3
上册 3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3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一、哲学 3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6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 8
第一节 物质 8
一、世界是物质的 8
二、运动 9
三、时间与空间 10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1
第二节 意识 12
一、意识的起源 12
二、意识的本质 13
三、意识的作用 13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 15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5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5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6
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6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7
一、对立统一规律 17
二、质量互变规律 19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21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22
一、原因和结果 22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23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23
四、内容和形式 24
五、现象和本质 24
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5
第一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5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25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25
三、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26
第二节 实践和认识 26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26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7
三、认识的辩证运动 27
第三节 真理 28
一、客观真理 28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29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0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 32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2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2
二、社会存在 33
三、社会意识 33
四、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 34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 36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7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38
第三节 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39
一、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根本对立 39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0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0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0
第四节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41
一、社会进步 41
二、人的全面发展 41
第二编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7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47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7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47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48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49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49
二、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5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2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2
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 53
第二章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6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5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5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 57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58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 60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60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60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1
四、“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62
第三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63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6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依据 6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6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6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重要意义 69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69
一、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内容结构 69
二、党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71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71
第四章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73
第一节 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73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3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73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4
第二节 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76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76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77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77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 77
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 78
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78
第三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7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1
第一节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 81
一、“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确立 81
二、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82
三、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83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4
一、总体小康目标的基本实现 84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85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86
第六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89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89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89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90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90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91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91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92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9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92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93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93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4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94
第四节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5
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95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96
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96
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97
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97
六、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98
第七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9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99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地位和特点 99
二、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 101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03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103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104
第三节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06
一、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06
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107
第八章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0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10
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10
二、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11
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11
四、努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112
五、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13
第二节 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114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11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15
三、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落到实处 116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20
二、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122
第九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12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26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26
二、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27
三、“两个先锋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127
四、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28
第二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128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紧迫课题 128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129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总结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130
第三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131
一、必须坚持把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先进性要求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131
二、必须坚持以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为旗帜,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时代特征 132
三、必须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的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 132
四、必须坚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明确先进性的共性要求和个性要求 132
五、必须坚持以从严治党为途径,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33
六、必须坚持以健全的制度为保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133
七、必须坚持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134
第四节 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34
第三编 公共管理 139
第一章 导论 139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139
二、公共管理的要素 140
第二章 公共组织 143
第一节 政府组织 143
一、政府组织与公共管理 143
二、政府机构的设置 145
三、中国中央政府 147
四、中国地方政府 149
第二节 准政府组织 151
一、准政府组织的含义 151
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151
三、事业单位 152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 153
一、非政府组织与公共管理 153
二、社会团体 154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 155
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 157
第一节 公共产品提供 157
一、公共产品概述 157
二、准公共产品 159
三、几种重要的公共产品 161
第二节 公共资源管理 162
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162
二、自然资源管理 164
三、公共财政资源管理 166
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168
第三节 社会保障建设 169
一、社会保障概述 169
二、社会保障制度 170
第四章 公共管理的角色与责任 173
第一节 公共管理角色 173
一、角色概述 173
二、公共组织的角色 174
第二节 公共管理责任 175
一、公共责任的含义 175
二、公共责任的分类 175
第五章 公共政策 178
第一节 公共政策概述 178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问题 178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 180
第二节 公共决策的系统 182
一、公共决策主体系统 182
二、公共决策的机构系统 184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制定 185
一、政策问题的界定 185
二、政策目标的确定 186
三、政策方案的设计 188
四、政策方案的预测与评估 189
五、政府方案的抉择 189
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 191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191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问题 191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192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 193
一、准备阶段 193
二、实施阶段 195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 198
一、行政手段 198
二、法律手段 199
三、经济手段 200
四、思想教育手段 201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监控 202
一、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监督 202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控制 203
第七章 公务员管理 205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概述 205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205
二、公务员范围的界定 207
三、公务员管理的原则 208
四、公务员管理机构 208
第二节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209
一、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基本内涵 209
二、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209
三、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 210
第三节 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一) 211
一、职务与级别 211
二、录用 213
三、职务任免 215
四、职位聘任 216
五、职务升降 217
六、交流与回避 218
七、辞职辞退 220
八、退休 221
第四节 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二) 222
一、考核 222
二、奖励与惩戒 223
三、培训 225
四、工资福利保险 226
五、申诉控告 227
六、法律责任 228
第四编 经济理论基本知识 233
第一章 现代经济学概论 233
第一节 现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233
一、现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233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 233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34
一、现代经济学的定义 234
二、现代经济学的划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34
三、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234
第三节 一些基本概念 234
一、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234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35
三、流量与存量 235
四、就业与失业 235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236
第一节 需求理论 236
一、需求的定义与形成条件 236
二、需求的表示方法 236
三、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236
四、需求定理 237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 237
六、需求弹性分析的扩展 238
第二节 供给理论 239
一、供给的定义 239
二、供给曲线 239
三、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 239
四、供给定理 239
五、供给的源泉——生产 239
第三节 竞争性市场中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 242
一、市场的含义及其类型 242
二、不同市场类型的特征比较 242
三、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 243
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24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 245
一、大萧条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245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245
三、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图 246
第二节 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与监测 246
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 246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247
三、几个重要的GDP概念 248
四、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局限 248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49
一、凯恩斯的短期收入决定模型 249
二、IS-LM模型 249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50
第四节 宏观经济问题分析 251
一、经济增长问题 251
二、经济周期问题 252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 253
第四章 经济政策 257
第一节 市场失灵及其纠正 257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257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257
三、垄断 257
四、公共产品 257
五、外部性 258
六、非对称信息(不完全信息) 259
第二节 价格政策 259
一、最高限价 259
二、最低限价 260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260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260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60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261
第四节 需求管理政策 261
一、财政政策 261
二、货币政策 262
三、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混合运用 26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265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265
一、市场及市场机制的内涵 265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265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266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 26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26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 2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基本框架 26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6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26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6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269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69
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69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70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272
一、市场体系的构成 272
二、市场体系的特征 273
三、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74
四、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275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76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76
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77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7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 281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共性特征 281
一、企业的定义 281
二、企业产生的原因 281
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共性特征 281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 281
一、企业制度及其类型 281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282
三、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组织形式 282
四、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283
第三节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284
一、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 284
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 284
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 284
四、健全产权制度,完善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8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 2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286
一、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286
二、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主要目标 286
第二节 “入世”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286
一、WTO的宗旨、目标和主要职能 286
二、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287
三、加入WTO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289
第三节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291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91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主要手段 291
三、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 292
四、完善统计体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93